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宪鑫

作品数:39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化浊
  • 12篇解毒
  • 11篇化浊解毒
  • 9篇中医
  • 9篇慢性
  • 8篇胃炎
  • 6篇萎缩性
  • 6篇萎缩性胃炎
  • 6篇纤维化
  • 6篇慢性萎缩性
  • 6篇慢性萎缩性胃...
  • 5篇中医药
  • 5篇浊毒
  • 5篇疗效
  • 5篇肝纤维化
  • 4篇药疗
  • 4篇药疗法
  • 4篇医药疗法
  • 4篇中医药疗法
  • 3篇中药

机构

  • 2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7篇河北省中医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河北省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36篇孟宪鑫
  • 20篇李佃贵
  • 9篇苏春芝
  • 5篇张金丽
  • 5篇顾洁
  • 4篇苏飞
  • 4篇李刚
  • 4篇王彦刚
  • 4篇史淑红
  • 4篇李刚
  • 3篇张纨
  • 3篇周盼盼
  • 2篇裴林
  • 2篇贾文文
  • 2篇姚娜
  • 2篇李晓荟
  • 2篇张云凤
  • 2篇王东明
  • 2篇郭敏
  • 2篇高绍芳

传媒

  • 2篇中成药
  • 2篇河北中医药学...
  • 2篇第二十一届全...
  • 2篇第五次中西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1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浊解毒调肝方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
苏春芝董红红赵瑞芹张玲王彦刚孟宪鑫贾文文钟锐
该研究采用纯中药治疗,运用化浊解毒调肝方治疗2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等;生化指标,包括ALT、AST、GGT、ALP、TBIL、CHO等;免疫学指标,包括血清抗线粒体(...
关键词:
关键词:肝硬化中药治疗
李佃贵教授防治胆结石经验
2024年
浊毒理论是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佃贵教授将浊毒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提出浊毒致病观。以“浊毒论”为基础,探讨胆结石的病机及治则治法,认为脾失升清,胃失降浊,肝失疏泄,胆失清净是本病发生的基础;浊毒内蕴,胆腑炼汁为石为核心病机;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在胆结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五脏失调均会引起浊毒内蕴,故治疗当化浊解毒,以求胆清汁净;提出化浊解毒的治疗总则,与肝相关则养阴柔肝,与胆相关则清热化湿,与脾胃相关则健脾祛湿,与气相关则疏肝利胆,与血相关则活血化瘀,坚积难去则软坚散结。
孟宪鑫王东明王东明
关键词:胆结石浊毒化浊解毒名医经验
肝复健胶囊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肝复健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HF)模型大鼠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每周2次,共12周,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复健胶囊(1.8,3.6,7.2 g/kg)对该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以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水平,并以鳖甲煎丸(3.6 g/kg)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肝复健胶囊能明显减少该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HA、LN、Ⅳ-C、PCⅢ水平,抑制胶原纤维增生。结论肝复健胶囊可能通过抑制整合素α6表达,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达到抑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
王绛辉李佃贵孟宪鑫张纨裴林张素朝常红
关键词:肝纤维化整合素Α6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对中医综合疗法研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即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68例。实验组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法,以自拟方对患者进行化浊解毒、活血化瘀、疏肝和胃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以西药叶酸进行治疗。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患者的治疗状况分析以及疗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采用中药和西药治疗该疾病的疗效比较,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效果相对要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相对比较好,因此它对治疗胃癌前病症以及预防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应用。
姚娜孟宪鑫李玲玲王荟孟令静梁会卿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热奄包联合中药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热奄包联合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8例采用热奄包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72例予中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症状、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4%,对照组为61.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奄包联合中药能有效治疗胃脘痛,改善患者的症状。
王淑华孟宪鑫姚娜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疗法辨证论治外治法
化浊解毒扶正利水法治疗难治性腹水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扶正利水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疗效。方法:将68例肝硬化后难治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同时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化浊解毒扶正利水方口服,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腹水减少情况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腹水减少及肝功能好转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扶正利水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疗效显著。
苏春芝任晓新袁平霞田英华赵惠周盼盼孟宪鑫张金丽贾文文陈艳哲
关键词:难治性腹水肝硬化
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HSC-T6增殖、凋亡及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和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每天灌服不同剂量(每L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的化浊解毒方以及α干扰素(1 000 U.mL-1),按1 mL.(100 g)-1大鼠体质量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HSC增殖、流式细胞术测HSC凋亡,ELISA法及RT-PCR法分别测细胞上清液中I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PPARγ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以作用48 h最为明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化浊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I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并上调PPARγ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药能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起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降低肝星状细胞活性有关。
郭敏李佃贵裴林张纨高绍芳王彦刚孟宪鑫
关键词:增殖凋亡PPARΓ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病机错综复杂,很难以一方一法取效,必须谨守病机,治疗上顺应,恢复脾胃的生理特性,截断逆转胃病病理改变,多法并用方可取效。现将慢性胃病经验归为以下6法。1.治疗大法1.1化浊解毒法慢性萎缩性胃炎,尤...
李佃贵孟宪鑫李刚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化浊解毒法
文献传递
以“浊毒”立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GERD)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为食管动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食管动力异常、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异常、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以及胃排空异常、胃内压力过大引起胃液与胆汁、胰酶等过多反流、食管黏膜防御能力下降有关...
李佃贵李刚孟宪鑫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浊毒理论发病机制中医学
文献传递
长夏湿热用清暑益气汤——兼论'苦夏'祛浊毒
夏季酷热多雨,常常导致人体代谢负平衡,不少人一到高温盛夏时节,就出现'苦夏'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和身体日渐消瘦等。此与李东垣所论长夏湿热证颇为相似,笔者吸取东垣对长夏湿热的认识,从浊毒论治,运用东垣量邪而攻,顾护胃气...
李佃贵孟宪鑫王丽李刚
关键词:清暑益气汤苦夏疗效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