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莉

作品数:36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血浆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预后
  • 3篇脓毒
  • 3篇重症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地震
  • 2篇休克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清
  • 2篇血糖
  • 2篇血糖变化
  • 2篇血液
  • 2篇有机磷
  • 2篇有机磷中毒

机构

  • 29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第二中...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阿坝州医院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34篇常莉
  • 14篇周平
  • 10篇董芸
  • 8篇冯璇璘
  • 5篇王建东
  • 4篇付晶
  • 4篇邓磊
  • 4篇李依
  • 3篇章晓红
  • 3篇郑君
  • 2篇董云
  • 2篇赵煜
  • 2篇宋孟龙
  • 2篇陈友岱
  • 2篇胡卫建
  • 2篇陈锋
  • 2篇杨鹏
  • 2篇王艳梅
  • 2篇王雷
  • 2篇宋孟龙

传媒

  • 8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标时间对烧伤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烧伤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94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烧伤外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重度烧伤成人患者134例,以《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SSC)第1版颁布时间为分界点,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1994年12月至2004年4月收治者纳入前期组(10年)58例,200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者纳入后期组(10年)76例,后期组再根据EGDT达标时间分为6h达标组、24h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所有患者根据28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前期组在没有EGDT指导下进行传统烧伤基础治疗;后期组完善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乳酸(Lac)等监测,观察EGDT达标时间与组织灌注指标恢复的关系。结果 1)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2)134例患者中28d总病死率为49.25%。3)6hEGDT达标率前期组为0.00%,后期组为28.95%。与前期组比较,后期组治疗后6h尿量明显增多,平均动脉压(MAP)升高,28d病死率明显降低,复苏液体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后期组76例患者中,EGDT 6h达标22例,24h达标28例,未达标26例。与治疗前比较,6h和24h达标组治疗后血Lac均明显下降,CVP、MAP、ScvO2均明显升高;6h达标组治疗后血Lac下降较24h达标组更明显,MAP、ScvO2上升较24h达标组更明显。两个达标组尿量组间无差异。24h达标组28d病死率为14.29%,6h达标组为0.00%。结论烧伤总面积及Ⅲ°烧伤面积越大,烧伤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率越高。EGDT可能只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与24hEGDT达标比较,6hEGDT达标能更迅速地逆转组织的缺血、缺氧,改善疾病预后,降低病死率。
李巍常莉
关键词:烧伤脓毒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病死率
一例高海拔地区ECMO联合航空转运救治高原性肺水肿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经验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ECMO的运用价值以及ECMO联合航空转运危重症的可行性。方法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ICU于2019年7月8日收治的高原性肺水肿所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考察ECMO联合航空转运对其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经ECMO联合航空转运救治后,患者心、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神志转为清醒,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计分(CPC)1分。结论ECMO联合航空转运救治高原性肺水肿致呼吸心搏骤停疗效明确,预后良好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杨子含常莉宋孟龙赵宇翔周宗锦周平
关键词:ECMO航空转运高原性肺水肿呼吸心搏骤停
哮喘患者诱导痰CC16 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诱导痰CC16mRNA测定在哮喘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3例缓解期和4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痰CC16mRNA的表达,并与诱导痰细胞分类、IL-8水平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哮喘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CC16mRNA水平显著低于缓解组(P<0.01),中至重度发作组诱导痰CC16mRNA水平低于轻度发作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治疗后,诱导痰CC16mRNA、中性粒细胞计数、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患者诱导痰CC16mRNA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成正相关(r=0.723,P<0.01),而诱导痰CC16mRNA与中性粒细胞计数与IL-8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3、-0.698,P均<0.05)。结论诱导痰CC16mRNA可能成为监测哮喘气道炎症、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
章晓红董芸罗凤鸣王曾礼刘春涛周平王建东常莉王雷付晶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诱导痰
Toll样受体4参与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Toll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s,TLR4)可迅速识别鲍曼不动杆菌释放的脂多糖(LPS),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炎症反应的启动闸门,当其过度表达时则可引起相关的瀑布级联的炎症性疾病,从而增加病死率。抑制TLR4能应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王艳梅王艳梅冯璇璘邓磊常莉章晓红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于入院前(T0)、入院3 h(T1)、6 h(T2)、12 h(T3)、1d(T4)和3d(T5)时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钾及血钠水平。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统计观察组同期APACHE II评分和院内死亡情况并分析患者血钾及血钠水平与APACHE II评分和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血钾和血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4.66%,死亡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均低于存活患者,APACHE II评分则高于存活患者(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与APACHE II评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61和-0.984,均P<0.05),与院内病死率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54和-0.772,均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钾和血钠水平较低且均与其APACHE II评分和病死率相关,可作为其近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王艳梅刘晓姝杨雁邓磊冯璇磷常莉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钾血钠近期预后
ICU应用瑞芬太尼与地佐辛效果比较
2019年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常用镇痛药物瑞芬太尼与地佐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在2017年1-12月住院患者1 478例,其中使用镇痛药物377例,按照镇痛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129例和地佐辛组248例。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日平均费用、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日平均费用低于地佐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低于瑞芬太尼组,ICU综合征、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均高于瑞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道不适、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降低日平均费用、降低ICU综合征及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但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抑制方面影响较地佐辛大。
宋孟龙邓磊常莉董云周平
关键词:瑞芬太尼地佐辛重症监护室镇痛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阻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与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阻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医院治疗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的原则分组,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呼吸阻抗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肺通气、呼吸阻抗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肺通气指标高于对照组,呼吸阻抗指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对呼吸阻抗的改善作用明显,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常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阻抗
静脉注射6%羟乙基淀粉130/0.4和呋噻米治疗急性胰腺炎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和静脉推注呋噻米(速尿)对急性胰腺炎病例转归的影响。我们从2007年10月16日至2009年8月31日收治的病人,入院当日即给予羟乙基淀粉静脉输注(成人通常为1000...
陈友岱董芸胡卫建王建东周平常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静脉推注呋噻米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
文献传递
双腔弗来氏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
2006年
目的比较灭菌双腔弗来氏尿管与传统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将13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弗来氏尿管组、套管针1组和粗硅胶管组,比较肺复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脱管、皮下气肿等临床指标。结果弗来氏尿管组的平均肺复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肺复张程度、引流管脱出、皮下气肿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套管针组和粗硅胶管组。结论灭菌双腔弗来氏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常莉董芸曾杰付晶
关键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预测容量反应的研究
周平常莉李依冯璇玲郑君董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