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天庭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微量肝素
  • 4篇肝素
  • 4篇超微
  • 4篇超微量肝素
  • 3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硬肿
  • 3篇新生儿硬肿症
  • 3篇硬肿
  • 3篇硬肿症
  • 2篇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活化
  • 2篇皂甙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治疗新生儿硬...
  • 2篇三七皂甙
  • 2篇水肿
  • 2篇缺血
  • 2篇小肠
  • 2篇膜蛋白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张天庭
  • 3篇张之炯
  • 2篇陈翔
  • 1篇赵祥文
  • 1篇曾庆善
  • 1篇虞佩兰
  • 1篇李志辉
  • 1篇许雪峨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
2003年
目的 :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1 5例 )和治疗对照组 (1 5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肝素治疗组加用肝素 ,每小时腹壁皮下缓慢注射 1次 ,每次每公斤体重 1U(1mg =1 2 5U) ,疗程 1~ 3d。治疗前后检测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 4 0 (GMP 1 4 0 )水平 ,并观察各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前 ,新生儿硬肿症各组血浆GMP 1 4 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 ;治疗后 ,肝素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治疗对照组为早 (P <0 0 1 ) ,同时GMP 1 4 0水平仍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与正常组无差别 (P >0 0 5 ) ,治疗对照组患儿GMP 1 4 0水平较治疗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存在血小板的活化 ,超微量肝素可抑制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异常而改善症状。
辛淑君李志辉张天庭陈冬梅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肝素Α颗粒膜蛋白-140血小板活化
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
2003年
目的 观察超微量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 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 ,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 ( 15例 )和治疗对照组 ( 15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肝素治疗组加用肝素 ,每小时腹壁皮下缓慢注射 1次 ,每次每公斤体重 1U( 1mg =12 5U) ,疗程 1~ 3d。治疗前后检测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 14 0 )水平 ,并观察各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治疗前 ,新生儿硬肿症各组血浆GMP 14 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1) ;治疗后 ,肝素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治疗对照组为早 (P <0 .0 1) ,同时GMP 14 0水平较治疗对照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与正常组无差别 (P>0 .0 5 ) ,治疗对照组患儿GMP 14 0水平仍高于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存在血小板的活化 ,超微量肝素可抑制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异常而改善症状 。
辛淑君李志辉张天庭陈冬梅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超微量肝素Α颗粒膜蛋白-140血小板活化
三七皂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百日咳菌液组(PB)、三七皂甙组(PNGS)、甘露醇组(MN)4组。采用百日咳菌液注入左颈内动脉导致大鼠脑水肿,测定左脑组织含水量(WC)、伊文思蓝(EB)、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三七皂甙的保护作用。结果:左脑组织TNFα水平,PNGS组明显低于PB组和MN组(P<0.05)。左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PB组较NS组明显增高,治疗各组均较PB组减少,且MN组>PNGS组(P<0.05)。治疗各组均能降低MDA浓度,提高SOD活性(P<0.05)。结论:三七皂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减少TNFα生成有关。
李志辉张丽环张天庭
关键词:三七皂甙脑水肿肿瘤坏死因子Α百日咳
肠缺血/再灌流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80年代初,Granger DN进行的肠缺血实验首次提出氧自由基与小肠缺血有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引起的损伤作用主要发生在再灌期,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_2^-)在其中充当了主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铁催化的H—W反应产生的自由基(OH)毒性更强,作用更大。它能攻击任何生物分子,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导致肠粘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陈曼娜张天庭虞佩兰
关键词:肠缺血小肠
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采用肠系膜上动脉(SMA)缺血再灌注(I/R)模型,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小肠I/R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治疗组。治疗组于SMA再灌注前15分钟静脉注射血栓通注射液,I/R组按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除不夹闭SMA外,其余操作同I/R组。分别观察平均动脉压(MABP)、血浆一氧化氮(NO)、小肠粘膜出血程度、肠组织湿/干重比值、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再灌注后60分钟MABP、血浆NO含量显著下降,肠组织湿/干重比值、MDA浓度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性无变化(P>0.05)。治疗组,则能明显减缓这种趋势,各项指标改善,小肠粘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对大鼠小肠I/R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和NO含量增加有关。
李志辉辛淑君张天庭
关键词:小肠再灌注损伤注射剂
轮状病毒中枢神经及肺部感染被引量:1
1993年
研究背景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是婴幼儿期最常见腹泻疾病之一。国内外对轮状病毒中枢神经及肺部感染告道甚少。 研究方法 用电镜、免疫电镜、酶联免疫吸附与阻断试验确诊轮状病毒中枢神经及肺部感染。 研究结果 20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中,并发轮状病毒性脑膜炎一例,轮状病毒性肺炎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 结论 轮状病毒中枢神经及肺部感染预后良好。
张天庭许雪峨赵祥文张之炯李镇辉曾庆善
关键词:胃肠炎轮状病毒中枢神经系统
超微量肝素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研究被引量:17
1993年
研究目的 探讨超微量肝素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研究方法 重症肺炎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2岁,随机分为超微量肝素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一般性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素,每小时腹壁皮下缓慢注射一次,每次每公斤体重1单位(1mg=125单位),疗程为1~3天。 治疗结果 超微量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有显著差异。两组中烦躁、面色改变、心率、心音、呼吸困难、肝肿大、尿量、下肢浮肿、心脏增大等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4.20±1.28小时比5.50±1.28小时(P<0.001)、7.10±1.41比10.10±2.07小时(P<0.001)、 4.40±1.05比5.18±1.21小时(P<0.05)、2.08±0.57比2.86±0.72小时(P<0.001)、4.06±0.91比4.96±0.72小时(P<0.005)、10.10± 1.14比11.20± 2.02小时(P<0.05)、10.20±1.54比11.53±1.97小时(P<0.001)、10.13±1.31比11.45±1.74小时(P<0.01)、21.60±7.39比23.40±7.26小时(P<0.001)。 研究结论 超微量肝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
张天庭陈翔陈曼娜肖政祥方亦兵张之炯彭光春
关键词:肝炎肝素心力衰竭
三七皂甙对脑水肿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英文)被引量:3
2004年
背景:脑水肿使颅内压明显增高和神志障碍,严重可导致脑疝,这些病理变化是造成脑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应用三七皂甙治疗脑水肿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对百日咳菌液致大鼠脑水肿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机能实验室。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百日咳菌液组、三七皂甙组、甘露醇组4组。干预:采用百日咳菌液注入左颈内动脉导致大鼠脑水肿。主要结局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左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左脑组织TNFα水平,三七皂甙组(457.9±92.6)pg/g明显低于百日咳菌液组(725.6±76.3)pg/g和甘露醇组(686.4±102.1)pg/g(q=3.52~4.18,P<0.05)。左脑组织的含水量:生理盐水组(78.8±0.3)%、三七皂甙组(79.8±0.4)%和甘露醇组(82.2±0.3)%均较百日咳菌液组(83.9±0.2)%为低(q=3.64~4.56,P<0.05),三七皂甙组较甘露醇组低(q=3.38,P<0.05)。左脑组织的伊文思蓝含量:生理盐水组(1.9±0.7)μg/g、三七皂甙组(5.2±0.9)μg/g和甘露醇组(8.4±0.6)μg/g均较百日咳菌液组(12.1±0.5)μg/g低(q=3.
李志辉辛淑君张天庭张丽环
关键词:三七皂甙脑水肿颅内压
超微量肝素对重症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该文应用超微量肝素对重症新生儿硬肿症进行治疗研究,资料表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温、哭声低下或不哭、尿少或无尿、呼吸困难、肺出血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皮肤硬肿、皮肤苍白或青紫、四肢或全身冰冷、心率增快或减慢以及低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为早(P<0.01);吮乳困难与肢体活动恢复正常时间、脉细弱恢复正常时间也均比对照组早(P<0.05)。治疗组血生化检测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高尿素氮质血症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为早(P<0.005);高钾血症与低血糖症恢复正常时间也比对照组为早(P<0.02)。超微量肝素疗法使用简便、经济、不需凝血检测监护、且安全无副作用、临床易于推广,为今后研究重症新生儿硬肿症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张天庭张之炯陈翔李志辉陈曼娜江秋珍黄由之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超微量肝素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