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刚

作品数:41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流行病
  • 15篇流行病学
  • 9篇病毒
  • 6篇疫情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麻疹
  • 5篇疫苗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5篇菌病
  • 4篇血清
  • 4篇抗体
  • 4篇监测分析
  • 4篇布尼亚病毒
  • 3篇知晓
  • 3篇知晓率
  • 3篇诺如病毒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机构

  • 37篇宜兴市疾病预...
  • 12篇无锡市疾病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无锡市锡山区...
  • 2篇济南市疾病预...
  • 2篇丹阳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8篇周建刚
  • 23篇张华君
  • 22篇谭文文
  • 9篇史丽敏
  • 6篇肖月
  • 6篇蒋晨
  • 5篇丁超
  • 5篇喻荣彬
  • 5篇邹国华
  • 4篇施超
  • 3篇钱燕华
  • 3篇吕莉
  • 3篇石平
  • 3篇修仕信
  • 3篇王旭雯
  • 3篇周伟忠
  • 3篇蒋静凤
  • 3篇许祝平
  • 2篇鲍倡俊
  • 2篇邵洁

传媒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江苏预防医学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烟与结核病发病风险及戒烟后复吸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吸烟与结核病发病风险和戒烟后复吸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13例肺结核病例和1 226例健康对照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吸烟与结核病患病风险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OR及其95%CI表示。戒烟者中复吸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CI表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比较不同治疗史和不同教育背景的病人戒烟后复吸风险的差异,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病例组中有吸烟史者(54.6%)高于对照组(45.1%),调整OR=1.93(95%CI:1.51~2.48)。尽管54.9%的结核病人在获知其结核病诊断后停止吸烟,但仍有18.4%的戒烟者在随访期内复吸,复吸高发于戒烟后6~9个月(6%)和12~15个月(11%)。与受教育程度高和有过结核病治疗史的患者比较,受教育程度低和初治患者戒烟后复吸的风险增加,调整HR分别为3.48(95%CI:1.28~9.47)和4.30(95%CI:1.01~18.30)。结论吸烟是中国人群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将控烟干预指导纳入现行的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shortcourse,DOTS)策略中去。
周建刚唐少文沈洪兵王建明
关键词:吸烟
宜兴市麻腮风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谭文文史丽敏周建刚张华君
关键词:麻腮风疫苗免疫成功率减毒活疫苗免疫规划麻疹疫苗
2014年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从事养殖、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等与布鲁氏菌病传播有职业关系的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填写认知情况调查表并采集血液样品,分别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 200名高危职业人群提供的血液样品中22例RBPT初筛阳性,阳性率11.0%。养殖、屠宰、皮毛乳肉加工、畜产品交易及其他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0%、10.6%、14.3%、13.8%、8.3%。接受调查职业人群对布病的临床表现以长期发热知晓率最高(44.5%),皮疹知晓率最低(2.5%);明确知晓通过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及粘膜传播布病的占22.0%,相比去年的11.2%有明显提高(P<0.05);接触患病动物会感染布病的知晓率为47.0%,其中病羊可传播布病知晓率最高(50.0%)。结论本市职业人群对布病的认知相比去年有所提高,加大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因素感染。
肖月邹国华周伟忠谭文文周建刚张华君
关键词:布病监测分析
无锡市成人麻疹抗体免疫持久性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无锡市成人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后麻疹抗体的变化趋势,加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随机选择两个麻疹高发地区20~29岁、30~39岁、40~49岁3组的192名无锡市常住人口,分别于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前及接种后1个月、1年、2年采集静脉血清,分离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麻疹Ig G抗体水平,计算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不同年龄组相同观察时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观察时间麻疹抗体总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年龄组不同观察时间麻疹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观察时间各年龄组麻疹抗体GMC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同一观察时间抗体G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迅速上升,但维持时间不超过1年,建议通过定期加强免疫来保持较高的麻疹抗体水平。
王旭雯修仕信蒋静凤吕莉史丽敏孙凤妹谭文文周建刚
关键词:抗体
宜兴市2015—2018年学校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宜兴市学校手足口病疫情特征,为探讨学校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宜兴市学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监测资料,描述其疫情特点、病原学结果,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宜兴市学校发生手足口病疫情339起(聚集性疫情335起、暴发疫情4起);319起疫情发生于托幼机构;280起疫情发生于5—6月和9—12月。城区与毗邻乡镇和外周乡镇比较,疫情起数(T=85.50,P=0.005)和发生频率(T=86.00,P=0.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与托幼机构比较,疫情起数(t=8.447,P<0.001)和发生频率(t=8.634,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等级的托幼机构疫情起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5,P=0.002);不同类型的手足口病疫情在病例数(H=216.34,P<0.001)、持续时间(H=119.57,P<0.001)和进展速度(H=14.16,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份,引起手足口病疫情病原体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宜兴市学校手足口病疫情以城区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地区和场所,偶数年疫情高于奇数年,应加强重点地区和场所疫情的防控工作。
蒋晨周建刚肖月周旭石平张华君
关键词: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宜兴市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及行为习惯调查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了解我市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生活及工作行为习惯,为防控布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形式对宜兴市杨巷镇羊肉交易市场内的160名职业人群进行调查,调查资料采用SAS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职业人群的总知晓率为25.29%,不同户籍、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在知晓率高低上存在差异(P值均﹤0.0001);(2)生活及工作行为习惯:有食用半生不熟的牛羊肉制品情况、不戴乳胶手套的习惯、工作后不洗手直接食用食品的情况、手上有伤口直接接触牛羊及其制品的情况、工作中无使用口罩的习惯等5种可能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习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8%、90.00%、30.63%、75.00%、97.50%。[结论]宜兴市职业人群中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生活及工作中仍存在较高比例的高危行为,需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及行为干预。
周建刚谭文文张华君程军强史丽敏卢昊旻丁超
关键词:布病知晓率
宜兴市2008-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宜兴市免疫规划疫苗引发AEFI的发生特征。方法对2008-2012年宜兴市报告的免疫规划疫苗相关AEFI监测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共报告的AEFI个案368例,除2011年外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一般反应248例(67.39%),异常反应119例(32.34%);报告最多的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共148例(40.22%),最少的是脊灰疫苗16例(7.11%)。结论本市AEFI个案发现、报告有上升趋势,报告与调查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要重视对医务人员AEFI诊断、分类及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卢昊旻周建刚史丽敏张华君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免疫规划疫苗
宜兴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了解宜兴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12年宜兴市病毒性肝炎呈现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41.32/10万,存在季节聚集性;以乙肝最多,占61.38%;甲肝、未分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丙肝呈上升趋势,戊肝散发;发病年龄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2.28∶1;农民与工人发病最多。结论 宜兴市病毒性肝炎防治应以控制血源性传播肝炎为主,重点加强对乙肝的预防控制,加大重点人群的宣教及疫苗接种工作。
吴俊东张华君周建刚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描述性分析
宜兴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近几年宜兴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平均发病率为4.40/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3~6月。本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本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本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张华君谭文文周建刚史丽敏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江苏省宜兴市水痘监测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及时掌握宜兴市水痘流行特征,为科学、有效防控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内报告的宜兴市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年7月-2018年6月,宜兴市共发生1673例水痘病例,发病率154.42/10万,居传染病发病位次第2位;发病呈现6月和11-12月2个发病高峰,6月峰稍高;中部、东部乡镇/街道的整体发病率(218.72/10万)高于西部乡镇(41.4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26,P<0.001);而宜兴市中部、东部乡镇/街道15岁及以下人群的水痘疫苗整体接种率(63.68%)低于西部乡镇(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0.007)。水痘病例以未成年人群为主,占75.25%,该人群存在2个发病高峰:5~7岁主高峰和15~17岁次高峰;发病职业以学生最多(50.81%),其次为幼托儿童(22.47%);幼托儿童发病率高于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71,P<0.001);水痘疫苗突破病例525例,占总病例的31.38%,突破病例的发病高峰为接种水痘疫苗后3~9年。结论宜兴市水痘发病处于较高水平,有明显的季节性,未成年人是水痘高发人群,学校、托幼机构是水痘高发场所。应继续加强水痘监测,积极调整水痘疫苗接种方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蒋晨史丽敏张华君周建刚钱璐
关键词:水痘水痘疫苗流行病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