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3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无抗凝日间肾脏替代治疗凝血堵管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无抗凝日间肾脏替代治疗(RRT)凝血堵管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无抗凝日间RRT的患者239例,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时间、机型、滤过膜面积、滤过膜材料、血管通路、治疗方式、是否输注血制品、是否间断生理盐水冲洗,治疗前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是否发生体外循环凝血堵管。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无抗凝日间RRT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结果:体外循环发生凝血堵塞118例(49.4%),平均使用时间(252.4±4.1)min。高红细胞压积(HR:1.077,95%CI:1.030~1.126,P=0.001)、高血小板计数(HR:1.007,95%CI:1.002~1.012,P=0.004)、间断生理盐水冲洗(HR:2.699,95%CI:1.096~6.650,P=0.031)是无抗凝日间RRT凝血堵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小板计数,高红细胞压积,间断生理盐水冲洗均是无抗凝日间RRT凝血堵管的危险因素,但可能需要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确定持续生理盐水冲洗是否相对于间断生理盐水冲洗更有利于降低凝血堵管的发生。
- 黄博伦张仲华童辉曾铁英葛树旺徐钢
- 关键词:凝血
- 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联合盐水冲洗法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中的应用及护理
- 目的 探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联合盐水冲洗法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应用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将36例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无肝素CVVH治疗的患者按治疗单、双日分为观察组、...
- 张仲华吕英瑛童辉鄢建军严贺刘慎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4年
- 对影响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进行综述。认为年龄、钠盐和液体摄入、口渴及口腔干燥、钠梯度、透析龄及残余肾功能、营养状况、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社会因素等是影响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为患者提供饮食干预、缓解口渴和口腔干燥、调整透析方案、加强院外健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开展自我效能训练、实施心理干预等措施,以控制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提高生存质量。
- 张仲华严贺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体质量增长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 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联合盐水冲洗法在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联合盐水冲洗法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HD)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无肝素血液透析(HFHD)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法治疗78例次,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无肝素法治疗78例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问(Aerr)、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有效治疗时间、生理盐水冲洗量、净超滤量、体外循环凝血及治疗后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b、PT、APTT检测结果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PLT、Fbg分别为(88.66±40.57)×10^9/L,(3.28±1.24)g/L,治疗后分别为(70.16±38.64)×10^9/L,(2.65±1.27)g/L,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6,3.135;P〈0.01);观察组治疗前PLT、Fbg分别为(88.59±40.76)×10^9/L,(3.26±1.26)∥L,治疗后分别为(70.18±37.94)×10^9/L,(2.67±1.25)g/L,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0,2.936;P〈0.01)。两组间Hb、PT、Am、PL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有效治疗时间、生理盐水冲洗量、净超滤量、透析器和静脉壶凝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无一例诱发或加重出血。结论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HFHD治疗,采用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联合盐水冲洗的方法,不但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还可延长有效治疗时间、减少生理盐水冲洗量、增加净超滤量、降低透析器和静脉壶凝血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成本;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 张仲华严贺鄢建军李春刘慎微童辉
- 关键词:肾透析高危出血倾向
- 膜型双重血浆滤过治疗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11年
- [目的]探讨膜型双重血浆滤过(DFPP)治疗难治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人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6例难治性GB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DFPP治疗,所有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2周、1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Hughes评分及MRC标准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MR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RC评分及Hugh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DFPP是治疗难治性GBS较为有效的方法,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 张仲华吕英瑛童辉鄢建军李春杨瑞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护理
- 脊髓损伤术后间歇导尿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术后间歇导尿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需行间歇导尿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依据医院拟定的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间歇导尿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记日记、观看多媒体视频、床旁练习等。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家属对间歇导尿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2周、4周时真性菌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实施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和专业技能,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
- 吕英瑛张仲华肖玲玲
- 关键词:间歇导尿家属健康教育
- 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5年
- 阐述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判定和分级,提出患者因素、循环因素、仪器设备及膜材料因素、置管因素、护理操作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量不足、滤器或管道内混有空气、管路侧支输入血和血制品是重要危险因素,认为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更好地预防体外循环凝血,保障患者安全。
- 张仲华鄢建军
- 改良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应用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9例(68例次)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CVVH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次)和对照组(34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各种生化指标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静脉壶凝血情况、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治疗时间和实际超滤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钙、钠、碳酸氢根浓度及体外活化凝血时间(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8例次治疗过程中无1例次发生体外循环凝血,19例患者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CVVH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中需注意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 鄢建军杨瑞杜翔张仲华
- 关键词:肾衰竭高危出血倾向枸橼酸抗凝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目前我国90%以上ESRD患者选择血液透析治疗来维持长期生存。而建立长期、稳定、通畅的血管通路则是HD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因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寿命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长期血管通路,被视为HD患者的生命线。
- 李晓星张仲华
-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
- 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装置堵塞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18年5月同济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行无抗凝CBP患者257例,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机型、膜面积、膜材料、血管通路类型、治疗模式、装置使用时间、是否输注浓缩红细胞、是否实施周期性0.9%氯化钠溶液冲洗、血流量不畅护理干预频次、治疗前24 h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体外循环装置堵塞时即时跨膜压与静脉压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抗凝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的危险因素。结果257例患者体外循环装置使用时间(248.51±87.56)min,堵塞发生率48.6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静脉壶凝血容积比(HR:1.024,95%CI:1.016~1.032)、高血流量不畅护理干预频次(HR:1.600,95%CI:1.381~1.852)、高红细胞压积(HR:1.047,95%CI:1.003~1.094)是无抗凝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抗凝CBP体外循环装置堵塞与治疗中静脉壶凝血容积比、血流量不畅护理干预频次、患者红细胞压积相关。
- 张仲华曾铁英徐蓉鄢建军童辉徐钢
- 关键词:体外循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