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耀选

作品数:56 被引量:88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5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 5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土壤
  • 9篇植被
  • 6篇黄土高原
  • 5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黄土高原西部
  • 4篇植物
  • 4篇土壤水分
  • 4篇气候
  • 4篇降水
  • 4篇灌丛
  • 4篇耗水
  • 3篇地下水
  • 3篇造林
  • 3篇蒸渗仪
  • 3篇植树
  • 3篇植树造林
  • 3篇寒区
  • 3篇耗水量
  • 3篇高寒山区

机构

  • 5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兰州市南北两...

作者

  • 53篇宋耀选
  • 27篇陈仁升
  • 19篇韩春坛
  • 18篇肖洪浪
  • 14篇刘俊峰
  • 12篇刘章文
  • 9篇阳勇
  • 6篇段争虎
  • 5篇刘立超
  • 4篇肖生春
  • 3篇刘发民
  • 3篇李守中
  • 3篇程国栋
  • 3篇冯金朝
  • 3篇李怡
  • 2篇康尔泗
  • 2篇李新
  • 2篇张威
  • 2篇陈拓
  • 2篇叶柏生

传媒

  • 13篇中国沙漠
  • 5篇冰川冻土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环境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寒山区地表温度测算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14年
地表温度直接影响高寒山区冰川、积雪消融,冻土分布、消融和产汇流过程,蒸散发以及植被分布和演替等过程是寒区地表陆面过程、水文过程以及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重要参数。系统总结了高寒山区地表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不同获取方法。研究结果认为海拔、地形和植被覆盖是影响高寒山区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地面实测、遥感反演和模式估算是目前获取地表温度的主要手段,但在高寒山区三者均具有一定局限性:地面实测局限于实测点,难以反应区域坡面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受限于物理机制、地面验证和时空分辨率等,难以满足高寒山区地表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高精度需求;模式估算试验点尺度地表温度精度较高,但在区域尺度上精度有所下降。未来的工作应加强高寒山区地表温度观测并提高模式精度,构建和发展普适性的山区任意地形和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高精度地表温度计算公式,满足山区相关研究的需求。
阳勇陈仁升宋耀选
关键词:地形植被
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4年
 气候变化与沙漠化过程是当前的国际研究热点,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互为因果,密不可分.沙漠化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包括生物物理过程,也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文针对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对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刘立超王伟红宋耀选马风云
关键词:沙漠化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
小麦蒸腾蒸发量的计算及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利用FAO-17Penman修正公式及Penman Monteith公式对豫北地区冬小麦的蒸腾蒸发量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两种方法选用了不同的空气动力学项和辐射项公式,造成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从整个小麦生育期来看,这两种方法总体上误差不超过10%;两种方法对豫北地区冬小麦的蒸散量的计算结果,其总体变化趋势与实际较吻合,在各生育期内,绝对误差不超过18mm,全生育期不超过40mm,估计相对误差在10%内,两种方法比较,Penman Monteith公式更适合当地情况.
宋耀选冯金朝刘立超肖洪浪刘新民
关键词:冬小麦耗水PENMAN-MONTEITH公式空气动力学
额济纳绿洲主要植物的水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60
2005年
通过对额济纳绿洲几种植物的水势分析,结果表明,水势从小到大排序为:红砂<柽柳、苏枸杞、苦豆子<胡杨、梭梭、骆驼蓬<花花柴<沙拐枣。胡杨和柽柳水势日变化在5月和7月大体呈“V”型;9月份日变化大体呈直线型。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反应不同,乔木、灌木的水势与深层土壤中含水量密切相关,而草本对较浅层的土壤含水量相关。阔叶植物对大气中的水分相关性更强。植物水势与大气温度相关性最差。
宋耀选周茂先张小由肖洪浪
关键词:额济纳绿洲环境因子植物水势沙拐枣花花柴
一种寒区微型蒸渗仪测量系统及其对环境温度的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寒区微型蒸渗仪测量系统及其对环境温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是外围护井通过连接柄与副桶体连接,底部置有可升降的称重底盘,不锈钢桶体放置在称重底盘之上;测量电路板放置在外围护井的副桶体中下部,自动排水泵放置在外围护...
韩春坛李新陈仁升宋耀选
文献传递
干旱、半干旱地区微生物结皮土壤水文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9
2004年
微生物结皮与土壤水文过程的关系一直是微生物结皮研究中最具争议性的热点问题。文章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结皮在降雨入渗、水分保持和土面蒸发等土壤水文过程中的功能,总结了微生物结皮土壤水文学研究中的各种观点,针对不同观点之间产生的争议,作者认为微生物结皮的时空特殊性、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是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最后,从试验方法和研究目标上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李守中肖洪浪李新荣宋耀选刘立超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
一种凝结水收集的屋顶布设装置
一种凝结水收集的屋顶布设装置,是在建筑物上方设有斜面屋顶,一侧设有储水箱;屋顶为低密度聚乙烯屋顶;低密度聚乙烯屋顶下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通过导水管与三通接头连通;三通接头与沉淀过滤池连通;沉淀过滤池与储水箱连通;储水箱上...
韩春坛宋耀选陈仁升刘俊峰
文献传递
一种野外高寒地区雪深测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高寒地区雪深测量的装置,其结构特征是雪尺下部直接埋在地表下与固定于地面,红外相机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充电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供电...
刘俊峰陈仁升宋耀选韩春坛
文献传递
祁连山中段降水化学的环境意义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运用相关分析、趋势分析、富集因子法、海盐示踪法和HYSPLIT模型,对2012-07-23~2013-11-12祁连山中段葫芦沟流域降水常量离子的化学特征分析表明,降水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a2+>SO2-4>Mg2+>Cl->Na+>NO-3>K+,其中SO2-4和Ca2+是高浓度离子,阳离子总浓度显著高于阴离子总浓度;降水电导率的变化范围为2.26~482μS·cm-1,平均值为41.9μS·cm-1;区域降水为SO2-4-Mg2+-Ca2+型,上述3种离子的浓度占离子总浓度的70%以上;就季节变化而言,降水离子在夏季呈最低浓度,而在冬、春季降水量小但离子浓度高,表现出典型的'碱雨'特征;中亚和我国西北干旱区随西风环流带来的区域陆源物质是化学离子的主要来源,人为污染源产生的气溶胶是次要来源;更重要的是,不同大气环流背景下降水离子浓度也呈现不同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源降水、混合源降水(季风和西风的影响)和西风源降水,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气环流条件下的降水淋溶过程及其强度所致.此外,降水离子浓度与降水量、风速之间的相关性反映了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
李宗杰李宗省田青宋玲玲贾冰郭瑞宋耀选苏索南韩春坛
关键词:降水大气环流
腾格里沙漠人工固沙植被区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的拦截作用被引量:91
2002年
在沙坡头人工植被区对人工模拟降水及天然降水后生物土壤结皮层含水率进行了动态定位监测 ,并分析了生物土壤结皮拦截降水的作用。结果表明 :①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改变了原来沙丘剖面的水分分配格局 ,1 0 %~ 40 %的年降水量被拦截到结皮层 ;②随固沙年限的增加 ,生物土壤结皮的进一步发育和演变 ,其对降水的拦截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③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的拦截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 1 0月份平均拦截雨量比 4~ 6月份平均高出 1 2 %。
李守中肖洪浪宋耀选李金贵刘立超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腾格里沙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