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宗森
- 作品数:76 被引量:33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我国将来需要多少钢被引量:1
- 1998年
- 余宗森郑新友
- 关键词:钢铁工业钢铁需求
- 磷在钢回火脆性发展时的非平衡偏聚及钼的影响被引量:8
- 1999年
- 用俄歇能谱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中碳钢和含钼中碳钢在回火脆性发展过程中P在晶界上的偏聚。发现在480 ℃回火时,两种钢均在晶界出现P的浓度峰值。含钼中碳钢中的Mo 减小了晶界断裂比例,但并不改变P的浓度峰值。同时还观察了S、C、Mo 等组元在晶界的偏聚。P在晶界的浓度峰值可以用磷-空位复合体的非平衡偏聚机制加以解释。
- 张灶利刘键林清英余宗森刘登科
- 关键词:中碳钢回火脆性磷非平衡偏聚钼
- 由矿石带入的痕量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对8个钢厂、3个钢种的520炉钢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组织特征等共16000多个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折、逐步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12个回归方程,讨论了钢中5个常规元素及由矿石带来的痕量元素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余宗森李士琦武骏袁泽喜宋申华李定秀徐廷栋谢荣厚
- 关键词:痕量元素力学性能
- 包钢钢材成分与力学性能的统计回归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根据对包钢100炉次钢材试样的化学成分全分析、显微组织参数和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采用统计回归分析分析了钢材成分(包括痕量元素)、组织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得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和鞍钢钢材的统计回归结果作了比较.
- 余宗森袁泽喜李定秀李士琦武骏黄正琨
- 关键词:钢材力学性能化学成分
- 碳纤维的制作、结构与性能
- 余宗森
- 关键词:碳纤维力学性能生产工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热镀铝中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1996年
-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研究了720~730℃热浸,纯Al、Al+1.7%Si,Al+3.6%Si三种钢板镀层,结果表明:加Si镀层结构改变,并对界面合金层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Si量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分析表明,Si占据了Fe2Al3中Al原子快速扩散的空位位置,从而导致合金层的缓慢生长。
- 张灶利余宗森张崇芳
- 关键词:热镀铝硅金属保护镀层
- 要首先从认识上转变——谈理工科教育改革问题
- 1984年
-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业逐步由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转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开发和人材培养占有突出地位,因此教育、特别是理工科高等教育处于这一挑战的前沿。理工科教育亟需改革,以便适应这一新的形势,为促进我国的四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理工科教育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但首先需要认识上的转变。把我们过去认为正确、实则不正确或者片面的一些认识加以改变,否则其他方面的改革是没法进行的。认识上需要改变的就笔者想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余宗森
- 关键词:智力开发新专业知识密集型教育需要专业教育理工科教育
- Ti—Al—Y三元系相图1000℃部分等温截面重新确定
- 1995年
- 利用扩散偶局部平衡原理,通过金相观察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重新测定了1000℃下Ti—Al—Y三元系部分等温截面相图。首次发现该系在1000℃存在两个三元化合物均相区y(Al_xTi_(1-x))_2(X=80%~100%)和Y_3(Al_xTi_(1-x))_2(x=80%~100%).改变了以前发表的关于Ti—Al—Y三元相图1000℃等温截面的研究结果。此外在所测部分等温截面相图中存在6个单相区、9个两相平衡区、4个三相平衡区。1000℃下Y在TiAl和TiAl_2相中存在1个固溶区,其最大固溶度分别为(原子)1.25%和4.20%;Y在Ti_3Al和TiAl_3相中固溶度很小,均小于(原子)0.1%。
- 杨志尚任立斌章复中周荣章余宗森
- 关键词:相图钛合金
- 铸铁中硫在铁/石墨界面上的非平衡偏析
- 秦子强余宗森
- 关键词:铸铁偏析晶粒间界硫
- 中国铁矿石留在钢中的残留痕量元素被引量:9
- 1998年
- 基于8个钢厂、3个钢种(Q235钢、20钢、轨钢)的520炉钢的化学成分全分析数据,研究了各钢厂由铁矿石带入钢中残留痕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水平。研究表明,使用当地铁矿石资源,矿石中的有些痕量元素会带入钢中,赋予钢材具有地方资源特色。
- 余宗森李士琦武骏武骏宋申华袁泽喜宋申华谢荣厚
- 关键词:矿石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