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贤
- 作品数:34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含高活性双键的流滴剂及制备方法和用法
- 本发明涉及含高活性双键的流滴剂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到用含高活性双键的流滴剂作为功能单体制备亲水性聚烯烃流滴膜专用树脂的方法。流滴剂结构中含有的醇羟基、羧基、聚氧乙烯基等亲水性基团和极易反应的活性双键,同预辐照的聚烯烃树脂...
- 殷敬华李莉莉姚占海姜国伟宋永贤宋玉春蔡传伦
- 文献传递
- 汽车同步器齿环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汽车同步器齿环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混合物,其中酚醛树脂的重量份数为75-90份,脲醛树脂的重量份数为5-15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重量份数为5-10份;与碳纤维...
- 殷敬华宋永贤
- 文献传递
- 钢基酚醛树脂汽车同步器齿环的研制和开发应用
- 殷敬华翁钧宋永贤姚占海庄国庆郝秀华宋玉春唐功本
- 同步器齿环是汽车变速箱的关键零件,它能有效降低汽车换档过程中的震动、冲击和噪声,以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的安全性,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特点。传统技术生产齿环,常采用铜合金材料精锻成型或者在铜环表面喷钼,以铜-钢摩擦...
- 关键词:
- 关键词:同步器齿环酚醛树脂
- 吸振材料1.2—聚丁二烯力学性能的研究
- 1前言1.2—聚丁二烯是70年代开发的新型合成橡胶,我们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研究钼体系1.2—聚丁二烯橡胶,该胶的力学性能受其1.2—乙烯基含量及形态结构影响很大。
- 李生田宋永贤沈艳波
- 关键词:聚丁二烯力学性能
- 新型环氧树脂热固化促进剂的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介绍了三种新型环氧树脂热固化促进剂用于环氧树脂/桐油酸酐体系时,对固化速度及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促进剂均具有潜伏性促进作用,固化后产物的性能也有明显提高,可望在电机绝缘上得到广泛应用。
- 彭新生宋永贤李荣先宋秀峰
- 关键词:环氧树脂
- 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促进剂的研究——Ⅱ.促进剂对固化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1990年
- 对双酚A环氧树脂/桐油酸酐/乙酰丙酮钕体系的热固化及其产物性能,用热分析,介电损耗和动态力学等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酰丙酮钕除对固化具有潜伏性促进作用外,尚可使固化物的物理性能明显提高。
- 宋永贤彭新生李荣先
- 关键词:环氧树脂物理性能
- 聚烯烃长效流滴膜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聚烯烃长效流滴膜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功能单体为:<Image file="DSA00000291692600011.GIF" he="193" imgContent="undefined" imgFormat="G...
- 姚占海殷敬华宋永贤姜国伟
- 文献传递
- 反应挤出条件对PP-g-GMA接枝率、接枝效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1年
- 用反应挤出法在聚丙烯 (PP)分子链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GMA) ,制备功能化聚丙烯 .重点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及物料在螺杆中的停留时间等对接枝产物 PP-g-GMA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PP-g-GMA接枝率与加入的单体浓度成正比 ,与引发剂浓度无关 ,反应挤出的适宜温度窗口在 1 95~ 2 3 0℃之间 ,停留时间超过 1 min后接枝率与停留时间无关 ;PP-g-GMA的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浓度成反比 ,与引发剂的用量成正比 ,在反应温度窗口内与反应挤出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关系不大 ;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挤出温度及物料停留时间对 PP-g-GMA的接枝效率无显著影响 .
- 王勇姚占海宋永贤殷敬华
-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共聚接枝率接枝效率熔体流动速率
- 酸酐固化环氧树脂潜伏性促进体系的研究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应用DSC、TBA和旋转粘度计等手段对一种乙酰丙酮过渡金属络合物对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潜伏性促进作用和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可做为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潜伏性促进剂.其体系的固化反应速率随金属络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在160℃~180℃体系具有非常短的凝胶化时间。在室温下,其体系的贮存使用期可达二个月以上。整个固化反应过程遵循一级动力学.对含有此促进剂和叔胺促进剂的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固化产物进行了电、力学和耐热性能的研究和对比。
- 陈平宋永贤
- 关键词:环氧树脂酸酐乙酰丙酮络合物
- 聚苯胺全固态锂电池被引量:4
- 1994年
- 用经γ射线辐照交联的PEO作为固体电解质,研究了聚苯胺(PAn)固态锂电他的电化学特性。实验发现通过γ-辐射交联后的PEO电解质,室温电导率可达10(-4)S/cm以上,并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经过68次的充放电循环实验、电池放电容量仍维持在60mAh/gPAn以上.该电池交流阻抗分析表明,界面Li/PEO的阻抗远大于界面PEO/PAn的阻抗.循坏伏安结果显示了聚苯胺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 景遐斌王宝忱彭新生冯力宋永贤
- 关键词:聚苯胺锂电池聚氧乙烯辐射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