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蓉
- 作品数:64 被引量:53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2011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云南省2011年1~12月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2011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时间、场所、致病因素、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63起,均为食物中毒,发病2 625人,死亡35人.4~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起数和发病人数占全年总数的63.80%、60.80%;野生蕈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43.56%和40.00%;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发病人数,占总数的44.23%.发病场所以农村家庭的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57.67%、50.55%和77.14%;学校食堂发生的食源性疾病波及人数最多,平均每起发病31人.结论应加强农村家宴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蕈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教育.
- 万蓉王晓雯李娟娟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 天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1
- 2014年
- 总结天麻的研究现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 李娟娟刘志涛王晓雯阮元张强余思洋万青青万蓉
- 关键词:天麻天麻素天麻多糖
- 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事件分析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发生的流行特点,为制定毒蕈中毒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毒蕈中毒暴发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云南省2010-2018年毒蕈中毒共报告2 222起,中毒9 686人,死亡225人,病死率2.32%,分别占云南省2010-2018年食物中毒总起数、总中毒人数和总死亡人数的57.30%(2 222/3 878)、30.37%(9 686/31 892)和50.00%(225/450)。毒蕈食物中毒好发于5-11月份;主要分布于文山、楚雄和玉溪所辖县(区);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分别占同期毒蕈食物中毒总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90.90%、82.04%和96.44%。病死率最高是家庭,为2.73%。结论毒蕈中毒是食物中毒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11月份是毒蕈中毒的好发时间。家庭是毒蕈中毒的好发场所。根据毒蕈食物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预防毒蕈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提出预警、预报,避免误采、误食毒蕈是减少毒蕈中毒的有效措施。
- 赵江汤钦岚闵向东张强万蓉刘志涛
- 关键词:毒蕈病死率误食流行病学
- 2011-2017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情况分析
-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野生菌中毒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对2011-2017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 万蓉刘志涛万青青李娟娟彭敏赵江
- 关键词:野生菌食物中毒病死率流行病学
-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ARIMA乘积季节模型在食源性疾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可行性,并预测食源性疾病的月发病率趋势.方法对云南省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资料建立ARIMA乘积季节模型,利用2011年月发病率资料进行回代,预测2012年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趋势.结果 ARIMA(0,1,1)×(0,1,1)12的BIC值最小,可以认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相对最优;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白噪声检验,QLB(18)为20.225(P=0.210),提示残差属于白噪声.结论 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以用于食源性疾病月发病率趋势的拟合和预测.
- 万蓉李娟娟王晓雯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发病率
- 云南省2012年至2016年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2年至2016年云南食源性腹泻发病及其主要致病菌感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云南省2012年至2016年11家医院监测到的1 743例食源性腹泻病例数据,采集其生物样本并检验,分析其主要致病菌和影响因素.结果 1 743例食源性腹泻病例中检出阳性菌株的样本65份,阳性率为3.73%(65/1 743);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和志贺菌,主要可疑食品是肉类及其制品和水果类及其制品.职业、加工方式和临床诊断是本研究中发现的影响云南省食源性腹泻病例主要致病微生物检出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托幼及散居儿童、农民及民工和学生等特殊人群广泛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提出措施干预;重视食品的加工环节,减少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食源性疾病危害识别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赵江赵江刘志涛张强万蓉万青青
- 关键词:食源性腹泻致病菌影响因素
- 云南省2013年至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分析被引量:26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2 519起,发病18 681例,死亡257例,病死率1.38%.食源性疾病暴发好发于三季度.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家庭和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单位集体食堂.主要致病因素植物性,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38.89%)、蜡样芽孢杆菌(38.89%)、金黄色葡萄球菌(11.11%)、致泻大肠埃希氏菌(5.56%)和变形杆菌(5.56%).结论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和植物性,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单位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避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 赵江闵向东闵向东张强万蓉刘志涛
- 关键词:病死率流行病学
- 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调查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以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盘龙区26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通过询问调查和医学体检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采用《中国男性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mmHg)》和《中国女性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mmHg)》进行高血压状况评价,计算高血压患病率.结果 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9%,男生2.2%,女生1.6%.收缩期高血压2人,患病率0.8%,舒张期高血压3人,患病率1.2%.舒张压正常高值血压3人,占1.2%,严重高血压2人,占66.7%.7-17岁儿童青少年消瘦率2.1%,超重率11.7%,肥胖率10.0%.6-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率20.8%.结论 6-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状况不容忽视.学生高血压应成为重点关注问题.
- 赵江万蓉万青青张强刘志涛
- 关键词:患病率血压值高血压儿童青少年
- 云南省2个贫困县村民营养知识现状及干预后效果评价
- 2017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武定县、会泽县农村村民营养、食品安全知识认知现状,并对营养宣教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云南省2个贫困县的项目村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覆盖项目村50%的住户。用干预前后的认知情况做对比分析,评价营养宣教效果。结果基线调查人数为804人,其中女性703人占87.44%,汉族751人占93.41%,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703人占87.44%;终期调查人数为832人,其中女性715人占85.94%,汉族755人占90.75%,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722人占86.78%。经过营养宣教后,农村村民对营养知识得分从(3.49±1.94)分提高为(6.17±1.35)分,食品安全知识得分从(5.18±2.69)分提高为(8.31±1.75)分。膳食多样化评分为9~12分及以上的从干预前的27.74%增加到65.24%。结论基线与终期调查均以女性、汉族、低文化水平占多数。干预前,调查对象营养、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膳食多样化程度均较低,经过营养宣教干预后知晓率、膳食多样化程度有大幅度提高。
- 阮元万蓉万青青杨建先田兴安
- 关键词:贫困营养宣教
- 云南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2006-2009年云南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73名0~6岁儿童,通过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和膳食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6-2009年云南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15.2%,生长迟缓率为11.5%,消瘦率为7.1%。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儿童出生以后6个月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的比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更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儿童添加谷类、蛋类、水果、锌补充剂辅食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儿童添加钙补充剂辅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较早对2~5岁儿童添加动物肝脏、血辅食比较晚添加更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结论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儿童出生后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2岁以下婴幼儿近一个月内辅食添加、2~5岁儿童辅食添加月龄、2~5岁儿童过去一年内食物添加及频率等。
- 赵江万蓉万青青李娟娟
- 关键词:农村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