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及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合一”
- 2015年
- 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哲学,教育实践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其所持有的实践观是紧密联系的。基于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提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教学合一"。这种教育实践观,既是对杜威的实践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又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束缚的突破。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以共同作用的客体为媒介的条件下,在持久的相互交往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 任凤梅
- 关键词:交往教育实践观教学合一
-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与创新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在教育实践中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宋增伟任凤梅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90后”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初探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弱、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实现"知行统一",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重点。为此,高校应该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能力低下的问题,着力探寻提升道德实践能力的新路径,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实现德育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 任凤梅
- 关键词:道德实践能力高校德育
- 中国当代道德“旁观者”现象研究
-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及行为取向日益多样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趋向多样与多元,部分个体缺乏向上的道德观念,导致出现一系列道德...
- 任凤梅
- 关键词:社会分析人际关系道德教育
- 文献传递
- 对我国“旁观者”现象的道德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旁观者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冷漠道德现象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前提条件,而心理因素的干扰、道德教育的失职以及社会保障的薄弱是旁观者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一现象,必须要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注重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消除冷漠的道德旁观者现象。
- 任凤梅宋增伟
- 关键词:道德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