徐惠成
- 作品数:216 被引量:1,326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_3亚单位的变化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子宫接受性改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致不孕中的作用及其调节因素。方法 收集EM患者 ( 2 3例 )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 2 9例 )的子宫内膜和血清 ,进行整合素 β3 亚单位免疫组化方法和雌、孕激素 (E2 、P)放射免疫测定 ,并进行比较。结果 EM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 β3 亚单位含量显著低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而血清E2 、P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EM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 亚单位含量明显降低 ,子宫接受性下降 ,是EM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EM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 亚单位表达异常与雌、孕激素无关 ,EM患者异常升高的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整合素表达异常的重要原因。
- 徐惠成史常旭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
- 女性盆底子宫骶主韧带MRI的观察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通过MRI不同序列对健康女性盆底扫描,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子宫骶主韧带的显示图像特点和清晰度,选择优化MRI扫描序列进一步三维建模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方法选择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健康女性10例,分别采用质子密度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和TSE T2WI序列行盆底薄层MR成像,获得连续薄层断面的图像集,在横断面分别观察骶主韧带起源及终止点,观察每层的显示情况,辨认盆底器官与子宫骶主韧带解剖位置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通过同一检查者相同的每一层辨认评分,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子宫骶主韧带的显示图像辨认率和清晰度。结果质子密度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对子宫骶主韧带的显示优于TSE T2WI,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更清楚地显示骶主韧带边界。10例检查者中骶韧带起自骶骨2例(20%)、尾骨肌/骶棘韧带复合体6例(60%)、坐骨棘2例(20%);插入宫颈3例(30%)、阴道1例(10%)、宫颈和阴道6例(60%);主韧带起自同侧骨盆侧壁坐骨大孔,解剖末端7例(70%)至宫颈,1例(10%)至阴道,2例(20%)至宫颈和阴道。结论采用MRI质子密度加权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对女性盆底成像,可清楚显示盆底器官与子宫骶主韧带解剖位置及与周围器官关系,活体骶主韧带解剖起止点、走行方向,与临床解剖对子宫骶主韧带观察一致,为探讨子宫脱垂患者的骶主韧带解剖改变与功能障碍关系奠定了研究基础。
- 杨晓红陈伟徐惠成梁志清谢兵李颖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断层解剖学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中学习曲线的研究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实施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的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妇科医师缩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学习曲线的要点。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由同组医师完成的5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A组(15例)、B组(15例)、C组(20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效果。结果:3组间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例数及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和C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术后排尿时间最短,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频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丰富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经验的手术团队,经过30例的学习曲线,可掌握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
- 曹莉莉徐惠成陈勇潘珂梁志清
- 关键词: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 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
- 2008年
- 王丹徐惠成梁志清袁吉钊
- 关键词:阴道斜隔综合征
- 妇产科实习教学中的医患沟通被引量:3
- 2009年
- 王延洲徐惠成梁志清
- 关键词:妇产科实习教学医患沟通
- 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价值被引量:2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于 2 0 0 0年 7月至2 0 0 1年 5月期间 ,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治疗了 2 1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子宫内膜癌 1 2例 ,子宫颈癌 9例。所有腹腔镜手术均根据病变部位和淋巴结切除术适应症 ,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部分病例行选择性腹主动脉周围内淋巴结切除 ,再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 腹腔镜下平均手术时间为 3 7h。术中出血平均 2 1 6ml。切除的淋巴结数平均 1 9个。术后住院 5 6d。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肠道、膀胱和输尿管损伤。 1例于术后 1月出现双侧输尿管轻度狭窄外 ,其余病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施行恶性肿瘤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其分期可靠、准确 ;且手术创伤小 。
- 梁志清李玉艳陈勇徐惠成史常旭
- 关键词: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女性生殖器肿瘤
- 腹腔镜超声刀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切割、止血的效果。方法 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术共 1 3例 ,其中子宫颈癌 1 0例 ,子宫内膜癌 3例。手术步骤包括经阴道腹腔镜辅助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切除和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并与同期应用电刀切割和止血的相同术式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超声刀较电刀切割和止血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手术时间显著缩短 (P <0 0 5 ) ,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切割和止血具有手术时间短 ,止血效果更佳 ,对周围组织无损伤且并发症少等优点。
- 梁志清徐惠成常青陈勇史常旭
- 关键词:腹腔镜超声刀淋巴结切除止血妇科恶性肿瘤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及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两种术式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讨LNSRH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2014年FIGO临床分期为Ⅰb1~Ⅱa2期、于我院接受LNSRH(观察组,n=138)和LRH(对照组,n=138)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种手术对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H组比较,LNSRH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缩短,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34.8%vs 71.0%)及消化系统并发症(21.7%vs 49.3%)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留置尿管天数主要集中在7~14 d,而LRH组主要集中在>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及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均优于LRH组(P<0.05)。结论 LNSRH作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方式,可保护患者术后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赵娜曹莉莉方露雪徐惠成
- 关键词:腹腔镜保留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盆底功能
- Ⅱ期子宫内膜癌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Ⅱ期子宫内膜癌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为临床处理提供更合适的方案。方法: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2001年3月至201 3年11月共32例Ⅱ期子宫内膜癌和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
- 曹莉莉徐惠成陈勇梁志清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预后
- 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76例接受过HSG和腹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G与腹腔镜检查的符合率为86.0%,除输卵管伞端阻塞和继发不孕通...
- 徐惠成梁志清史常旭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不孕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