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娇 作品数:8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00年 李爱斌 魏敏 曹来英 刘元娇关键词:产后出血 卡孕栓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结节和异位囊肿病因的研究 2003年 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Ⅸ型和Ⅵ型胶原在异位结节和异位囊肿的表达 ,探讨异位结节和异位囊肿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近一年归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蜡块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SP法 )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Ⅸ和Ⅵ型胶原在异位结节和异位囊肿的表达。结果 :异位囊肿较异位病灶显示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Ⅸ的低表达 ( 36.7% ) ,对Ⅵ型胶原的高表达 ( 73.3% ) ,异位结节显示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Ⅸ的高表达 ( 83.3% ) ,对Ⅵ型胶原的低表达 ( 6% ) ,两组间比较P <0 .0 1 ,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异位囊肿较异位病灶显示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Ⅸ的低表达 ,对Ⅵ型胶原的高表达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中 。 郭建红 洛若愚 叶海鸥 刘元娇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白介素13浓度与异位内膜种植关系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腹腔液白细胞介素 - 1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近一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腹腔液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IL - 13浓度。结果 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 13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腔液中浓度。两组间比较P <0 .0 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 - 13的浓度降低 ,对巨噬细胞抑制作用降低 ,可能与内异症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郭建红 洛若愚 刘元娇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 腹腔液 白细胞介素-13 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02年 杨文武 刘元娇 张蔚关键词:细胞凋亡 妇科肿瘤 产后收腹丹促进产后腹部与生殖器官收缩复原的临床研究 2000年 为了观察产后收腹丹促进产后腹部与生殖器官收缩复原、消除腹部妊娠纹的临床效果,我们将206例产后腹部松弛、妊娠纹显露的新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34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使用自拟产后收腹丹和黄石制药厂生产的产宝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其中愈显率86.6%,对照组总有效率24.6%,其中愈显率5 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产后收腹丹对促进产后女性腹部与生殖器官收缩复原,消除妊娠纹等有显著作用。 熊亮 黎小玲 熊芳 刘元娇 李彩云 曹来英 洪利 杨河欣关键词:子宫收缩 中医药治疗 卵巢内胚窦瘤超声诊断标准与血AFP值的临床意义 1995年 卵巢内胚窦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系由早期胚胎(<7W)卵黄囊所发生,故又名为卵黄囊瘤。多发生于幼少女及年轻妇女,在幼少女的卵巢恶性肿瘤中,以内胚窦瘤及胚胎性癌的恶性程度最高。而幼少女患卵巢恶性肿瘤常因病史不清,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腹部较紧满,检查时患者又不易合作,故诊断困难,早期诊断则更难。我们对外院1982年2月至1994年4月间收治的6例内胚窦瘤的声象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的对照分析,也为临床诊断早期内胚窦瘤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现简要地介绍如下: 林爱丰 曹来英 冯淑芝 刘元娇关键词:卵巢内胚窦瘤 声象图特征 幼少女 胚胎性癌 病史不清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2001年 吴翠娇 史玉霞 刘元娇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子宫内膜癌 宫外孕保守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宫外孕保守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湖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2004年1月~1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行急诊手术,131例用保守方法治疗,其中7例保守治疗失败改为手术。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选择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要把握保守治疗的适应证,规范用药,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症、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腹痛变化,并动态监测血β-hCG 值和 B 超情况。 张智 刘元娇 洪莉 洛若愚关键词:异位妊娠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