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国
- 作品数:2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从角色理论看记者微博的身份定位被引量:5
- 2012年
- 记者微博拥有多重角色,承担的角色期待各不相同。然而各种角色并不总能和谐一致:毫无限制地释放信息可能会伤害"喉舌"角色,影响社会和谐,守口如瓶则会流失粉丝;鲜明的政治家身份会削弱亲和力,扮演舆论领袖过度则易违反宣传纪律。要解决角色冲突,记者微博回归职业微博也即政治家角色应是目前最可行的路径。为此,宣传主管部门、媒体、记者应各司其职,将记者微博的内容约束在公共表达的范围内,促其回归职业微博本位。
- 廖建国李晓蔚
- 关键词:角色
- 旨在提升舆论掌控力的现行自媒体政策法规解读被引量:3
- 2018年
- 近年来,我国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从各自的法定权限和管理范围出发,针对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为帮助服务提供商和广大用户完整了解、深入领会这些政策法规,规避制度风险,本文全面梳理了与自媒体信息管理相关的现行制度。研究认为现行的制度设计大大提升了党委和政府的舆论掌控力,确保了"党管媒体"思想在自媒体领域得以具体落实。
- 廖建国
- 关键词:自媒体信息管理
- 网络、身体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感知世界的肉体感官媒介正在被网络媒介所取代,网络对外部世界的中介化程度越来越强;极端情况下客观现实的真假问题,也需要符号来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被悄悄置换为"网络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网络中介压迫之下,身体直接感知世界的方式渐渐弱化,发展到最后,人类甚至可能拒绝接触客观现实,在"宅"中以网络为媒介作用于人的快乐脑区,直接寻找生存的"终极幸福"。
- 廖建国
- 关键词:网络虚拟网瘾
- 网络祭祀发展的SWOT模式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祭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寻根拜祖的社会仪式。作为传统祭祀方式的延伸,网络祭祀出现于公元2000年。然而经过十一年的发展,这种祭祀方式仍未在公众中得到普及;在学术研究中,网络祭祀也同样缺乏关注。本文借用SWOT模式,分析网络祭祀的优点、缺陷、发展机会与威胁,多角度探求网络祭祀发展受困的根源,探寻网络祭祀突破发展瓶颈的进路。
- 廖建国范中丽
- 关键词:仪式传播
- 互联网对自我的再建构研究
- 网络媒体已成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导致了自我认同基础的改变。在网络推动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球化浪潮中,固定认同元素如人种、地域、国别这类个体识别元素对自我建构的重要性日益弱化;而专业...
- 廖建国
- 关键词:网络媒体建构主义意识形态多样性
- 顺应转型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报告被引量:3
- 2015年
-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其合理性、前瞻性、可行性事关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文件。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及时更新,跟上传播技术的发展节奏,适应传媒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二本类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改变盲目学习重点院校的现状,立足于自身办学实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 廖建国范中丽
-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新媒体教学改革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碳酸酯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 廖建国
- 多元文本与网民自我建构的关系考察被引量:2
- 2013年
- 众声喧哗的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介叙事文本的内部结构一致性,存有差异甚至相互冲突的多个事实复写文本增加了网民的信息来源,扩展了网民的信息视界。这种多文本性特征激发了网民符号解读的主动性,有助于网民完成自我启蒙,提升自我信息获取、解读、反思等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网民信息处理的负担,导致信息异化,削弱建构生存意义系统的信心,增强生存焦虑感,甚至极化现代个体的孤独感。
- 廖建国
- 关键词:网络文本自我
- 地方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探索——以乐山师院新闻学专业为例被引量:5
- 2019年
- 围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项目的目标要求,实施专业与市校宣传部门共建、与地方新闻行业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笃学+践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分层协同"的校地合作资源利用和"基础+专长"的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为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院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 任志萍廖建国杨晓军
- 关键词:地方院校新闻传播
- 微博给予自我的意义:内、外两个世界更加澄明
- 2014年
- 微博扩大了个体的符号应用范围,放大了人的符号本质,给予了自我两个方面的发展意义:一是符号内容增多,使得自我反思有了更多的内容基础,内在世界更加清晰。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外在世界更全面地向个体敞开,个体主观真实更逼近客观真实,外在世界更加澄明。同时,微博构建的"关注-被关注"社会关系结构让个体的主体性更强,个体对自我的符号世界和关系网络有了更大的主导权,人的自由度显著提高。
- 廖建国范中丽
- 关键词:自我呈现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