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宇

作品数:20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甲状腺
  • 5篇乳头
  • 5篇乳头状
  • 5篇淋巴
  • 4篇突变
  • 4篇中央区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结转移
  • 4篇基因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甲状腺癌
  • 3篇BRAF
  • 2篇凋亡
  • 2篇选择性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影响
  • 2篇预后影响因素
  • 2篇乳头状癌

机构

  • 16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孙宇
  • 10篇秦华东
  • 7篇石铁锋
  • 4篇石臣磊
  • 3篇李传乐
  • 2篇丁超
  • 1篇冯廉
  • 1篇姜双全
  • 1篇孙嘉阳
  • 1篇李强
  • 1篇马艳飞
  • 1篇于江涛
  • 1篇冷晓萍
  • 1篇石铁峰
  • 1篇田家玮
  • 1篇刘垚
  • 1篇危国军
  • 1篇刘冰

传媒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14 C...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砷剂诱导人胃癌细胞株凋亡及对C-myc基因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砷剂(As2O3)对人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对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胃癌BGC-823细胞株,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法、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对人胃癌的诱导凋亡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myc mRNA的表达。结果As2O3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s2O3均可诱导凋亡。1.0μmol/L、3.0μmol/L的As2O3可下调C-myc的表达。结论As2O3具有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其机制与下调C-myc表达有密切关系。
孙宇石铁峰
关键词:砷剂胃癌C-MYC凋亡
优质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
孙宇
关键词:优质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信息披露问题
2023年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金融市场逐渐走向世界金融舞台。然而,部分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不完全披露的现象已经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金融资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其成因,最后针对动因提出合理性建议。
鲍雨阳郑轶孙宇
关键词:信息披露金融资产金融工具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4年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中食道旁淋巴结的意义。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析中央区的食道旁淋巴结转移率。本组手术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2.0%,其中中央区的食道旁淋巴结转移率为22.9%。分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对于术中发现食道旁较大、怀疑转移的淋巴结,应给予清除,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马艳飞秦华东石铁锋孙宇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中央区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6例PTMC组织样本中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BRAFV600E基因突变与PTMC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6例PTMC样本中56例出现了BRAFV600E基因突变,其突变发生率为6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趋势(P=0.0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5 mm但≤10 mm时,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情况对淋巴结转移无影响(P>0.05);当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肿瘤直径≤5 mm时,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病例。结论 BRAFV600E基因突变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术前检测到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者,应重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并应常规清扫该区域淋巴脂肪组织。但当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肿瘤直径≤5 mm时,应重新审视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
孙宇石铁锋于江涛石臣磊秦华东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BRAF基因基因突变淋巴结转移
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乳头状甲状腺癌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乳头状甲状腺癌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年间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手术病历资料,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样本126例并检测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性质.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BRAF突变...
石臣磊孙宇吕一辰石铁锋秦华东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BRAF基因基因突变淋巴结转移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V600 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26例PTC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发生率为69.0%(87/126)。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关(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多发病灶、肿瘤大小、腺外侵及、桥本氏甲状腺炎和肿瘤分期与 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关(P<0.05)。当肿瘤直径≤10 mm时,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影响(P>0.05);当肿瘤直径>10 mm时,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BRAF 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F V600E基因突变是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术前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肿瘤直径越大越应该重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且应该常规清扫该区域淋巴脂肪组织。但当BRAF 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肿瘤直径≤5 mm时,应该重新审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
石臣磊秦华东丁超孙宇吕一辰石铁锋
关键词:BRAF突变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基因治疗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基因治疗在基础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文献。结果研究表明,多种基因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可以从抑制细胞凋亡、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改善门静脉血流、促进胆汁分泌、自身免疫调节、减轻炎性反应等方面保护肝脏细胞,从而减轻了肝IRI。结论通过调整目标基因的表达或者向体内转导相关基因可以减轻IRI;基因转移的途径以及基因载体的选择与优化有待基础与临床的进一步研究。
刘冰秦华东危国军石铁锋孙宇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细胞凋亡基因载体
医疗电子票据在公立医院的应用与实践探讨
2022年
分析在公立医院中,应用医疗电子票据的实施方式。方法:研究时间选择近2年,其中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开展的医疗工作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票据开具方式为传统纸质票据),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开展的医疗工作作为观察组进行分析(票据开具方式为医疗电子票据),对比两组在1年内的工作期间票据日均开票数量、年平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两组医疗工作均由同一批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人员15例;并在两组时间段中随机各抽取患者30例进行满意度统计对比。结果:通过统计各项指标的情况,均显示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票据日均开票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年平均管理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方面,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公立医院中,通过医疗电子票据的应用能够提升医院的票据开具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的年平均管理成本,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孙宇冯廉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显示有无颈部CLNM分为CLNM组(n=75)和非CLNM组(n=155);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超声及手术所见,筛选PTMC颈部CLNM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PTMC患者存在颈部CLNM的效能。结果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与被膜位置关系及BRAF V600E基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MC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与被膜位置关系及BRAF V600E基因均为PTMC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以之构建的模型预测PTMC发生颈部CLNM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0.802、73.33%、77.42%及76.09%。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与被膜位置关系及BRAF V600E基因均为PTMC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
梅雪张予腾王佳雨姜双全孙宇田家玮冷晓萍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