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明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项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菌药物应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探讨其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医院6 14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的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及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 6 147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5 496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41%,发生医院感染154例,感染率为2.51%;2010-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2.74%、91.27%、84.93%,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74%、2.63%、2.19%,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性(r=0.9 999,P<0.05);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均为最高,分别是93.87%、4.23%;抗菌药物使用中预防用药、治疗用药、预防+治疗使用率分别为61.59%、36.57%、1.84%,相应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83%、3.88%、1.98%;一、二、三联使用率分别为55.42%、43.50%、1.07%,相应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67%、3.47%、13.56%。结论抗菌药物应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医院感染率。
- 龚小明范利红王莉苗彩云
- 关键词:抗菌药物医院感染
-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有关数据。结果 1043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源于尿液,2010年和2011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2.90%、51.18%,两年产与非产ESBLs菌株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7.29%~6.69%、38.56%~34.84%,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87.0%,对氨曲南、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达到60.00%~77.00%。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 龚小明何娟妃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不同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12年5–7月(整治前期),2012年8–10月(整治中期),2012年11月–2013年1月(整治后期)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期分别下降19.83%和15.54%,AUD下降了17.54%和14.15%。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903.52元下降到843.65元,人均下降59.87元。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整治前期下降了17.60%和8.75%。分级管理制度被严格执行后,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明显,其中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整治前期下降了49.06%和40.1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了20.08%和12.95%。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整治前期22.22%下降到整治中期的16.67%和整治后期的14.58%,均符合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的规定。整治期间,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未见明显变化,且检出阳性率较低。结论:本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是要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还必须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 范利红苗彩云龚小明
- 关键词: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用药频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