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为其

作品数:44 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骨折
  • 14篇腰椎
  • 14篇疗效
  • 7篇诱发电位
  • 7篇脊髓
  • 6篇退变
  • 6篇退变性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临床疗效
  • 6篇内固定
  • 6篇关节
  • 5篇胸腰椎
  • 5篇椎管
  • 5篇椎管狭窄
  • 5篇椎体
  • 5篇老年
  • 4篇动态稳定
  • 4篇胸腰椎压缩
  • 4篇压缩骨折

机构

  • 16篇常州市第一人...
  • 16篇苏州大学附属...
  • 8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解放军第17...
  • 2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40篇凌为其
  • 24篇丁亮华
  • 22篇何双华
  • 17篇黄智慧
  • 16篇王能
  • 12篇胡新宇
  • 8篇樊友亮
  • 8篇邱勇
  • 7篇张乃东
  • 7篇马薇薇
  • 6篇梁春红
  • 6篇朱丽华
  • 6篇吴采荣
  • 4篇沈勤
  • 4篇包欣南
  • 4篇方晓辉
  • 4篇徐润冰
  • 3篇姜世涛
  • 3篇朱小广
  • 3篇王轩

传媒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江苏医药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第42届国际...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二届华东地...
  • 1篇第八届全国脊...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ynesys治疗腰椎(L_(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Dynesys应用于腰椎(L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或部分切除,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治疗1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结果术后随访14~28个月,ODI、VAS、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4、5节段椎体的活动度(ROM)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esys系统保留了腰椎生理曲度和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延缓并减少邻近节段的退变,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樊友亮丁亮华方晓辉何双华王能包欣南凌为其黄智慧张乃东
关键词:DYNESYS
一种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钩钢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锁骨肩峰端解剖锁定钩钢板,包括钢板本体,所述钢板本体的两侧靠近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定抱爪和活动抱爪组件,所述活动抱爪组件与所述钢板本体之间还设有制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锁定钩钢...
凌为其
文献传递
间室内压监测与症状体征对间室综合征早期诊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间室综合征(CS)临床上偶有发生,根据症状体征结合间室内压(ICP)测定进行判断更安全,对于缺乏ICP测定设备的情况下,症状体征不失为简单且重要的判断方法,但难以量化。目的:分析ICP与症状体征评分在CS早期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进行症状体征评分的同时进行ICP测量,先由专科医师记录症状体征并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总分值作为评分组;再采用CYY-1型自动筋膜压测量仪对前臂与小腿肿胀进行ICP测量,计算ΔP(舒张压-ICP)作为测压组。测压组与评分组采用自身对照。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判断症状体征评分与ΔP的相关系数是否存在线性相关;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分析通过症状体征评分和ΔP判断发生CS的数量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8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进行为期1周的临床观察,其中6例的症状体征评分>10分且ΔP<4 kPa,一致判断为CS,并予以切开减压处理,症状体征评分与ΔP存在线性关系(r=0.822);症状体征评分和ΔP判断发生CS的数量分别为6例和14例,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8),说明两种判断方法对CS的诊断存在一定区别,以ΔP判断可以发现更多存在潜在危险的患者。结论:采用症状体征评分进行CS判定存在一定风险性;采用ΔP<4 kPa作为切开减压标准极少出现CS未检出的情况。因此,以ΔP<4 kPa作为切开减压标准的同时仍需要结合症状体征进行综合考虑。
张文玺方加虎凌为其
关键词:骨折舒张压
经皮支柱块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经皮支柱块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经双侧椎弓根支柱块置入术治疗3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结果 33例患者共植入支柱块66枚,术后无神经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5~57(40.8±6.3)min,手术切口长度1.5~2.0(1.7±0.3)cm,术中失血量18~40(25.7±8.3)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2(15.4±2.3)个月。VAS评分:术前7~10(8.0±1.6)分,术后1~3(2.4±0.8)分;Cobb角:术前20°~35°(25.2°±6.1°),术后6°~13°(9.7°±2.5°);伤椎前缘高度:术前45%~60%(49.6%±6.3%),术后75%~91%(82.7%±5.3%)。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支柱块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短期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
凌为其何双华丁亮华胡新宇包欣南黄智慧张乃东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Herbert螺钉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樊友亮丁亮华何双华胡新宇凌为其张乃东徐润冰
关键词:HERBERT锁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Herbert螺钉与解剖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1年
目的采用Herbert螺钉和腓骨远端普通解剖钢板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治疗腓骨远端骨折25例,A组使用Herbert螺钉;B组使用腓骨远端普通解剖钢板。A组12例,B组13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X线片进展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3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最终评价依据。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Baird-Jackson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rbert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相比于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少,早期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何双华丁亮华方晓辉樊友亮王能凌为其徐润冰
关键词:HERBERT螺钉解剖钢板腓骨远端骨折
椎管减压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评估椎管减压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09年12月,对24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管减压Dynesys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置入术,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5~70岁,平均52.3岁。治疗节段:L4/5 10例,L5/S1 14例。手术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或部分切除,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行影像学观察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的活动度,手术及相邻节段椎体的退行性改变。结果:平均随访19.1个月(12~28个月)。ODI评分术前为30.46±10.33分,末次随访时为10.38±3.41分;VAS评分术前为7.79±1.50分,末次随访时为2.79±1.77分;JOA评分术前为9.63±3.57分,末次随访时为24.33±2.10分,最终疗效评价有效率91.67%。L4/5、L5/S1节段术后Cobb角分别为16.69°±1.68°和15.36°±1.85°均较术前减少,腰椎曲度改善。L4/5节段椎体的活动度(ROM)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分别为7.53°±2.19°、3.85°±1.25°、3.85°±1.20°和3.84°±1.43°,L5/S1节段的ROM分别为7.20°±2.34°、3.39°±1.30°、3.31°±1.40°和3.36°±1.58°。L4/5腹侧椎间隙高度术前为13.03±1.86mm,末次随访为15.31±1.35mm;背侧椎间隙高度术前为7.49±1.46mm,末次随访时为8.98±1.17mm;L5/S1腹侧椎间隙高度术前为12.19±1.69mm,末次随访时为14.34±1.91mm;背侧椎间隙高度术前为7.41±1.34mm,末次随访时为8.48±1.07mm。无论L4/5或L5/S1,末次随访时其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Dynesys作为一种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在辅助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保留了腰椎生理曲度和固定节段的活动性,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增加并维持了椎间隙高度,是辅助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
丁亮华何双华樊友亮方晓辉王能凌为其黄智慧
关键词:DYNESYS腰椎椎管狭窄症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吴采荣丁亮华黄智慧梁春红何双华凌为其王能
关键词:股骨髓内钉股骨骨折内固定
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短期临床疗效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应用2块薄型金属固定纽扣钢板,该固定装置包括2块固定纽扣钢板和2根爱昔邦缝合线。其中1块固定纽扣钢板定位于锁骨,另1块固定纽扣钢板翻转到喙骨的下表面,维持间隙的复位。结果15例术后随访10-18(12.2±1.5)个月,按Karlson肩关节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优13例。良2例。结论采用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无需二次手术取钉。短期的疗效研究证明这一技术对于固定肩锁关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凌为其何双华丁亮华胡新宇王昆王锋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纽扣钢板内固定
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
2008年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12例(13个椎体)。患者椎体后壁完整,术前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置入膨胀式椎体成形器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用骨水泥进行充填。结果12例(13个椎体)均注射骨水泥,其中单侧11个椎体,双侧2个椎体。平均注射量为3.4 ml。术后24 h腰痛明显缓解,术后3 d下床行走,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平均恢复20%。结论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凌为其丁亮华王能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