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忠豫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图
  • 6篇心电
  • 6篇心电图
  • 5篇心肌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后
  • 3篇室性
  • 3篇死后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电话传送心电...
  • 2篇电交替
  • 2篇动脉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栓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率

机构

  • 18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中...

作者

  • 18篇刘忠豫
  • 9篇庄亚纯
  • 8篇顾菊康
  • 6篇庄文燕
  • 4篇许群
  • 4篇江智文
  • 3篇顾逸敏
  • 3篇郑明芳
  • 3篇颜和昌
  • 2篇沈仲元
  • 2篇李谋秋
  • 2篇杨涵铭
  • 2篇殷济兰
  • 2篇盛振华
  • 2篇唐丽萍
  • 2篇楼希荣
  • 2篇顾逸民
  • 2篇柯建国
  • 1篇朱德兴
  • 1篇温文倩

传媒

  • 4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1
  • 3篇1999
  • 6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5
  • 1篇198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中ST-T电交替的演变及表现被引量:1
1994年
用球囊导管堵塞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连续监测发现ST-T电交替(STTA)发生率高达67.3%(33/49).其演变过程完整,表现独特丰富,特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取幼猪(9.5—17.0kg),雌雄不拘.皮下注射吗啡1mg/kg,30min后静脉注射戊巴比妥纳30mg/kg麻醉,注射肝素5mg/kg防止血栓形成.麻醉后作气管切开插管术,接人工呼吸机,16—20次/min.
庄亚纯刘忠豫庄文燕顾逸敏顾菊康江智文颜和昌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电图动物实验
应用起搏器抢救重危心律失常成功4例报告
1994年
朱德兴郑乐君刘忠豫颜和昌
关键词:心律失常抢救起搏器
氨氯地平、西拉普利对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心钠素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西拉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神经内分泌影响。方法56例高血压患者按舒张压水平分氨氯地平组(DBP95~114mmHg);氨氯地平加西拉普利组(DBP≥115mmHg)。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h动态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肾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结果(1)两组服药后,24hDBP、白昼及夜间DBP均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降压幅度更为明显。(2)用药后,氨氯地平组ANP升高、Ald水平降低;联合用药组AngⅡ、Ald均明显降低。结论氨氯地平可升高ANP,降低Ald,西拉普利可增强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
金炜郑明芳刘忠豫刘忠豫郑道声
关键词:氨氯地平西拉普利高血压肾素醛固酮心钠素
航海中电话传送心电图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
1997年
在海洋航行中,旅客和海员心血管事件时有发生,此时心电监护技术实属必要。本文拟探讨其电话传送心电图(TTM)的应用价值及其适合的方法。采用Cardiobeeper公司和英国Survival公司配套的电话传送心电图装置,使用非粘贴式电极板,置双腋下常规导联发送电话心电图,电话心电图接收中心设在我院心功能室和心脏监护室。在航行中发送,随时在上海记录心电图形。
顾菊康郑明芳楼希荣殷济兰刘忠豫许群
关键词:心电图心电监护
闭胸式冠状动脉血栓和溶栓模型的制备——中孔合金珠法被引量:2
1997年
冠状动脉血栓模型是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溶栓药物的重要条件,随着临床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广泛应用,对溶栓药物的溶栓效果,希望有更为客观的评价方法,1980年,Romsond等提出,用开胸式冠状动脉微量直流电刺激法,可制备冠状动脉血栓模型。并被广泛应用。
顾菊康许群庄亚纯庄文燕顾逸民刘忠豫赵宝华
关键词:溶栓治疗心电图监测溶栓药物
SD9000床过监护仪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摘要)
近年来,对危重病人,冠心病人的监护治疗受到日益重视。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应用,病人监护仪的性能与功能不断完善提高。本文介绍我室已研制成功的 SD9000床边监护仪。该监护仪可以同时监护病人心电,呼吸波形两个生理...
张力方柯建国张燕刘忠豫滕成基杨涵铭李谋秋盛振华冯慰如
关键词:监护仪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后半年内心率变异的动态演变被引量:16
199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半年内心率变异(HRV)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远期预测意义。方法16例AMI患者,于急性期连续记录72小时动态心电图(DCG)。追踪梗死(MI)后14天、30天、(63±5)天、(104±6)天、(143±8)天、(178±9)天的DCG。健康对照组16例,年龄、性别与AMI患者相匹配。HRV时域分析指标为: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MI急性期rMSSD持续下降时间最长,下降幅度最大(下降达5598%,P<005)。SDNN、SDANN二指标恢复最早,约MI后65天恢复至对照组水平[(12544±37.08)ms;(114.56±37.59)ms,P>005]。约135天达前半年峰值水平[(134.43±41.70)ms;(122.57±40.06)ms]。rMSSD至MI后约135天达前半年峰值水平[(27.50±9.70)ms],但仍低于对照值(P<005)。至MI后半年,三项指标昼夜节律均未恢复。2例再梗死患者,猝死发生于MI后约65天、100天。结论AM?
唐丽萍庄亚纯刘忠豫刘忠豫许世雄阮炯曹洋许世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性
采用非粘贴式电极的电话传送心电图临床2000例分析
1999年
目的 分析非粘贴式电极的电话传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非粘贴式电极及Survival电话传送心电信号发送器和Cardiodeeper电话心电图接收和记录仪,共检测2000例门诊有心悸、胸闷、胸痛等主诉患者.结果 有561例(占28.05%)TTM结果为临床提供有益诊疗的心电信息.结论 TTM是一项有效的院外心电监护新技术.
顾菊康殷济兰楼希荣陈海威乐瑾刘忠豫
关键词:电话心电图TTM心电信息主诉
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
1996年
房性心动过速约占室上速的10%,发生机制可分为折返与非折返。其中绝大部分系折返机制,非折返机制较少,且后者的心电图图形易与其它心律失常混淆。现分析一例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伴不规则房室传导心电图。 患者,男性,44岁。因胸闷、心悸三天入院。发病前一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检除有心律不齐外,无其它阳性体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图中除窦性P波外。
张杰庄亚纯刘忠豫
关键词: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
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演变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演变特点。方法 对 14条采用闭胸式微珠法建立犬AMI模型后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结果 观察到在急性期有 7条犬因急性室性心律失常或急性左心衰死亡。存活的 7条犬在 4 8h内室性异位搏动总量达到最大 ,4 8h后逐步减少 ,在 7h后明显减少 ,15h后基本恢复。结论 在AMI的亚急性后期或慢性期 。
沈仲元唐丽萍庄亚纯刘忠豫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AMI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