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娜
- 作品数:77 被引量:499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福建青梅rDNA ITS区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PCR法对青梅ITS1、5.8S、ITS2序列扩增后克隆测序,用软件DNAMAN和MEGA3.1分析测序结果,研究18个福建青梅样品的核糖体ITS碱基序列差异。获得青梅18个样品rDNA中的ITS和5.8S完全序列,ITS1、5.8S和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23~224bp、164bp和241~246bp,5.8S较为保守。根据测序结果,以UPGMA法建立系统发生树,从分子水平说明18个样品间的变异程度,并将福建青梅差异较大的14条rDNA ITS序列登录GenBank,获得登录号:EF523482-EF523493、EF529435和EF529436。
- 翟焕趁宋亚娜郑伟文
- 关键词:青梅ITS序列克隆
- 固氮工程菌YKT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试验被引量:9
- 2002年
- YKT是一种对根结线虫具有生防活性的固氮工程菌 ,对工程菌在盆栽的防治效果、对幼虫的毒性及对卵的抑制性方面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发现 ,它对根结线虫有明显的效果 ,根结级数降低 6 0 %左右 ;对幼虫的毒性校正死亡率达 30 % 。
- 林智敏宋亚娜郑伟文
- 关键词:致病力番茄盆栽试验
- 小麦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 2000年
- 采用根箱隔网套根的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小麦 /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的影响及其在改善大豆铁营养中的作用。分别用 30μm和 0 .4 5μm的尼龙网将聚氯乙烯制作的根箱分为根室和外室 (外室装土 ,根室不装土 ) ,模拟了大豆单作、小麦 /大豆间作两种情况。结果表明 :间作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含量高于单作大豆 ,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分别用两种孔径尼龙网套根的间作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含量都比单作的高出 2倍多 ;从而改善大豆铁营养 ,在两种孔径的尼龙网套根下 ,间作大豆新叶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及根系铁含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大豆。此外在单、间作情况下 ,均为用 0 .4 5μm尼龙网套根的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含量及根系铁含量显著低于 30μm尼龙网套根大豆 。
- 宋亚娜王贺李春俭张福锁
- 关键词:小麦大豆间作铁营养
- 不同水稻tms5突变位点对雄性不育起点温度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水稻tms5突变位点对雄性不育起点温度的影响,探讨不育起点温度遗传调控途径。【方法】在水稻TMS5的6个外显子上设计11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靶点,依次命名为T501—T511,构建相应载体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品种明恢86,获得各靶点的tms5移码突变体。田间自然高温及人工气候箱(设日平均22、24和28℃3种温度)条件下分析tms5突变体的花粉碘染及自交结实率,鉴定不育起点温度。【结果】粳稻日本晴tms5突变体的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8℃,籼稻明恢86的不同tms5突变体不育起点温度为22~28℃。此外,同一遗传背景下,通过T501靶点编辑产生的tms5-1移码突变体不育起点温度均显著高于T502靶点的tm5-2突变体,其他位点上的tms5突变体育性特征与tm5-2突变体并无差异。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tms5-1突变体幼穗Ub_(L40)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tm5-2突变体的表达量。【结论】水稻tms5突变体不育起点温度不仅受遗传背景的影响,tms5基因突变位点不同也会影响不育起点温度,特别是T501位点与其余位点突变体间不育起点温度差异显著,为研究水稻tms5两系不育起点温度的分子机理及遗传调控网络提供了新思路。
- 吴明基刘华清陈建民付艳萍杨绍华宋亚娜林艳王锋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不育起点温度
- 氮肥水平对稻田细菌群落及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7年
- 作为土壤氮素转化的驱动者,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着稻田氮素利用及温室气体N_2O排放等问题。本研究分别基于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氮肥水平[CK(不施氮)、N(施N 180 kg·hm-2)、2/3N(施N 120 kg·hm-2)、1/3N(施N 60 kg·hm-2)]下稻田细菌群落及硝化反硝化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氮肥水平提高增加了稻田细菌物种丰富度Chao1指数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改变了细菌群落组成,其中与硝化作用相关的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和嗜酸的醋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但甲烷氧化菌Methylosinus的相对丰度随氮肥水平提高而降低。氮肥水平对稻田硝化作用关键微生物氨氧化细菌amo A基因丰度的影响较大,0~5 cm和10~20 cm深度土层中的amo A基因丰度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提高;反硝化作用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nir S、qno B和nos Z的丰度在不施肥处理(CK)中显著低于施肥处理(1/3N、2/3N和N)(P<0.05),但1/3N、2/3N和N处理的稻田nir S基因丰度没有明显差异;0~5 cm土层中qno B和nos Z基因丰度存在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的趋势,10~20 cm土层中nos Z基因丰度在2/3N和N处理下显著高于1/3N处理(P<0.05)。N处理的稻田N_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2/3N及1/3N处理(P<0.05),后者又显著高于CK处理(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田N_2O排放通量与0~5 cm土层中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及10~20 cm土层中amo A基因丰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n=10)。综上所述,氮肥水平提高增加了稻田细菌群落多样性,促进了稻田N_2O排放,且本研究稻田中硝化作用微生物群落及丰度变化与稻田N_2O排放的关系更为密切。
- 宋亚娜林艳陈子强
- 关键词:氮肥水平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N2O排放
- 水稻生育期内红壤稻田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和硝化势的变化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通过特异引物检测amoA基因拷贝数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红壤稻田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的数量变化,并测定了土壤潜在硝化势。结果显示:红壤稻田土壤中AOA数量显著高于AOB,二者比例在1.6~120.7之间;红壤稻田根层土中AOA数量显著高于表土,随水稻生长根层和表土中AOA数量均逐渐增加,且根层土中增加幅度更大;在水稻生长前期表土中AOB数量较多,孕穗期后根层土中AOB数量显著增加且高于表土。水稻生长期内土壤潜在硝化势也具有逐渐增加趋势,且根层土潜在硝化势增加幅度更大。根层土中潜在硝化势与AOB和AOA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表土中潜在硝化势只与AOA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红壤稻田土壤中AOA数量更为丰富,且与硝化作用的关联程度更为密切,证实了氨氧化微生物在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
- 宋亚娜陈在杰林智敏
- 关键词:红壤水稻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
- 一种<Sup>13</Sup>C水稻愈伤组织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水稻愈伤组织制备方法。本发明以<Sup>13</Sup>C葡萄糖(D-GLUCOSE(U-13C6,99%))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对转基因及非转基因水稻的愈伤组织进...
- 宋亚娜王锋苏军付艳萍
- 文献传递
- 潜在性缺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利用被引量:4
- 1998年
-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供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活化利用。结果表明:1、供应难溶性Fe(OH)3,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呈现出积累与亏缺的节律性变化。与之相应出现根系还原力的降低与升高的节律性变化,但地上部总铁含量和新叶叶绿素含量均无变化。说明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利用,维持了大豆正常生长需铁。2、对缺铁植株脉冲供铁后,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首先出现明显积累,随后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与此同时根系还原力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前期下降,后期有波动。地上部总铁含量与新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前两者密切联系,出现升高、降低不同趋势的变化。
- 宋亚娜王贺王震宇张福锁
- 关键词:铁营养大豆
- 不同间作体系中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
- 间作是一种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式,与单作比较通常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在我国北部、西北部以及西南部禾本科/禾本科及禾本科/豆科间作种植十分普遍。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间作体系地上部通风透光、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方面,对地...
- 宋亚娜
- 关键词:群落结构氨氧化细菌固氮细菌间作体系
- 文献传递
- VA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翼豆生长、固氮的影响被引量:27
- 2000年
- 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测定了泡囊丛枝 (VA)菌根真菌 Glomusmosseae和根瘤菌双接种对翼豆生长的亲和力和有效性。与对照相比 ,接种 VA菌根真菌可增加结瘤数、鲜瘤重和固氮酶活性。植株生物量和根部含磷量也显著增加。结果证明 。
- 郑伟文宋亚娜
- 关键词:根瘤菌翼豆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