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矿余

作品数:30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血吸虫
  • 9篇疫区
  • 9篇吸虫
  • 9篇耐药
  • 8篇血吸虫病
  • 8篇吸虫病
  • 8篇虫病
  • 7篇球菌
  • 7篇淋球菌
  • 6篇耐药性
  • 6篇健康
  • 6篇干预
  • 4篇营养型
  • 4篇重疫区
  • 4篇鄱阳湖
  • 4篇淋病
  • 4篇抗生素
  • 4篇健康教育
  • 4篇干预模式
  • 4篇感染者

机构

  • 23篇南昌大学
  • 9篇南昌市疾病预...
  • 8篇南昌大学第一...
  • 6篇江西医学院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南昌市水禾田...

作者

  • 30篇宋矿余
  • 8篇胡广汉
  • 8篇陈海婴
  • 8篇胡嘉
  • 7篇彭国华
  • 6篇黎帆
  • 6篇余克花
  • 5篇熊志伟
  • 5篇李蓉
  • 4篇莫冰
  • 4篇胡主花
  • 4篇黄孝天
  • 3篇马一婷
  • 3篇王辉
  • 2篇范义兵
  • 2篇傅颖媛
  • 2篇刘丝荪
  • 2篇邹伟文
  • 1篇温小云
  • 1篇况南珍

传媒

  • 5篇江西医学院学...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氧化硒联合顺铂对裸鼠皮下耐药细胞株SKOV3/CDDP移植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二氧化硒(SeO2)联合顺铂(DDP)对裸鼠皮下耐药细胞株SKOV3/CDDP移植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卵巢癌SKOV3/CDDP细胞接种于SPF级雌性BALB/C裸鼠皮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为DDP组、SeO2组、DDP联合SeO2组,分别给予DDP、SeO2、DDP+SeO2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各组成瘤率、生长率、平均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度、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 DDP组、SeO2组、DDP联合SeO2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48.29%、41.69%、72.28%,肿瘤平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92%、24.14%、45.43%,DDP联合SeO2组与其他治疗组的抑瘤率、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其S期细胞明显减少。SeO2组、DDP联合SeO2组P-gp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DDP组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 SeO2和DDP对诱导耐药卵巢癌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SeO2可能通过降低P-gp的阳性表达来增加耐药卵巢癌对DDP的敏感性。
尹春华胡嘉杨茗芳刘丝荪宋矿余
关键词:顺铂二氧化硒P-糖蛋白
湖沼型疫区“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健康促进干预模式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建立湖沼型重疫区"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并观察其推广应用效果。方法试点研究阶段,选择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小学(实验组)和板山小学(对照组)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基线调查内容包括血防知识与血防态度和接触疫水行为(问卷调查),及血吸虫感染情况(用Kato-Katz法,一粪三检)。在恒湖小学应用"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奖惩激励"(模式A,1993-1999)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和"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模式B,2000-2007)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干预后每年调查血吸虫感染情况,比较2个模式的干预效果。应用推广阶段,2005-2007年选择新建县、南昌县和进贤县等3县8所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B模式进行干预。基线调查、干预后的考核方法和指标均同上。结果试点研究阶段,基线调查(干预前)的结果显示,恒湖小学(实验组)和板山小学(对照组)的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态度正确率、接触疫水频率和血吸虫感染率等,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湖小学A模式干预后1年,血防知识知晓率(94.4%)和血防态度正确率(98.9%)分别与干预前(9.0%和55.1%)相比均有较大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疫水频率(1.9%)和血吸虫感染率(2.3%)分别与干预前(14.6%和13.5%)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7年内,每年血吸虫感染者均为1~2例;改用B模式干预后,每年血吸虫感染者均为0。推广应用研究阶段,用模式B在8所学校实施干预2年,目标人群连续2年均未检出血吸虫感染者。结论B模式可推广应用于重度疫区创建"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
陈海婴胡广汉宋矿余熊志伟胡嘉杨平一彭国华胡位陈余松山付国兰刘周华戚京成葛军万保平
关键词: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 β 内酰胺酶淋球菌 (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 5种抗菌药物对 12 0株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 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4 .17% ,76 .6 7% ,38.33% ,1.6 7% ,3.33%。检出 16株 (13.33% )PPNG菌株 ,15株 (12 .5 % )TRNG菌株 ;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 31.6 7%。结论 头孢三嗪、大观霉素仍可作为南昌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 ,但淋球菌对青霉素。
黎帆宋矿余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最低抑菌浓度耐药性
江西省医学、师范和民办高校学生AIDS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并比较江西省医学类、师范类和民办类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的现况,评价健康教育讲座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江西省医学类、师范类和民办类共15所高校学生,由医学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研究对象在教育前后用无记名的方法独立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相同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并比较三类高校学生对于AIDS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差异。结果三类高校学生在教育后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点,隐性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有了显著提高(P<0.001),且教育后学生对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P<0.05),学生们更愿意给予艾滋病人或感染者帮助。结论大学教师率先利用学会与学校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
况南珍胡青傅颖媛曾小平宋矿余李蓉刘婷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高校学生
假丝酵母菌血症的菌株鉴定及氟康唑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引起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江西44株来自血液的临床分离株,采用CHRO Magar显色培养基和Vitek2YST鉴定条进行菌株鉴定,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委员会制订的CLSIM27-A2方案进行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在44株临床分离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假丝酵母菌等分别为14(31.8%)株、18(40.9%)株、3(6.8%)株、2(4.5%)株和7(15.9%)株。其中0~20岁年龄组、20~40岁年龄组、40~60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分别为2(4.5%)、3(6.8%)、21(47.7%)、18(40.9%)。44株假丝酵母菌中,40(90.9%)株对氟康唑敏感,1(2.3%)株为氟康唑剂量依赖(S-DD)株,3(6.8%)株对氟康唑耐药。ICU病房和烧伤科住院患者较易发生假丝酵母菌血症。其中,22(50%)株假丝酵母菌来源于ICU病房,6(13.6%)株来自烧伤科,其他科室为16(36.3%)株。[结论]本次调查中,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菌株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并且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率约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2/3。血液中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6.8%,仅见于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
刘昕易婷宋矿余杨志伟柯荟胡雪飞廖晚珍郭晓奎黄孝天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菌血症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0年
以互动交流和拓展学习为重点,我们开设了《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实践证明《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加强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黄孝天莫冰黎帆宋矿余刘金辉李蓉应颖夏燕华姚灿樊姗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网络课程教学
湖沼型疫区“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健康促进干预模式现场推广应用效果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湖沼型疫区"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健康促进干预模式的现场推广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鄱阳湖区3所重疫区学校为现场,基线调查后采用"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的健康促进模式对学生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血防知识和态度、疫水接触频率及血吸虫感染率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年,3所学校学生血防知识及格率分别由干预前的8.91%、15.12%、18.56%提高到97.32%、96.04%、98.82%;血防态度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的9.90%、15.43%、17.53%提高到98.21%、99.34%、97.65%。干预前3所学校目标人群疫水接触率分别为13.01%、17.00%、22.99%,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0.89%、6.48%、9.28%;干预后1~3年内未发现疫水接触者和血吸虫感染者。结论"无血吸虫感染者学校"健康促进模式可在湖沼型重疫区推广应用。
杨平一胡广汉宋矿余陈海婴彭国华曾华揭香保刘周华
关键词:健康促进模式湖沼地区
鄱阳湖血吸虫病重疫区成年男性居民18年健康教育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制提高重疫区成年男性居民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疾病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并观察其远期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实验研究方法 ,对1993-2009年应用"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干预+防护技能培训"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实验组目标人群的效果进行纵向观察。结果干预前(1992年)实验组和对照组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化疗态度正确率、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发现3例晚期血吸虫病人。干预1年后(1993年)实验组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7.35%提高到91.92%(χ2=18.553,P<0.01),化疗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6.44%提高到97.98%(χ2=48.722,P<0.01);化疗行为依从率由干预前的46.46%提高到92.08%(χ2=49.074,P<0.01);干预4年后,多数成年男性居民肝、脾肿大及肝纤维化趋向好转和稳定,未见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干预17年后,目标人群血吸虫病化疗依从率均达90%以上;干预前后目标人群接触疫水主要方式均为捕鱼,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均未见下降。结论应用"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干预+防护技能培训"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重疫区成年男性居民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病。
宋矿余殷晖胡广汉陈海婴葛军彭国华张矩张晶胡主花胡位陈
关键词: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远期效果
深圳地区淋球菌营养分型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为了解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分布和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深圳地区113株淋球菌进行MIC测定和PPNG检测,同时对其中113株淋球菌进行营养分型检测。结果:113株淋球菌中检出PPNG菌株9株,TRNG菌株16株,青霉素耐药菌株73株(64.60%),环丙沙星耐药菌株88株(77.88%),大观霉素、头孢曲松未发现耐药菌株。113株淋球菌分16种营养型,以Pro-型、Proto-型、Pro-lle型、Lle-型、Pro-lleSer型5种营养型为主,占86.73%,其余11种营养型占13.27%。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菌株主要分布于Pro-型中,TRNG菌株主要分布于Lle-型,PPNG菌株散在于各种营养型中。结论: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营养型和耐药性的分布状况,有助于本地区淋球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淋病防治。
马一婷宋矿余王辉
关键词:淋病奈瑟氏菌营养型耐药性
鄱阳湖重疫区学生血吸虫病健康促进3年干预效果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血吸虫病重度疫区健康促进干预控制学生感染的效果。方法应用实验研究方法 ,于基线调查后,实验组连续3年应用"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态度正确率、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实验组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态度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12.30%、11.51%提高到97.89%和99.16%,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16.84%和9.52%均降至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1年上述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3年,实验组学生均未见接触疫水者和血吸虫感染者。结论 "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可有效控制和预防血吸虫病重疫区学生感染血吸虫。
殷晖胡广汉张智姝陈海婴宋矿余孔令巍葛军冯厚喜张晶张矩
关键词:血吸虫病干预模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