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仁杰

作品数:68 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病毒
  • 20篇流行病
  • 20篇流行病学
  • 16篇城市
  • 13篇免疫
  • 9篇疫苗
  • 9篇免疫原性
  • 8篇安全性
  • 7篇流行病学研究
  • 7篇膜炎
  • 7篇脑膜
  • 7篇脑膜炎
  • 5篇毒株
  • 5篇柯萨奇
  • 5篇柯萨奇病毒
  • 5篇狂犬
  • 5篇狂犬病
  • 5篇病原
  • 4篇毒性
  • 4篇手足

机构

  • 64篇盐城市疾病预...
  • 24篇江苏省疾病预...
  • 12篇复旦大学
  • 9篇射阳县疾病预...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兰州生物制品...
  • 3篇盐城市盐都区...
  • 3篇东台市疾病预...
  • 2篇长春生物制品...
  • 2篇东台市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建湖县疾病预...
  • 2篇射阳县人民医...
  • 2篇成都生物制品...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作者

  • 67篇姜仁杰
  • 30篇沈进进
  • 25篇陈胤忠
  • 13篇管书慧
  • 12篇刘秀兰
  • 11篇姜庆五
  • 10篇陈昌标
  • 9篇赵雅男
  • 8篇吴巨飞
  • 8篇徐士林
  • 8篇李长城
  • 7篇张红军
  • 6篇倪慧明
  • 5篇汪华
  • 4篇朱凤才
  • 4篇胡高兵
  • 4篇周伟忠
  • 3篇倪大新
  • 3篇居丽雯
  • 3篇张雪峰

传媒

  • 12篇江苏预防医学
  • 5篇中国计划免疫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交通医学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城市2006-2010年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近5年盐城市恙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探讨防制对策。方法系统收集恙虫病疫情,检测病人血液中恙虫病东方体及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开展人群及动物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盐城市2006~2010年,共报告399...
姜仁杰沈进进张盐珠张红军郭恒彬张守印谈忠鸣
关键词:恙虫病病原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2013—2017年盐城市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了解2013-2017年盐城市流感样病例(ILI)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7年盐城市ILI及实验室检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报告ILI 62 999例,各年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每年均存在冬春季(第1~10周)和夏秋季(第30~36周)两个流行高峰,2013年和2015年秋季流行高峰较为明显。ILI发病人群以<15岁婴幼儿及儿童为主(占88.8%),各年度年龄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行毒株以甲H1N1型、乙型和甲H3型中的两型交替出现为主。ILI标本阳性率为8.14%,其中甲H1N1占29.85%,季H3占38.20%,B型占30.69%,病毒阳性率峰值与ILI%高峰存在正相关(r=0.562,P <0.001)。≥60岁龄组阳性率(11.62%)高于5~岁组(7.75%)、15~岁组(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流感核酸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ILI暴发疫情共报告25起,主要集中在2017年(14起)、2016年(7起),其中2017年以乙型为主,2016年以季H3型为主。结论 ILI流行时间分布与病毒阳性率趋势一致,流感病毒流行毒株存在年度变异,建议发病高峰期对中小学及托幼机构、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李长城徐士林姜仁杰陈国清王瑶倪慧明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病原监测
盐城市农村一般人群戊肝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被引量:14
2006年
陈胤忠姜仁杰沈进进秦正奎刘爱民曹海俊姜庆五
关键词:流行病学
苏北地区无菌性脑膜炎病因病毒的分离和初步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离并初步鉴定引起2003年我国苏北地区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的病原体。方法来自70例患者的66份脑脊液和4份粪便标本,用3种细胞系(MRC5、Vero、Hep2)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电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中和试验等方法,分别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的角度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得到22株阳性分离株病毒,18株分离自脑脊液(分离率27.3%),4株分离自粪便标本。经电镜、肠道病毒通用引物RTPCR以及肠道病毒组合及单价抗血清的中和试验鉴定,所有分离毒株均为Echo30型肠道病毒。结论Echo30是本次脑膜炎暴发流行的病因病毒。
赵雅男姜仁杰姜庆五陈胤忠沈进进汪华
关键词:脑膜炎无菌性肠道病毒感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无菌性脑膜炎病毒分离
国产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内选择332名观察对象,按随机、开放式的方法开展现场临床调查试验。结果观察对象接种1针后局部反应率仅为0.6%,15人次(4.52%)有发热反应,且以轻度发热为主。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接种疫苗后,流感病毒H1N1、H3N2、B亚型的H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4.98%、87.1%和88.1%,H1N1、H3N2、B亚型的HI抗体GMT增长倍数分别为33.5、7.8和26.2倍,抗体保护率分别为100%、99.7%、98.4%。结论国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适宜推广使用。
王标陈胤忠姜仁杰沈进进吴巨飞戚凤春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国产液体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免疫应答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国产液体无佐剂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选择既往无明确狂犬病疫苗接种史和犬伤史,符合研究方案制定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暴露于狂犬病患者采用常规5针注射。观察对象于首针接种前,首针接种后7、14、28、45 d,全程后180 d采集血样检测抗狂犬病中和抗体。结果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观察对象120名常规接种5针液体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观察对象接种前狂犬病抗体均为阴性,接种首针后7 d狂犬病抗体阳转率为10.83%,接种首针后14 d阳转率达到100%,接种首针后28 d、45 d和全程后6个月的阳性率均为100%。接种首针后7 d狂犬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仅为0.08 IU/ml,接种首针后14 d狂犬病抗体的GMT达到1.02 IU/ml,较首针接种后7 d增长12.75倍。接种首针后28、45 d狂犬病抗体的GMT分别达到4.93 IU/ml、9.71 IU/ml,较首针后14 d分别增长4.83倍、9.52倍。全程接种后6个月狂犬病抗体的GMT仍达到6.25 IU/ml。结论国产液体无佐剂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6个月内再被暴露于狂犬病动物者可以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孙加富陈胤忠吴巨飞杨书宏何飞陈万庚姜仁杰沈进进
关键词:VERO细胞免疫原性
盐城市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盐城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盐城市近年来HFMD病原学构成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毒株流行概况。方法收集HFMD样本,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和分离,提取病毒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链酶反应、序列测定和基因进化树构建、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盐城市HFMD病原学构成以EV71和CA16循环交替流行为主,其他肠道病毒占较大比例。基因进化树图结果显示:EV71毒株均为C4a亚型,CA16毒株为B1a和B1b亚型交替流行,其中以B1b亚型为流行优势株。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EV71和CA16各亚型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亚型之间亲缘性较近,相对于原始株已发生较大变异。结论盐城市EV71和CA16毒株流行优势株遗传性较稳定,基因亚型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一致。
姚学君嵇红姜仁杰李长城管书慧刘秀兰单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379例腺病毒3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腺病毒3型所致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收治住院的379例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患者进行病因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诊疗特点.结果该病的潜伏期为2~12 d;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咳嗽、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等.经PCR检测及序列分析和细胞分离培养鉴定病原体为腺病毒3型.经抗感染、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此次疫情是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但临床特征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尹洪波储旭东倪大新徐建国姜仁杰
关键词:腺病毒3型流行病学X线检查C反应蛋白
某高校1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目的 调查某高校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查找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病例、食堂从业人员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核酸检测。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可能传播因素,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结果 全校共发现病例83例,罹患率为1.79%。学生病例82例,食堂工人1例,罹患率分别为1.95%和0.24%。疫情自2015年12月9日始发至2016年1月6日终止,持续36d,期间出现几个不规则流行峰,其中12月21~22日发病较多。学生病例宿舍楼间有明显聚集性,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触病例、饭前不经常洗手、便后不经常洗手是引起诺如病毒的感染的危险因素。3例病人和1名食堂从业人员检测GⅠ型诺如病毒阳性,病人呕吐物及环境标本均阴性。结论 该疫情为1起诺如病毒GⅠ型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疫情持续时间长,可能的传播因素为密切接触,导致疫情的扩散蔓延。
卢正祥陈胤忠唐万琴杨祝全姜仁杰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盐城市1~7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水平及加强免疫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了解盐城市1~7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评估实施乙肝疫苗免疫以来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998-2004年出生的儿童进行HBsAg阳性率和抗一HBs水平测定,并对其中的阴性对象进行加强免疫。结果 调查1~7岁儿童2477人,HBsAg阳性率为0.61%,抗-HBs阳性率为62.4%,各年龄组之间的抗-HBs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有明显的差异,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和GMC逐渐下降。对310名抗-HBs阴性对象分别采用重组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10μg、20μg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5μg、10μg进行加强免疫,结果显示: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组抗-HBs阳性率和GMC最高,分别为96.3%和301.65mIU/ml;重组乙肝疫苗(酵母)5μg的抗-HBs阳性率和GMC最低,分别为90.7%和203.10mIU/ml。结论 盐城市1~7岁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阳性率和GMC逐渐下降,3岁儿童的抗-HBs阳性率下降至56.6%,有必要对5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在儿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考虑在适当年龄采用10μg以上的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或酵母)予以加强免疫。
陈胤忠刘社兰吴巨飞刘秀兰张盐珠顾善坤丁松林汤书霞姜仁杰沈进进朱凤才梁争论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加强免疫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