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 作品数:69 被引量:201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用户驻地网几种接入模型的技术经济评价
- 本文从用户驻地网所采用的三种主要有线接入模式入手,分别建立三种模式与投资估算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规模小区驻地网,对三种接入模式进行了投资与收入分析研究,并建立了不同规模小区的投资/收入与实装用户模型,分析了三种接...
- 孙祾徐征于沆于涛
- 关键词:用户驻地网接入模型技术经济评价
- 文献传递
- 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翻修行全股骨置换术1例
- 2022年
- 膝关节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常用于诊断为膝关节肿瘤患者的治疗[1],通过肿瘤病损切除,膝关节假体植入来避免截肢,在积极的康复训练后短期效果理想。但Etienne Caron等[2]对290例行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发现,37%患者存在并发症(感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其中19%需要重新手术,术后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全股骨置换术(Total femoral replacement,TFR)[3]是用人工假体来置换患者整个股骨及髋膝关节从而恢复患肢功能的一种术式,临床最常用于股骨巨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的保肢手术。若诊断有严重骨缺损,股骨对髓内假体部分几乎没有支撑作用,即用常规方法难以重建的髋膝关节翻修病例,行全股骨置换术也是一项可取的选择[4-5]。而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行TFR在国内鲜有报导,本例个案报告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例右侧股骨远端血管肉瘤切除、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10年,假体松动3年行膝关节假体翻修、全股骨置换术的病例,旨在为临床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 王星星王胜群范洪武余静于涛
- 关键词:膝关节假体人工假体假体周围骨折血管肉瘤个案报告
- 多重加权移位算子的谱图形及Bergman空间上复合算子的自反性
- 于涛
-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7
- 2014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严重,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手术、有效内固定〔1,2〕。本研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
- 李世龙刘波陈文忠吴秋季于涛
-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疗效
- PLGA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凝胶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生物力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凝胶移植后坐骨神经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支持。方法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以自体神经、PLGA导管复合BMSCs、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6、12、18、24周,对各组大鼠进行大体行为学观察,各组大鼠移植168 d时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量,之后取各组大鼠坐骨神经进行拉伸力学性能实验。结果 PLGA导管复合BMSCs移植组、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组,在拉伸弹性限度载荷、弹性限应力、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限度应变均大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组的拉伸弹性限度载荷、弹性限应力、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限度应变大于PLGA导管复合BMSCs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GA导管复合BMSCs、PLGA导管复合BMSCs与ECM凝胶移植坐骨神经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
- 王怀程李鹏汪标文杜纯宇于涛
- 关键词:坐骨神经
- 人工膝关节线水平与关节屈曲角度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髁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水平与关节屈曲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进行的40例(49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例,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骨关节炎病人膝关...
- 高忠礼刘鹏于涛秦彦国
-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
- 文献传递
- 外伤性椎动脉出血二例被引量:2
- 2005年
- 于涛朱冬冬杨占泉
- 关键词:动脉造影失血性休克
- 正常与病态股骨头松质骨蠕变方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比较正常股骨头和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的蠕变性质,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与病态股骨头松质骨各8个试样进行蠕变实验。结果表明:股骨头松质骨在最初600 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正常组7 200 s蠕变量为0.19%,病态组7 200 s蠕变量为0.13%,病态组7 200 s蠕变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说明股骨头坏死后打乱了松质骨骨小梁的正常排列,骨量丢失,从而对蠕变特性造成影响。
- 麻文焱李鹏马洪顺于涛
- 关键词:股骨头松质骨蠕变
- 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椎骨压缩、弯曲、扭转和抗冲击的力学性质被引量:8
- 2008年
- 背景;课题设计基于前期工作已研究了去势致骨质疏松动物骨的拉伸、剪切、力学性能和粘弹性力学性质的条件下进行。目的:进一步观察正常大鼠和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椎骨的压缩、弯曲、扭转和冲击力学性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2007—01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280~320g,四五月龄Wistar雌性大鼠8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3只,模型组43只。方法:模型组大鼠摘除卵巢后14周,正常对照组一般饲养14周,同时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取L1~L4椎骨进行弯曲、扭转和冲击实验,对L4椎骨进行压缩实验。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椎骨压缩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模量,椎骨弯曲最大载荷、最大弯矩、最大应力、弹性模量,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最大扭转剪应力,最大冲击功。结果:模型组压缩应力、应变、弹性模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弯曲弹性模量、弯矩、弯曲应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扭矩、扭转角、扭转剪应力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冲击功、冲击韧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去势法制作的骨质疏松模型弯曲、扭转、压缩和冲击力学性能均降低说明骨质疏松后骨纤维结构的强度和韧性降低。
- 赵宝林于涛陈鹏马洪顺
- 关键词:动物模型骨质疏松
- 带翼钛笼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翼钛笼,钛笼本体为中空的筒状,表面均匀分布有网孔,钛笼本体的两端面设有若干凸起的毛刺,其特征在于:钛笼本体的两端面还设有长条状固定翼,固定翼上开设有固定钉孔。钛笼两侧添加带有钉孔的固定翼形结构,可在钛...
- 王金成于涛张净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