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前
  • 2篇营养
  • 2篇营养状况
  • 2篇儿童
  • 1篇电池厂
  • 1篇需要量
  • 1篇蓄电池厂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血锌
  • 1篇血锌原卟啉
  • 1篇营养状况调查
  • 1篇原卟啉
  • 1篇膳食
  • 1篇神经行为
  • 1篇瘦体重
  • 1篇体脂
  • 1篇体脂含量
  • 1篇体重
  • 1篇条件LOGI...

机构

  • 5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5篇张新庆
  • 3篇周瑞华
  • 3篇佟建敏
  • 2篇关维俊
  • 2篇宁鸿珍
  • 1篇袁聚祥
  • 1篇庞琳
  • 1篇周晓芸
  • 1篇韩光亮
  • 1篇佟健敏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学龄前儿童皮褶厚度、体脂含量、瘦体重与营养状况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对唐山市2320名不同营养状况学龄前儿童的皮褶厚度、体脂含量、瘦体重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利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导出了直接估算瘦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认为体脂含量、瘦体重、体块指数和左臂部皮褶厚度是衡量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显著因子,并建立了以营养状况分级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方程,经考核表明,目前所采用的身高标准体重法正常值范围较窄,轻度及明显肥胖标准偏低,建议正常范围扩大为身高标准体重的90~120%,轻度和明显肥胖标准分别定为>120%和>130%。
张新庆关维俊周瑞华佟建敏李仲明秦天榜
关键词:儿童皮褶厚度体脂含量体重营养
学龄前肥胖儿童的肥胖因素分析──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被引量:12
1994年
本文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配合方法,探讨了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68个1:2病例对照配比组的分析,四个有显著意义的影响因素参数值进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父母的肥胖程度、添加辅食开始时间过早和儿童出生体重过重是学龄前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
张新庆周瑞华关维俊佟建敏解凤琴王翠兰王凤荣
关键词:肥胖学龄前儿童
不同血锌原卟啉水平的接铅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研究
1993年
本文对48名无明显临床症状的铅作业工人进行了7项神经行为功能测验,结果发现,血ZPP值未超过70μg/dl时,铅接触工人的数字跨度、提转捷度、数字译码和目标追踪测验得分均已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铅对接触者的损伤首先表现为注意力、反应速度、手部运动速度准确度及眼手协调功能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先于临床和生化指标的异常改变。
庞琳张新庆宁鸿珍袁聚祥
关键词:血锌原卟啉神经行为
唐山地区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维生素C、B_1、B_2需要量初探被引量:1
1991年
为了探讨唐山市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维生素C、B1、B2的需要量,1990年9~6月,我们对该厂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宁鸿珍张新庆佟健敏李瑞阑赵素珍贺爱玲
关键词:铅作业工人蓄电池厂维生素C需要量
煤矿工人营养状况调查及膳食改进建议被引量:4
1995年
对唐山煤矿井下工260名,井上工98名分别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1)煤矿工人膳食以粮谷类为主,占每口食物摄入量的48.36%,蔬菜水果摄入量偏低,仅为232.449,占16.7%。井下、井上两人群热能、蛋白质、钙、锌、铁、硒和维生素B1的摄入量均接近或超过供给量标准,但维生素A、B2、C3种营养素摄入均严重不足;脂肪摄入偏高.均在30%以上。(2)井下工营养缺乏症状的百分率明显高于井上工。(3)生化检测:血红蛋白低于120/L者,井下工占21.1%,而井上工仅为5.26%,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4h尿负荷试验提示。井下、井上两人群体内维生素B1、B2、C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和不足,且井下工人VB2,缺乏状况较井上工人更为严重。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矿工膳食结构与合理营养的建议。
周瑞华张新庆韩光亮佟建敏周晓芸董玉民
关键词:煤矿工人营养膳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