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蛋白质
  • 4篇动脉
  • 4篇瘀证
  • 4篇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证候
  • 3篇痰瘀
  • 3篇痰瘀证
  • 3篇痰瘀证候
  • 3篇X线
  • 3篇病变
  • 2篇血浆蛋白
  • 2篇血症
  • 2篇血瘀
  • 2篇脂血症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刘军莲
  • 5篇宋剑南
  • 4篇郑新
  • 4篇韩雪
  • 3篇张凤全
  • 3篇陈冰
  • 3篇张亚男
  • 3篇金红
  • 3篇牛晓红
  • 2篇戴娜
  • 2篇李忱
  • 2篇王朝晖
  • 2篇马雅銮
  • 2篇吴刚
  • 2篇房祥忠
  • 2篇胡元会
  • 2篇陈保生
  • 2篇雷燕
  • 2篇李俊秋
  • 1篇黄怡然

传媒

  • 2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造影显像剂(显影比乐)在胃部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
2021年
探讨使用口服胃肠道造影显像剂(显影比乐)后行胃部螺旋CT平扫在临床胃部疾病检查中的优势。方法:100例患者口服500毫升胃肠道造影显像剂行胃部螺旋CT检查(实验组);100例口服500毫升矿泉水行胃部螺旋CT扫描(对照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病变细节显示情况和对周围结构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腔充盈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胃壁结构、胃黏膜和病灶细节的显示能力,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病灶检出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P>0.05);两组对比剂对周围结构均无伪影产生。结论:口服显影比乐行胃部螺旋CT扫描,可以提高病灶检出率,更清晰显示病变细节,使用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其检查效果优于检查前口服矿泉水。
刘军莲张凤全韩雪霍建伟吴俊辰
关键词:对比剂螺旋CT胃部疾病
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质差异表达谱被引量:2
2007年
宋剑南牛晓红刘军莲陈冰金红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向凝胶电泳血浆蛋白质表达谱
CARE技术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CARE技术即自动综合选择管电压(CARE kV)和四维实时剂量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对冠脉CTA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门子64排128层Definition AS螺旋CT机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A组41例,由CARE kV选择输出管电压;B组37例,管电压人为设定120kVp。两组均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其他扫描参数两组相同。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质量评分、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A和B两组CTDIvol分别为(17.15±10.87)mGy和(29.97±7.80)mGy;DLP分别为(261.43±176.49)mGy×cm和(469.61±119.66)mGy×cm;ED分别为(3.62±2.98)mSv和(6.58±2.03)mSv,两组间CTDIvol、DLP和E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ED降低44.98%。A和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8±0.27)和(3.63±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根部管腔的SNR分别为(18.14±4.27)和(17.96±3.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CA和LM近端管腔的CNR分别为(23.07±8.89)和(27.26±9.57),B组分别为(17.23±7.35)和(21.2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NR大于B组。结论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CARE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受检者44.98%的有效辐射剂量,具有临床意义。
韩雪王朝晖郑新张凤全刘军莲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患者血浆蛋白质差异表达谱与脏腑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患者血浆特异性蛋白质群与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诊断,观察146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病人的脏腑功能状况。获取病人的血浆样品进行二维凝胶电泳,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二级质谱分析,寻找可区别不同痰瘀证候的特异性标志蛋白群。采用图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与脏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区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中医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中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及载脂蛋白AI前体主要与心气虚、肾气虚及脾气虚有关;区分痰证与血瘀证可能的4种标志蛋白质中,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与心气虚、肾气虚均有关,结合珠蛋白前体只与肾气虚有关,并通过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与心气虚相关,补体C4与之均无关;区分血瘀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中白蛋白与心气虚、肾气虚及脾气虚均有关,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只与脾气虚相关;区分非痰非瘀类与痰瘀类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主要与肾气虚有关,载脂蛋白AI前体主要与肾气虚及心气虚有关。结论: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血浆标志蛋白与不同的脏腑功能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组合。
宋剑南刘军莲房祥忠胡元会雷燕牛晓红吴刚陈保生马雅銮陈冰金红
关键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痰证血瘀脏腑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被引量:78
2006年
血瘀证是目前中西医界研究最多和最广泛的中医证候,关于血瘀证的实质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目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归纳。
刘军莲宋剑南
关键词:血瘀证内皮细胞纤溶酶原降钙素
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血浆蛋白差异表达谱的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包括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血浆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不同痰瘀证候的特异性标志蛋白群。方法收集146例北京地区汉族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类证候患者及37名健康对照的血浆样品,采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方法进行电泳和图像扫描及差异度分析,找出不同痰瘀证候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从凝胶上切取相应差异蛋白质斑点,酶切后于Q-TOF-MS仪上进行二级质谱分析,进一步采用Fisher判别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典型性分析,筛选出能够显著区分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结果在组间匹配变异度超过100%的11个斑点中除2个斑点未确定外,发现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经对这9种不同的蛋白质进行典型性分析后发现: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结合珠蛋白前体和纤维蛋白原γ链;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纤维蛋白原β链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瘀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结合珠蛋白前体、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白蛋白和补体C4;能区分瘀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结果还发现上述可能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差异可随痰瘀证候间不同的传变方式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了可显著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及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间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的特异性组合,及在功能蛋白质水平上有关痰瘀证候的传变主要是由痰致瘀进而
刘军莲宋剑南雷燕吴刚胡元会牛晓红房祥忠陈保生马雅銮陈冰金红
关键词: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蛋白质组学
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手与腕关节病变分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研究X线数字断层容积成像技术(Volume RAD)对类风湿关节炎手与腕关节骨侵蚀的显示能力,探讨Volume RAD对类风湿关节炎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已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与腕关节行DR、V...
韩雪郑新张凤全刘军莲
蛋白质组学及基因组学与中医现代化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中医药现代化近年来不但在中医界甚至在整个医药界内呼声一直很高,究竟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一直为中医界所苦苦追求。从生命科学最前沿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的角度,比较了基因组学、蛋白质学与中医药学相似性,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与中医药的可渗透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刘军莲宋剑南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中医药现代化
SAPHO综合征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SAPHO综合征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征,增进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经骨扫描证实35例SAPHO综合征骶髂关节受累患者行CT检查,应用骶髂关节炎1984年修订纽约分类标准进行病变评估,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表现特征.结果:35例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关节双侧受累为80.0%(28/35),病变大致对称为22.9%(8/35),单侧受累20.0%(7/35);病变髂骨侧为主61.4%(43/70),骶骨侧为主8.51%(6/70),双侧大致相同10.0%(7/70);滑膜部受累92.9%(65/70),韧带部受累47.14%(33/70),无单独韧带部受累病变.Ⅰ~Ⅳ级分别为11.40%(4/35)、17.1%(6/35)、65.7%(23/35)及5.7%(2/35),所有病变髂上/髂下,骶上/骶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可准确反映SAPHO综合征骶髂关节病变的双侧、髂骨、滑膜部受累为主的特征,早期骨质破坏,中晚期骨质硬化为主,强直少见,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于梅艳李俊秋张亚男李忱刘军莲任萌萌洪月颖霍健伟
关键词:SAPHO综合征骶髂关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全脊柱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炎症的诊断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炎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58例明确诊断为AS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脊柱MRI扫描,分析图像质量以及AS脊柱急性炎症的发病部位、数目及MRI特征。结果全脊柱MRI图像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椎体、椎间盘、椎小关节、肋椎关节等解剖结构。58例患者均出现脊柱急性炎症,包括44例椎角炎、12例椎间盘炎、44例肋椎关节炎、43例椎小关节炎、33例棘突附着点炎,其MRI表现为相应部位出现斑片状、条状或片状水肿信号。结论全脊柱MRI能清晰显示AS脊柱急性炎症病灶,对治疗决策有重要价值。
刘军莲戴娜杨迎张斌斌郑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强直性脊柱炎全脊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