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宝
- 作品数:55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强化污泥厌氧消化研究被引量:19
- 2014年
- 为提高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效能和脱水性能,考察了微波及其组合污泥预处理工艺的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果,同时考察了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的污泥理化特征及其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微波及其组合工艺可以强化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其中微波-过氧化氢-碱(0.2)的强化效果最为显著,不仅30 d累计产甲烷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3.34%,而且产甲烷速率也得到了提升.与单独微波处理相比,过氧化氢、碱的投加显著提高了溶解性COD的释放量,这表明微波、过氧化氢、碱之间的协同作用能有效破碎污泥,进而强化厌氧消化效果;微波-酸预处理后的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水性能,毛细吸水时间(CST)只有9.85 s,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与其表面电性、粒径分布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污泥脱水性能较为接近.
- 刘吉宝倪晓棠魏源送佟娟王亚炜
- 关键词:微波污泥预处理厌氧消化脱水性能
- 一种处理高氨氮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氨氮废水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种活性污泥至缺氧池和好氧池内,缺氧池充满活性污泥,开启搅拌器,重复下述步骤:1)开启进水泵,采用序批式进水,按照设计处理量,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被输入缺氧池...
- 陈梅雪姜超郁达伟张岚刘吉宝隋倩文魏源送
- 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过程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演替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合流制管网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s,CSOs)是我国城镇地表水环境日益突出的瞬时污染源,明确其重要污染物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分和来源对CSOs污染控制具有导向性意义.本研究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流域为对象,连续采集CSOs过程的样品,通过峰值法、特征参数法和平行因子法等解析CSOs中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发现CSOs中DOM主要有类色氨酸(S、T)、类富里酸(A)和类酪氨酸(D),代表内源输入的类色氨酸(S、T)和类酪氨酸(D)占比超过4/5.特征参数法和平行因子法的结果均表明DOM的腐殖化程度较低,生物活性较强,主要为微生物降解生成的和沉积物自身在冲刷和水力输运作用下释放的内源污染,建议CSOs污染控制主要应从内源输入的角度进行,着重控制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放.
- 佃柳海永龙梁玉帅郁达伟刘吉宝刘吉宝郑祥汤大伟潘延京赵天昊魏源送
-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 基于预处理的强化污泥脱水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污泥脱水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重要技术之一,提高脱水效率不仅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而且能满足后续污泥处理处置对含水率的要求。基于预处理的强化污泥脱水技术研发已成为当前污泥脱水的一个热点领域,其中预处理包括化学、物理和组合技术。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分析了现有污泥脱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难点,并对基于预处理的强化污泥脱水研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我国今后污泥脱水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刘吉宝魏源送王亚炜才兴邵春岩
-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污泥脱水预处理
- 处理高氨氮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处理高氨氮废水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种活性污泥至反应器中,开启搅拌器,重复循环下述步骤:1)开启曝气系统和进水泵,采用序批式进水,按照设计处理量,待处理的高氨氮废水被输入反应器中,关闭进水泵;...
- 陈梅雪姜超郁达伟张岚刘吉宝隋倩文魏源送
- 再生水扩散装置及应用其的底泥磷释放控制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再生水扩散装置及应用其的底泥磷释放控制方法,包括:箱体,为封闭空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箱体包括:至少一个侧面,所述侧面开设再生水入口和多个喷水口;扩散导流管,所述扩散导流管与所述喷水口一一对应相...
- 魏源送刘吉宝杨颖郁达伟
- 文献传递
- 硫酸盐对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甲基汞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为研究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甲基汞的迁移转化特征以及硫酸盐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汞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高温热水解污泥的厌氧消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硫酸盐投加浓度下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甲基汞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污泥厌氧消化初期(第1~3 d)发生了汞的甲基化作用,平均甲基汞/总汞比例由0.024%(比值范围为0.019%~0.033%)增加到0.038%(比值范围为0.030%~0.048%),甲基汞净增量分别增加了3.97、 6.09、 0.17、 3.71和1.66倍,随后第3~5 d却发生了明显的汞去甲基化作用,甲基汞净增量降低了71.25%(范围为67.42%~75.10%).硫酸盐对厌氧消化初期汞的甲基化有一定的抑制,而厌氧消化后期,硫酸盐对汞甲基化影响并不明显,这与带电基团HgHS2^-、 HgS2^2-降低了中性汞络合物的生物有效性及铁硫化物、硫化汞等对S^2-和生物可利用态汞的固定作用有关.通过冗余分析,汞的甲基化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等有机质和Fe可能促进汞甲基化,而蛋白质和较高的pH值可能是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汞甲基化的抑制因子.
- 何湘琳刘吉宝阴永光谭颖锋朱爱玲左壮高山解立平魏源送
- 关键词:污泥汞厌氧消化甲基汞硫酸盐
- 农副食品加工业高浓度废水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农副食品加工业以13.2万t废水、49.6万tCOD的年排放量在41种行业废水中,排名第2,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的规模化发展,对废水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要求将迅速提高。农副食品加工业废水C...
- 郁达伟魏源送李昆葛振刘吉宝王元月
- 关键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高浓度废水膜污染
- 文献传递
- 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过程流变特性变化及其对反应器流场的影响
- 2022年
- 餐厨垃圾的有机组成是影响其干式厌氧消化性能的重要因素。以实际餐厨垃圾为研究对象,通过向其中投加馒头改变其有机组成,进而研究不同有机组成下物料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流变特性变化及产甲烷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组成物料的甲烷产气量与其粘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物料流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其产甲烷效率的提高。而物料流变特性的差异则主要可归因于TS、VS以及溶解性有机物释放的差异。物料的屈服应力与其TS、VS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CFD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厌氧消化的进行,反应器内流场逐渐变好,死区率降低,且死区率与物料TS质量分数、屈服应力及表观粘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针对不同有机组成物料流变特性及反应器流场的不同需选取合适的搅拌策略,以实现搅拌效率与搅拌能耗之间的平衡。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干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运行提供参考。
- 秦文磊刘吉宝祝金星宋云鹏陈梅雪于川洋魏源送
- 关键词:餐厨垃圾流变特性流场模拟
- 基于微波预处理的酶强化污泥水解酸化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微波预处理能显著提高污泥上清液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进而可作为内碳源补充强化生物脱氮,但释放的大量溶解性有机物却存在碳源可利用性偏低问题.因此,为了提高上述碳源的可利用性,本研究通过批量试验,考察了添加中性蛋白酶和中温α-淀粉酶对微波预处理污泥水解酸化的强化效果,同时研究了水解酸化过程中污泥上清液中有机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微波-过氧化氢-碱预处理的污泥进行水解酸化能产生较多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碳源可利用性提高,但由于在水解酸化最初的2 d内存在产酸滞后期,导致水解酸化时间被延长.加入中性蛋白酶和中温α-淀粉酶不仅促进了预处理后污泥的水解酸化,而且解除了微波-过氧化氢-碱预处理导致的产酸滞后现象.在55℃、I/S(接种比)=0.07条件下,酶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0 mg·g^(-1)(蛋白酶/总固体浓度TS)和90 mg·g^(-1)(淀粉酶/TS),最佳水解时间为0.5 d,最佳酸化时间为4 d.水解酸化过程中溶解性COD(S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糖类和VFA浓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水解0.5 d时,30 mg·g^(-1)(蛋白酶/TS)组和90 mg·g^(-1)(淀粉酶/TS)组的S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糖类浓度均达到最大值.水解酸化4 d时,30 mg·g^(-1)(蛋白酶/TS)组和90 mg·g^(-1)(淀粉酶/TS)组的总VFA浓度分别为3373.39 mg·L^(-1)(以COD计,下同)和3226.79 mg·L^(-1),比预处理组分别提高了82.37%、74.45%.30 mg·g^(-1)(蛋白酶/TS)组和90 mg·g^(-1)(淀粉酶/TS)组的VFA主要组分均为乙酸、正丁酸和异戊酸,其中,乙酸占总VFA的比例分别为46.53%、45.94%,污泥上清液中的COD/总氮(TN)比分别为13.26、14.41.在碳源组成方面,在水解酸化0.5~4.0 d之内,30 mg·g^(-1)(蛋白酶/TS)组和90 mg·g^(-1)(淀粉酶/TS)组的SCOD浓度基本不变,但随着水解酸化时间的延长,溶解性蛋白质占SCOD的比例均在下降,总VFA占SCOD的比例均在提高,实�
- 贾瑞来魏源送刘吉宝
- 关键词:污泥预处理水解酸化蛋白酶Α-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