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老年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老年人
  • 4篇病患
  • 3篇食管
  • 3篇胃癌
  • 2篇血糖
  • 2篇直肠
  • 2篇吞咽
  • 2篇吞咽困难
  • 2篇胃排空
  • 2篇溃疡
  • 2篇老年糖尿
  • 2篇老年糖尿病
  • 2篇老年糖尿病患...
  • 2篇老年胃癌
  • 2篇肛门
  • 2篇肛门直肠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7篇夏俊
  • 10篇于晓峰
  • 9篇姚健凤
  • 8篇王根生
  • 7篇赵尚敏
  • 4篇岑戎
  • 4篇陈星
  • 3篇郑松柏
  • 2篇唐熙
  • 2篇顾同进
  • 2篇竺越
  • 2篇徐富星
  • 2篇张伟
  • 2篇虞阳
  • 2篇陈芳
  • 1篇戚元琳
  • 1篇汪幸思
  • 1篇刘健
  • 1篇王赞舜
  • 1篇张蓉

传媒

  • 5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对肛门直肠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与肛门直肠功能的变化以及排便功能的关系。方法40例年龄在60~86岁之间的血糖已稳定控制的老年糖尿病人按病程<10年及≥10年分成A组(平均年龄70.3±7.7岁,男10例,女8例,平均病程5.3±2.7年)和B组(平均年龄69.4±7.5岁,男11例,女11例,平均病程15.8±8.3年),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与A组、B组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入选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及直肠容量敏感性测定,并纪录大便情况。结果B组肛门静息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便秘的发生率与A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分别为<0.05和<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有部分肛门直肠功能改变及排便功能改变,并与糖尿病病程有关。
竺越于晓峰夏俊项丹妮陈芳赵尚敏王根生
关键词:糖尿病肛门直肠功能病程老年人排便功能
假憩室样形态的溃疡性结肠炎1例
2002年
陈星夏俊岑戎姚健凤项平徐富星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
^13C—尿素呼气试验(UBT)值与老年胃癌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分析老年Hp感染患者UBT值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性别不限,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根据胃镜下表现分为胃炎组,溃疡组(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癌组,对其中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进一步抽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并计算两者的比值PGⅠ/Ⅱ。分析3组之间差异。结果:共252名患者入选,其中有214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在3组患者中,溃疡组UBT值和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最高,而胃癌组最低。两组之间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0.01。并发现当UBT值低于20‰时,胃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3.458(1.751-5.342)。结论:低UBT值与老年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必须提高警惕。
夏俊陈星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癌
食管运动功能紊乱34例临床分析
1996年
本文作者运用食管测压法及食管运动图谱分析法对34例食管源性胸痛、间歇性吞咽困难病人进行研究。本病以老年多见,男、女之比为4.67:1.34例中胃镜异常26.5%,X线异常17.7%。食管测压结果:高压型LES8.8%,低压型LES52.9%,正常型LES38.2%;高压型蠕动2.9%,低压型蠕动38.2%,失调型蠕动58.8%。提示:LES异常及食管体部蠕动异常均为产生胸痛、间歇性吞咽困难主要因素之一,治疗以制酸剂及促胃肠动力药物为主。
于晓峰夏俊王根生顾同进王赞舜
关键词:吞咽困难
变焦内镜的新胃炎分类法与病理的分析探讨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为研究放大内镜的新胃炎分类法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富士能EG - 4 85ZH对 30名随机抽取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在完成常规检查后 ,对胃窦部黏膜实行色素喷洒 ,启动变焦放大功能 ,按照金宣真等的新胃炎分类法对黏膜进行分类 ,并在同部位取活检做病理 ,按照悉尼分类法分类后 ,进行对比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新的分型法与患者胃黏膜的萎缩与肠化生程度明显相关 ,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差异。而且F1型为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正常胃黏膜分型。结论 :新的放大内镜胃炎分类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胃黏膜的组织情况 ,适合临床应用。
陈星岑戎徐富星夏俊罗晨程福林
关键词:病理
高龄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胃排空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高龄糖尿病(DM)患者胃排空与血糖间的关系。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成2组(血糖控制正常组DM1和血糖异常组DM2),均给予99mTc标记的试餐,测定固相胃排空时间,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DM2组中胃排空延迟者给予莫沙比利5 mg,3次/d,服药4 w后再测放射性核素胃排空及血糖。结果DM2组胃半排空时间延迟,平均(106.9±29.5)m in,与正常对照组(78.1±19.6)相比,P<0.05,DM1组胃半排空时间(76.5±17.1)m i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DM2组中17例血糖异常胃排空延迟者服用莫沙比利后,胃半排空时间明显改善,平均为(81.3±15.2)m in;服药后空腹血糖无变化,8例餐后血糖降低,4例上升,平均餐后血糖与服药前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高龄DM患者高血糖时可延迟胃排空;改善胃排空后可降低部分病人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无变化。
姚健凤唐熙赵尚敏张伟夏俊于晓峰王根生
关键词:老年DM胃排空血糖
低尿素呼吸试验(UBT)值与胃癌的关系
2001年
夏俊陈星
关键词:胃癌胃镜检查
老年人肛门压力变化的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研究老年人肛门直肠动力的变化。方法  2 0例老年人作为老年组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并与 2 2例中青年作对照。结果 老年组肛管静息压为 39.0 1± 1 5.2 1 mm Hg,显著低于中青年组的肛管静息压 51 .68± 1 7.76 mm Hg(P<0 .0 5) ,最大收缩压、最大松弛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和直肠静息压老年组分别为 1 0 8.45± 44.86mm Hg、69.70± 2 6.42 mm Hg,2 1 .67± 6.51 ml和 6.84± 1 .1 2 mm Hg,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结论 随增龄老年人肛门静息压较中青年降低 。
竺越于晓峰王根生姚建凤戚元琳夏俊
关键词:肛门直肠压力肛门直肠测压老年人
问询表诊断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评价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问询表调查在我国诊断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有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且连续发作一周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胃镜阳性者归入反流性食管炎组(RE组),胃镜阴性者进一步行食道测压及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根据结果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组(NERD组)和正常对照组(Normal组)。所有患者均填写Carlsson-Dent自我症状问询表并给予PPI试验一周,以胃镜及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阳性为GERD确诊标准,统计问询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共78例老年患者入选,经检查分为RE组21例、NERD组31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三组的问询表得分分别为5.86±2.90、5.00±3.14和3.69±1.57,RE组和NERD组得分与Normal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E组和NER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以4分为临界值,Carlsson-Dent问卷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38.46%、准确率为58.97%;PPI抑制试验结合Carlsson-Dent问卷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敏感性为88.46%、特异性为26.92%、准确率为67.94%。结论Carlsson-Dent问卷可用于筛选老年GERD,结合PPI试验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夏俊刘健姚健凤尹曙明虞阳于晓峰赵尚敏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问卷老年人
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老年胃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局部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胃癌患者,内镜下注射化疗药物(5-FU+MMC+ADM),每周一次,2~3周为一疗程,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癌肿的大小及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30例患者分别治疗1~5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CR+PR)为54%。结论内镜下局部化疗是治疗无手术条件的胃癌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陈洁姚健凤于晓峰夏俊岑戎赵尚敏王根生
关键词:胃癌晚期消化内镜局部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