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芬

作品数:39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心肌
  • 7篇小鼠
  • 6篇微核
  • 4篇胚胎
  • 4篇染色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4篇肝再生
  • 4篇大鼠心肌
  • 3篇蛋白质
  • 3篇凋亡
  • 3篇心脏
  • 3篇医学遗传学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染色体
  • 3篇细胞凋亡
  • 3篇基因

机构

  • 39篇新乡医学院
  • 4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预防医学教研...

作者

  • 39篇张艳芬
  • 19篇杨保胜
  • 14篇丰慧根
  • 13篇张光谋
  • 13篇许重洁
  • 6篇徐志浩
  • 6篇徐振平
  • 5篇范雪晖
  • 4篇陈红丽
  • 4篇李永海
  • 4篇刘小学
  • 4篇邢雪琨
  • 4篇南文滨
  • 4篇李延兰
  • 4篇郭志坤
  • 4篇林俊堂
  • 4篇王树芳
  • 4篇袁志庆
  • 3篇刘莹
  • 3篇王兴平

传媒

  • 12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新乡学院学报
  • 1篇遗传学进步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肌肥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肌肥大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肥大模型。采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并使用HPIAS10009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肥大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Bax表达增加(P<0.01),而Bcl-2表达减少(P<0.01),Bcl-2/Bax比值下降(P<0.01)。结论:Bcl-2和Bax基因参与了心肌肥大心肌细胞凋亡的调控。
张光谋许重洁王兴平张艳芬
关键词:心肌细胞凋亡
高温和香烟对鼠早期胚胎脑HSP70及蛋白质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温、香烟及其联合对鼠胎脑热休克蛋白 70 (HSP 70 )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孕d 10的大鼠给予高温 (4 0~ 42℃ )和香烟烟雾水溶物 (0~ 2支 /只鼠 )处理 ,取胎鼠全脑 ,用Westerndotblot和Lowrey方法测量HSP 70和蛋白质含量。结果 高温 (4 0~ 41℃ )、高浓度的香烟烟雾 (1.5支 /只鼠和 2 .0支 /只鼠 )及其联合与对照组比较胎脑蛋白质明显减少 ,与温度、温度持续时间及香烟浓度明显相关 ,并且高温与香烟具有联合作用 ;结果还显示高温和高浓度香烟均使胎脑HSP 70明显升高 ,高温与香烟联合其胎脑HSP70合成量与单独高温组相比HSP 70变化不明显。结论 高温、香烟烟雾及其联合可引起胎脑蛋白质含量减少 ,并诱导胎脑HSP 70合成 ,但香烟的诱导作用较高温弱 ,与高温联合胎脑HSP70的合成表现出交叉适应性反应。
丰慧根毛向莹李延兰徐振平杨保胜张艳芬
关键词:高温香烟烟雾水溶物热休克蛋白蛋白质
一种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括:分离培养骨髓充质干细胞,收集肝再生12h的血清,用再生12h的肝脏制成肝组织匀浆,所述骨髓充质干细胞在所述血清和所述肝组织匀浆中诱导培养。本发明提供的诱导骨髓间...
邢雪琨王树芳张艳芬李永海陈红丽徐志浩南文滨林俊堂丰慧根袁志庆
文献传递
空间环境对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空间环境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特点,有多种诱变因素存在。经过空间诱变作用后,可使生物产生染色体畸变、基因变异以及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等。
张艳芬范雪晖刘莹杨保胜
关键词:空间环境空间诱变
α-黏着斑蛋白在大鼠心脏表达分布随增龄变化的特征(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黏着斑蛋白与心脏的先天畸形发育和心肌细胞的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观察α-黏着斑蛋白在大鼠心脏的表达分布特征以及在心肌细胞发育过程中随增龄发生的变化规律。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对比实验。单位: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与农业经济系。材料:实验于2003-01/2003-06在新乡医学院形态学研究室完成。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28只,按年龄分为幼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每组7只。方法:所有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取大鼠心脏组织,冠状连续系列切片,片厚5μm。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大鼠的心肌细胞α-黏着斑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观测。在细胞表面、胞浆中及闰盘处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所有标本均做常规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为结构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心肌细胞α-黏着斑蛋白的表达。结果:2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α-黏着斑蛋白在大鼠的心房、心室、乳头肌、室间隔等处的心肌细胞均有表达。②幼年时期α-黏着斑蛋白的免疫标记颗粒大部分集中在心肌细胞末端的闰盘处,少量分散地分布于细胞表面和胞浆中;青年、中年和老年大鼠α-黏着斑蛋白的免疫标记典型的分布在心肌细胞末端的闰盘处。结论:在大鼠心肌发育过程中,α-黏着斑蛋白的表达分布存在增龄变化;α-黏着斑蛋白的分布方式与闰盘的发育是一致的。
张光谋吴俊琢张艳芬郭志坤
关键词:心肌钙黏蛋白
肿瘤特异性基因表达盒、重组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特异性基因表达盒、重组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和应用。包括依次连接的启动子、目的基因、接头、第一自杀基因、第二自杀基因和终止子;其中,所述目的基因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所述接头为连接肽GS基因序列,所述第...
杨瑞张哲莹胡育菡徐志浩张艳芬
文献传递
医学遗传学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建设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主线.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促进教改,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建设科学规范
杨保胜张鑫旺张光谋李士华单琳琳黄艳梅张艳芬丰慧根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建设精品课程
文献传递
细胞内外Ca^(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内外Ca2 + 变化对细胞调亡影响的研究状况。方法 综述了近 10多年来有关细胞内外Ca2 + 变化促进或抑制细胞调亡以及Ca2 + 在细胞调亡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的文献。结果 细胞内或外的Ca2 + 变化都会影响到细胞凋亡 ,且随研究对象及处理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结论 诱导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的复杂性可能是Ca2 +
张艳芬范雪晖
关键词:钙离子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和数字图像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正常和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分布及其含量。方法 应用Mas son染色及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光镜观测 6例正常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网络构筑。结果  (1)正常心房心肌细胞周围有较细的胶原纤维膜 ,彼此连接成蜂窝状。粗的胶原纤维包绕着若干个心肌细胞 ,分割形成心肌细胞群 ,细纤维以粗纤维为支架 ,编织成纤细的胶原网。(2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形态构筑与正常基本相似 ,但部分区域胶原纤维发生重排、消失或出现大量的不规则斑块及团块。 (3 )数字图像分析表明 ,室间隔缺损组胶原纤维的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部分区域明显改变 ,含量显著增加。
徐振平张艳芬郭志坤韩培立席鸿钧
关键词:胶原纤维组织学室间隔缺损心脏
阿霉素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等分为3组,A组腹腔注射阿霉素溶液(3mg·kg-1·d-1),B组腹腔注射阿霉素溶液(5mg·kg-1·d-1),C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5d,一半小鼠d6取双侧睾丸行微核实验,另一半小鼠染毒结束后28d后取附睾,计数小鼠精子畸形率,评价阿霉素对小鼠的生殖毒性作用。[结果]阿霉素实验组精子畸形率[(A组(4.34±0.31)%,B组(6.70±0.55)%]与对照组(2.82±0.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生殖细胞微核率[A组(5.20±1.21)‰,B组(6.70±0.55)‰]与对照组[(2.40±0.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有损害作用。
许重洁张艳芬杨保胜张光谋刘小学
关键词:阿霉素睾丸生殖细胞微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