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兴平

作品数:45 被引量:46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骨折
  • 13篇外固定
  • 11篇远端
  • 11篇桡骨远端
  • 11篇固定器
  • 9篇中医
  • 9篇复位
  • 8篇远端骨折
  • 8篇桡骨远端骨
  • 8篇桡骨远端骨折
  • 6篇外固定器
  • 6篇关节
  • 6篇复位固定
  • 6篇复位固定器
  • 5篇桡骨骨折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5篇骨科
  • 4篇神经根
  • 4篇神经根型

机构

  • 42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北京市丰盛中...
  • 3篇北京市平谷区...
  • 2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软件股份公司

作者

  • 42篇张兴平
  • 11篇魏戌
  • 9篇王浩
  • 7篇朱立国
  • 6篇赵勇
  • 5篇高云
  • 5篇孙研
  • 4篇李金学
  • 4篇谢琪
  • 4篇蔡静怡
  • 3篇董永丽
  • 3篇高景华
  • 3篇郑移兵
  • 3篇陈红玉
  • 2篇孟和
  • 2篇刘洪伟
  • 2篇曹勇
  • 2篇张宽
  • 2篇王尚全
  • 2篇王德龙

传媒

  • 7篇中国骨伤
  • 6篇世界科学技术...
  • 4篇中医正骨
  • 3篇中医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医学信息(内...
  • 1篇第二届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09
  • 1篇2005
  • 2篇199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思考
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约为144/10,000,占全身骨折的6.7%-11%,好发于中老年,老年患者,中年女性居多,常由低能量损伤导致.如何准确评价骨折严重程度...
张兴平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闭合穿针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9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价闭合穿针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49例54足跟骨骨折均采用闭合手法复位,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外固定。结果良好32足(59.3%),较好18足(33.3%),较差4足(7.4%),优良率为92.6%。结论闭合穿针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好,解决了复位和固定这两个根本环节。
王舜陈朝晖张兴平
关键词:外固定跟骨骨折
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5例
2014年
目的探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应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45 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8 例,女40 例,年20-75 岁,平均61 岁.按AO 分型,其中A3 型18 例,B2 型8 例,C1 型10 例,C2 型6 例,C3 型3 例.结果:45 例患者获得6-15 个月的随访,平均11.2 个月.根据Batra 腕关节评分标准,解剖评分平均87.78 分,其中优25 例,良15 例,可2 例,差3 例,优良率88.89%;功能评分平均95.23,其中优45 例,优良率100%.结论:经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王飞崔秀仁赵勇张兴平韩万祥田忠固吕朝辉耿成武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器
中医小夹板外固定量化模拟培训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量化模拟培训系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小夹板外固定模拟模型系统,用于模拟人体组织结构,以便提供较佳的模拟模型;测力系统,固定设置于小夹板外固定模拟模型系统内,用于测量小夹板外固定模...
张兴平钟红刚侯云杰郎森艳
文献传递
藏药白脉软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评价白脉软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4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21例,对照组22例。试验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5.4±14.3)岁;对照组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2±15.0)岁。试验组在患肢热敷、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白脉软膏外敷,对照组在患肢热敷、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外敷。每次使用药物前先用50~60℃的湿毛巾热敷患侧腕关节20 min,待皮肤上水分干燥后,于患侧腕关节掌横纹上下3 cm范围内均匀涂抹试验药物(约3 g),后针对腕关节的活动以及手部的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每8 h涂药并锻炼1次,连续治疗并随访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骨科量角器测量腕关节活动度,采用握力计测量握力,采用Cooney评分表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 :腕关节疼痛程度在治疗第7、14、28和56天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握力在治疗第28、56天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Cooney功能评估在治疗第56天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度在8周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藏药白脉软膏外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能减轻腕关节疼痛程度,促进中后期握力恢复,促进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外用安全性良好。
张兴平许根荣徐善强卢泽明黄磊
关键词:腕关节中药外敷桡骨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中使用效果的评估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使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开发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患者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根据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选取数据库中的低蛋白血症患者,提取其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数据;使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极端梯度增强算法)等算法开发模型,并对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模型中使用效果的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526例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40.87%。逻辑回归模型的AUROC(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77,F值为0.853,整体性能优于随机森林、XGBoost等模型。同时模型性能比较结果显示,逻辑回归模型拥有较高的准确度。结论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高龄骨科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风险预测模型对辅助临床医生进行风险预测有重要意义。
王浩张兴平龚后武孙研文腾袁术鹏苏明亮李言生苏杭栗翊超韦葭蔚
关键词:骨科术后低蛋白血症逻辑回归
胫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并后踝骨折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57例胫腓骨骨折中胫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7例胫腓骨折中胫骨中下1/3并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22例,同时合并后踝骨折8例,x线片示后踝骨折的阳性率为36.36%。后踝骨折块波及关节面1/8~1/2,8例中5例行髓内针内固定,3例行骨折整复纸夹板外固定。随访至胫骨骨折出现明显骨痂,8例后踝骨折均未见明显移位。结论胫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易同时合并后踝骨折,应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郑移兵倪前伟齐越峰陈文学张兴平
关键词:胫骨骨折腓骨上段后踝骨折放射摄影术髓内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分类的现状与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是指医生以手为主,按照特定的动作技巧,在患者体表进行各种专门操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或疗法。因主要是以手进行操作,故简称为手法,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法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发展,其流派和种类日趋增多,有学者统计现有各流派不同的基础手法达150余种以上,
顾骐李金学朱立国高云张兴平王尚全赵敏蔡静怡曹勇刘洪伟
关键词:正骨手法推拿
东乐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东乐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试验组用东乐膏,对照组为功能主治相似的跌打镇痛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 d时采集症状和体征等观测指标,并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痊愈率12.7%,对照组痊愈率9.1%;试验组有效率96.8%,对照组90.9%;2组受试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乐膏外用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对疼痛减轻、痊愈率、总体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优于跌打镇痛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郎森艳高云张兴平石雷
关键词:东乐膏软组织损伤闭合性
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Meta分析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钢板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与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or,EF)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Medlin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收集ORIF与EF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所有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到2019年8月。根据纳排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2种治疗方法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握力,尺骨变异,肩臂手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总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肌腱断裂等结局指标。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1730例患者,ORIF组873例,EF组8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个月两组桡骨高度[MD=0.04,95%CI(-0.90,0.99),P=0.93],肌腱断裂[RR=1.82,95%CI(0.71,4.67),P=0.21],腕管综合征[RR=2.15,95%CI(0.98,4.70),P=0.06],局部复杂疼痛综合征[RR=0.63,95%CI(0.31,1.27),P=0.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掌倾角[MD=1.38,95%CI(0.83,1.93),P<0.00001],尺偏角[MD=0.99,95%CI(0.54,1.45),P<0.0001],尺骨变异[MD=0.66,95%CI(0.21,1.12),P=0.005],DASH评分[MD=2.42,95%CI(0.37,4.46),P=0.02],总并发症发生率[RR=0.83,95%CI(0.71,0.96),P=0.01],感染率[RR=0.20,95%CI(0.11,0.36),P<0.0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F组肌腱炎发病率低于ORIF组[MD=3.88,95%CI(1.56,9.64),P<0.003]。结论:ORIF在术后并发症、掌倾角、尺偏角、DASH评分、尺骨变异率、感染率方面较EF有优势。而在桡骨高度、肌腱断裂、腕管综合征及局部复杂疼痛综合征方面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在肌腱炎发病率方面,EF优于ORIF治疗。对于追求功能迅速恢复的患者,应考虑ORIF治疗。
袁术鹏张兴平孙研魏戌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器META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