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永芳

作品数:41 被引量:387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药品
  • 23篇药品不良反应
  • 11篇信号
  • 8篇不良反应监测
  • 7篇信号检测
  • 7篇药品不良反应...
  • 4篇药品不良事件
  • 4篇疫苗
  • 4篇预警
  • 4篇聚集性
  • 3篇药物
  • 2篇信息系统
  • 2篇药品安全
  • 2篇药品安全性
  • 2篇药物警戒
  • 2篇用药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预警体系
  • 2篇数据库
  • 2篇数据挖掘

机构

  • 23篇国家食品药品...
  • 9篇国家食品药品...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东省药品不...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食品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嘉兴太美医疗...

作者

  • 35篇侯永芳
  • 8篇董铎
  • 7篇冯红云
  • 7篇刘翠丽
  • 6篇王亚丽
  • 6篇叶小飞
  • 6篇吴桂芝
  • 5篇贺佳
  • 5篇王丹
  • 4篇田春华
  • 4篇任经天
  • 4篇杨乐
  • 4篇杜晓曦
  • 4篇王玲
  • 3篇刘巍
  • 3篇郑明节
  • 3篇李馨龄
  • 3篇史文涛
  • 3篇张天一
  • 2篇李立明

传媒

  • 23篇中国药物警戒
  • 3篇中国药事
  • 3篇药物流行病学...
  • 3篇中国执业药师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警惕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新的安全性风险——导致严重心血管和血栓事件及促进肿瘤增长被引量:4
2009年
对近几年国外药政部门发布的安全性公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提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能存在增加死亡率、导致严重心血管和血栓事件及促进肿瘤增长的风险。
侯永芳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检测方法。方法:检索各种ADR信号检测方法有关文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结果: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信号检测方法主要有频数法和贝叶斯法,前者主要有比例报告比法、报告比值比法、MHRA法等,后者包括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模型与相对比值法等。结论:建议我国信号检测的实施综合采用BCPNN、PRR、ROR、MHRA等多种方法。
侯永芳任经天江静田春华金少鸿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信号贝叶斯法
2010年全国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培训及效果评估
2011年
目的评估此次培训效果,判断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训人员基本情况和培训前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统计学分析,判断培训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以大学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居多。此次培训效果显著,地区差异对培训效果有一定影响。
王亚丽董铎杨乐侯永芳刘翠丽刘巍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重复病例发现及处理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NADRDB)中的重复病例报告发现及剔除策略。方法基于NADRDB中2014年数据采用变量匹配法、基于字符比较方式鉴别重复病例,对重复病例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2014年数据中发现3 914组重复病例,可去除重复病例3 996例(占比0.3%)。结论鉴别和剔除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的重复病例具有可行性。
侯永芳刘巍吴桂芝叶小飞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信号检测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26
2012年
信号检测是一种能筛选大量数据的、系统的、自动化的、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可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药物安全性数据库,比传统评价方法更快捷、更精确地鉴别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采用了信号检测方法来挖掘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辅助发现药品安全性信号。通过解释信号检测原理、方法,介绍信号检测方法在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实施及应用,以期为有关人员理解和运用信号检测方法及工具提供参考。
侯永芳王玲郭秀花杜晓曦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中信号强度分级阈值的探索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报告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不相称测定分析得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组合数也较多,不利于人工进行信号的判断以及强信号的及时发现。因此,为研究拟利用系统学知识构建一种快速识别不良反应强信号的方法。方法:本研究根据统计学原理,结合压缩估计(α=0.5),将ROR、PRR、IC三种信号检测方法不相称测定值进行强度分级,为之后进行人工筛选、药品风险管理、评价及决策提供依据。结果:ROR、PRR、IC三种方法压缩估计之后强信号阈值分别为12.84、11.67、3.83。结论:该结果能较好地用于检测强信号,将被运用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新版信号检测系统中。
史文涛侯永芳叶小飞朱田田张天一吴桂芝贺佳
目标最大似然估计在药品安全性主动监测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利用观察性数据进行因果效应的推断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药物流行病学领域,探索药物疗效或不良反应也需要因果推断。由van deer laan提出的目标最大似然估计(target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TMLE)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特性,本文对该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现状做一介绍。方法因果推断常用的方法包括逆概率加权法,G-算法(G-formulation)及一些双稳健的估计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TMLE法的原理、模型构建、效应估计、统计推断、性质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回顾与综述,同时比较TMLE法与其他几种因果推断方法的异同。结果与其他因果推断方法相比,TMLE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其实现过程更复杂。结论 TMLE法是一种双稳健的因果推断方法,能产生目标参数的有效无偏估计,可为TMLE法在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因果推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加强药品风险管理。
韩贺东郭威叶小飞许金芳郭晓晶朱田田史文涛王蒙侯永芳贺佳
关键词:因果推断药物流行病学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信号检测法在药品安全性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传统的信号检测方法主要基于不相称理沦,这些方法主要基于观测与理论频数之比来识别信号。最近有学者最新提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TTO)信号检测法,通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分布来发现信号,本文对该方法原理及应用现状做一介绍。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TTO的原理、特点、信号检测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回顾与综述。结果既往研究表明TTO方法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TTO方法在不同数据库中表现效果存在差异。结论TTO方法可以作为传统不相称测定分析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应用于信号检测中。
严心远王胤丞张天一叶小飞侯永芳吴桂芝贺佳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
美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监测探析与思考
2011年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暴发流行以来,各国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本文通过探讨美国政府针对免疫接种后疫苗安全性监测所采取的措施,比较我国与美国在疫苗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为我国药物警戒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
王丹董铎王亚丽侯永芳王春婷刘翠丽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疫苗
数据挖掘在疫苗风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的疫苗不良事件数据挖掘方法。方法检索各种数据挖掘有关文献,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结果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信号检测方法主要有频数法和贝叶斯法,前者主要有比例报告比法、报告比值比法、MHRA法等;后者包括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模型与相对比值法等。结论在疫苗风险监测中应用信号检测方法是可行性,建议综合采用BCPNN、PRR、ROR、MHRA等多种方法。
侯永芳王玲董铎王亚丽刘翠丽王丹
关键词:疫苗信号数据挖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