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居瑞军

作品数:78 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脂质体
  • 9篇活性
  • 8篇细胞
  • 8篇磷脂
  • 8篇抗氧化
  • 8篇黄酮
  • 7篇修饰
  • 6篇响应面
  • 6篇离子
  • 6篇磷脂酰乙醇胺
  • 5篇多酚
  • 5篇制药工程
  • 5篇提取物
  • 5篇中药
  • 5篇离子液
  • 5篇离子液体
  • 4篇药材
  • 4篇药物
  • 4篇银杏
  • 4篇银杏叶

机构

  • 56篇北京石油化工...
  • 16篇北京大学
  • 7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平顶山学院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临沂大学
  • 1篇北京红惠新医...
  • 1篇河北兰升生物...

作者

  • 71篇居瑞军
  • 47篇彭效明
  • 15篇吕万良
  • 15篇王腾
  • 10篇李翠清
  • 9篇晁建平
  • 7篇李学涛
  • 7篇王小星
  • 6篇刘磊
  • 5篇李若婧
  • 5篇姚红娟
  • 4篇张燕
  • 4篇于洋
  • 4篇张亮
  • 4篇曾凡
  • 3篇郭晓燕
  • 2篇马旭
  • 2篇周佳
  • 2篇张志红
  • 2篇李秀英

传媒

  • 6篇现代化工
  • 3篇北京石油化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农药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5篇2025
  • 12篇2024
  • 9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党参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考察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优化党参总多糖(CPP)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响应面法优化CPP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的分析法,根据回归方程分析确定实验的影响因子,优化党参多糖的工艺条件。分别给予10、20、50 mg/mL CPP培养细胞24 h,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相应浓度的CPP给药48 h,考察其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108 min,乙醇浓度46%;与空白对照比较,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到细胞核显著减小皱缩,细胞数目降低,与细胞毒结果相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该研究优选得到了一种CPP的提取工艺,所获得的CPP能够显著抑制胃癌BGC-823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邱晓宫晓庆李学涛居瑞军冯靖彭效明王腾李翠清
关键词:党参多糖单因素响应面胃癌
一种紫杉醇纳米胶束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杉醇纳米胶束及其应用。一种紫杉醇纳米胶束,为如下1)或2)或3)所示:1)由载体和紫杉醇制备而成;所述载体为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和地喹氯铵的混合物;2)由载体...
吕万良姚红娟居瑞军王小星张燕李若婧于洋张亮
文献传递
地喹氯铵-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共轭化合物及其修饰的白藜芦醇脂质体
本发明公开了DQA-PEG<Sub>2000</Sub>-DSPE共轭化合物及其修饰的白藜芦醇脂质体。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所述白藜芦醇脂质体,其组成包括:白藜芦醇和脂材,所述白藜芦醇和脂材的质量比为1∶20至1∶...
吕万良王小星李阳冰姚红娟居瑞军张燕李若婧于洋张亮
文献传递
离子液体辅助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原花青素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防癌抗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以赤霞珠葡萄籽为原料,通过添加优选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响应面实验,得到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该工艺的开发为原花青素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薛菲彭效明李翠清王腾居瑞军冯靖
关键词:原花青素离子液体响应面
一种可防药物滴落的经鼻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药物滴落的经鼻给药器,包括给药器主体和喷头,所述给药器主体右侧后端连接有第一粘扣带,且给药器主体左侧后端连接有第二粘扣带,所述给药器主体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密封管,且给药器主体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二密封...
居瑞军林炎钧秦小桐杜雨蒙马凌悦李学涛
功能靶向性载体材料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苯基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靶向性载体材料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苯基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DSPE‑PEG<Sub>2000</Sub>‑GLU化合物作为靶向性分子修饰于载药脂质体表面,能够使药物有效通...
吕万良赵炜煜刘磊居瑞军曾凡沐黎敏赵曜
文献传递
重楼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功效验证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重楼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其不同洗脱条件组分的抗氧化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考察,并确定最佳回流提取条件。对HP20、D101、SP825、H103、AB-8五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研究,选择最佳树脂,并利用20%、40%和60%乙醇进行洗脱。测定不同洗脱组分及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O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Fe3+的还原能力检测。结果:经过响应面工艺优化,提取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105 min,料液比1∶10为最佳回流提取工艺条件。选择最佳树脂D101,利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得到的不同组分D2~D4。抗氧化实验表明D1~D4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其中D2和D3组分的抗氧化功效最好。结论:利用该工艺可以富集纯化重楼黄酮成分,重楼的大孔吸附树脂20%、40%乙醇洗脱部分富集到的黄酮为抗氧化主要活性部位。
张正旭褚佳豪周云冬吴迪李学涛彭效明李翠清居瑞军
关键词:重楼黄酮精制抗氧化
微波-超声辅助三七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以三七(Panaxnotoginseng)植株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根、茎、叶、花、整株中的三七素质量分数进行分析。通过微波-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三七植株中三七素,用响应面优化对工艺进行优化,利用HPLC检测三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三七花中的三七素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叶,整株与根的质量分数接近,茎中质量分数最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超声时间为25 min、微波温度为80℃、料液比(g/mL)为1∶31、超声功率为180 W、微波时间为10 min,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三七素质量分数为30.77 mg/g,将溶液浓缩冻干得到三七素冻干粉质量分数达到46.59 mg/g。用MTT测定提取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经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NO释放量。结果显示,三七素提取物在10~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NO的释放,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
李慧婷樊远红彭效明居瑞军杨思敏管洁严晓强
关键词:三七素HPLC响应面优化抗炎活性
虎杖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为探究虎杖根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总还原力检测法对6种不同溶剂虎杖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选用抗氧化活性较强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细胞层面内源性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评价其对抗氧化基因Nrf2、SOD、CAT、HO-1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5种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且具有最高的多酚含量。95%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增加Nrf2、SOD、CAT、HO-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95%虎杖根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秦小桐曹昱莹居瑞军林炎钧杜雨蒙彭效明管洁严晓强杨思敏
关键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考察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建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用以测定大鼠体内丙泊酚血药浓度;通过对大鼠尾静脉给药,分别给予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和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获得药物-时间曲线,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用C18色谱柱,以水∶甲醇(20∶80,V/V)为流动相,用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进行检测,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负离子检测,扫描方式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m/z=177.127 4(丙泊酚),m/z=149.096 1(麝香草酚,内标参照物)。测定方法在50μg/L^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50μg/L,平均回收率在93.6%~101.1%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药物动力学行为一致;同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相比,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清除率均明显加快,表观分布容积也相应增大,血液循环中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减小,消除半衰期与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一致(t1/2约1.5 h)。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可以用于大鼠体内丙泊酚含量的测定;与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相比,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具有在血液循环中清除率加快、表观分布容积大的特点。
张喆居瑞军李学涛张东晓吴仁荣陈学军吕万良
关键词:丙泊酚糖基化注射剂药代动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