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芬
-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DNA加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对DNA加合物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主要是与基因突变、癌基因蛋白表达和转录调控间可能的联系)及其所涉及的一些新研究领域(如抗肿瘤药物、衰老、神经系统疾病等)中的一些较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对其在人群生物监测研究中的概况进行了回顾,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可能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
- 方清明刘淑芬
- 关键词:DNA加合物肿瘤生物监测
- 蛋白质加合物作为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2
- 2000年
- 为了探索研究用人的静脉血中蛋白质 -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作为人接触苯乙烯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用改进的 Ra-Ni方法分析测定蛋白质 -环氧苯乙烯加合物 .收集大白鼠鲜血与环氧苯乙烯体外反应的加合物样品 ,用定量苯乙烯 ,环氧苯乙烯染毒的大白鼠血样品和 2个现场接触苯乙烯的工人静脉血 (石棉厂 ,钢琴厂 )样品 ,测所有样品里的蛋白质加合物 .结果表明体外反应样品 ,所测的蛋白质 -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与环氧苯乙烯剂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动物实验样品所测的蛋白质加合物分别与注射环氧苯乙烯 ,苯乙烯剂量呈较好的相关性 ;现场人群的样品 ,所测石棉厂的人群血中蛋白质加合物与接触苯乙烯剂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钢琴厂的人群血样中所测的蛋白质加合物与接触苯乙烯剂量相关性不明显 .根据蛋白质 -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与剂量的关系 ,初步确认用血红蛋白中的半胱氨酸 -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作为人接触苯乙烯的分子标志物有可行性 .同时为用蛋白质 -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作为人接触低浓度苯乙烯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提供可靠的现场实验数据 .
- 刘淑芬方清明金祖亮S.M.Rappaport
- 关键词:职业性疾病分子标志物苯乙烯
- 水中丁基锡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6
- 1994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水中痕量三丁基锡和二丁基锡化合物的方法.二氯甲烷萃取和硼氢化钠氢化同时进行.用OV-101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三丁基锡为0.1PPb,二丁基锡为0.4ppb.测得青岛、上海和大连港口海水中有三丁基锡化合物存在.
- 王克欧钟灵刘淑芬
- 关键词:丁基锡气相色谱水质监测
- 用苯及其生物代谢物酚、醌处理大鼠各器官中DNA加合物的形成和分布被引量:1
- 1996年
- 用苯及其在生物体内代谢物酚,醌处理大鼠,24h后取其肝、肾、肺、脾诸组织,用^(32)P后标记方法测4种器官中DNA加合物含量,其结果是:在上述各器官中均发现有DNA加合物的形成,4种器官中总加合物量值对苯、酚、醌依次为9.18─89.13、20.9─243.8、53.1─308.9加合物/10~8正常核酸,3种系列化合物对大鼠4种器官中DNA加合物形成能力依次为醌>酚>苯。而大鼠中4种器官对同一化合物的加合物形成能力依次为肝>肾>肺>脾。这种结果较好地反映出3种系列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和生态毒理效应的差异性。
- 刘淑芬蒋湘宁徐晓白
- 关键词:DNA加合物苯
- 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静脉血中蛋白质环氧苯乙烯加合物的分析测定被引量:2
- 2000年
- 静脉血中蛋白质 环氧苯乙烯 (SO)加合物的分析测定是将蛋白质中半胱氨酸残留经分解后 ,用RaneyNi催化反应生成两种加合物 :α 苯己醇 ,β 苯已醇 ,再用五氟苯酰氯衍生 ,GC/MS测定 .用同样的方法测SD大鼠血的蛋白质加合物 ,结果表明动物血中蛋白质加合物与实验的苯乙烯或SO剂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而且SO与半胱氨酸的反应α位强于 β位 .在人群实验中 ,对一个石棉厂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静脉血中的蛋白质加合物进行测定 ,结果血红蛋白与SO的α位、α位 +β位的加合物与个体接触苯乙烯浓度有一定的相关 ,β位的加合物不明显 ;白蛋白中的加合物与接触苯乙烯也有一定的相关 .为探索用人血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 SO加合物作为人接触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
- 刘淑芬方清明金祖亮RappaportS.M
- 关键词:蛋白加合物苯乙烯人体污染监测
- 灭幼脲光解产物DNA加合物的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灭幼脲(邻氯苯甲酰基-对氯苯基-脲)本身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没有致突、致癌性的农药.但是它的某些分解产物,如:氯苯、对氯苯、对氯苯基脲等有一定的毒性.邻氯苯甲酰胺(灭幼脲的主要光解产物——CBA)和未经分离的灭幼脲光解产物的混合物,在试管反应条件下能与小牛胸腺DNA反应形成多种DNA加合物,用P_1加强灵敏度的^(32)P后标记方法分析,有四种DNA加合物被检出(DNA-CBA),实验证明,邻氯苯甲酸胺和灭幼脲光解产物的混合物在Ames实验中也均呈阳性结果,初步说明两者都可能具有一定的致突性.经单独碱基和邻氯苯甲酰胺试管反应的加合物鉴定,验证出其中较强的一种加合物是邻氯苯甲酸酰与2’-脱氧腺嘌吟-3’-单磷酸碱基(dAMP)反应所形成的加合物(dA-CBA),已占所形成加合物总量的57%.从^(32)P后标记方法所测的DNA加合物的自显影指纹图上可以看出,邻氯苯甲酰胺和灭幼脲光解产物混合物的DNA加合物具有相同的迁移特性.初步说明,尽管灭幼脲原体化合物没有致突性,但它的主要光解产物邻氯苯甲酰胺具有一定基因突变性,所以不仅应对原体化合物进行评价,而且还必须对它的分解物和代谢物同时进行安全评价.
- 刘淑芬蒋湘宁刘国光徐晓白
- 关键词:DNA加合物农药光解灭幼脲安全性评价
- 用增强灵敏度的^(32)P后标记法测定DNA-环氧苯乙烯加合物被引量:3
- 1992年
- DNA加合物是具有亲电性化学致癌物与DNA形成共价相联的化合物,是化学致癌物损伤DNA的主要形式。
- 刘淑芬Rappaport S MBochell W J
- 关键词:DNA加合物
- ^(32)P后标记新法研究DNA-苯醌加合物的生成被引量:4
- 1992年
- 用以加P_1核酸酶提高灵敏度的^(32)P后标记新法研究了离体活细胞培养及试管反应形成的DNA-苯醌(BQ)加合物.4个被检加合物中有两个相应于苯醌与DNA上的胞嘧啶和鸟嘌呤作用形成的共价键加合物,其中较大的为首次发现的胞嘧啶-苯醌加合物.测得其相对标记率(RAL)试管条件为6.70×10^(-8)和8.93×10^(-9),细胞培养为8.23×10^(-9)和6.91×10^(-9),达到了在基因水平上研究DNA加合物的基本要求.
- 蒋湘宁刘淑芬徐晓白
- 关键词:核酸酶磷32
- 生物检测标志物和分析方法被引量:12
- 1997年
- 有四种分子水平的生物检测标志物在当前研究环境因素-基因变异-疾病之间相关性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生物大分子样品的DNA加合物、蛋白质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生物排泄物中的烷基化脱氧嘌呤.因为DNA的特殊作用,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倍受重视.DNA加合物的分析方法有荧光法(灵敏度达1加合物/10^(5-6)正常核酸)、免疫法(灵敏度达1加合物/10^(6-8)正常核酸)、^(32)后标记法(灵敏度达1加合物/10^(8-10)正常核酸)、HPLC+^(32)P后标记法等,由于^(32)P后标记法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是目前测生物样品DNA加合物的首选方法.
- 刘淑芬金祖亮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DNA加合物生物检测
- 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静脉血中血红蛋白-环氧苯乙烯加合物的分析测定被引量:1
- 1999年
- 人的静脉血中血红蛋白(Hb)-环氧苯乙烯(SO)加合物的分析测定过程是:从人的静脉血中提取的血红蛋白在一定条件下酶解,蛋白质中半胱氨酸残留加合物再经Raney Nickel催化反应生成两种加合物的异构体:α-苯己醇(2-PE),β-苯乙醇(1-PE),再用五氟苯酰氯衍生化,最后用GC/MS测定这两种加合物的含量,同样方法测SD大鼠的血红蛋白-SO加合物(in vitro和in vivo).实验结果表明:在动物实验中,所测的血红蛋白-环氧苯乙烯两种加合物(I-PE,2-PE)与实验的苯乙烯或SO剂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且2-PE>1-PE,说明氧化苯乙烯与半胱氨酸的反应α位强于β位.在人群实验中,对一石棉厂职业接触苯乙烯工人(11人)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环氧苯乙烯加合物进行测定,结果是α位的(2-PE),α位+β位(2-PE+1-PE)的加合物与个体接触苯乙烯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β位的加合物不明显,实验结果为探索用人的血红蛋白中的半胱氨酸-环氧苯乙烯加合物作为人接触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靠的现场实验依据.
- 刘淑芬方清明金祖亮RappaportSM
- 关键词:环氧苯乙烯静脉血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