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红武

作品数:33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鼠疫
  • 9篇疫源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疫源地
  • 4篇疫情
  • 4篇水电
  • 4篇库区
  • 3篇鼠疫防治
  • 3篇鼠疫监测
  • 3篇鼠疫流行
  • 3篇数据收集
  • 3篇水电站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2篇大型水电
  • 2篇电站
  • 2篇耶尔森菌
  • 2篇生物学
  • 2篇鼠疫耶尔森菌

机构

  • 33篇贵州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遵义市疾病预...
  • 1篇六盘水市疾病...
  • 1篇贵阳市疾病预...
  • 1篇黔南州疾病预...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黄红武
  • 25篇龚晓俊
  • 23篇刘昭兵
  • 21篇陈贵春
  • 11篇董黎
  • 9篇邹志霆
  • 8篇田珍灶
  • 7篇姚光海
  • 7篇王月
  • 5篇安冬
  • 4篇吕太富
  • 4篇王昭孝
  • 3篇周敬祝
  • 3篇唐光鹏
  • 3篇刘利
  • 3篇黄茵
  • 3篇林孟华
  • 2篇海荣
  • 2篇蔡星和
  • 2篇余春

传媒

  • 8篇医学动物防制
  • 7篇中华地方病学...
  • 6篇中国地方病学...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地方病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生物学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贵州省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探讨疫源地性质。方法:对37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营养需求试验、毒力基因检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和脉冲场电泳分析。结果:37株鼠疫菌均不发酵鼠李糖和甘油。发酵麦芽糖和阿拉伯...
陈贵春海荣张志凯董黎姚光海龚晓俊刘昭兵黄红武
关键词:耶尔森菌鼠疫生物学
贵州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贵州省历史上没有鼠疫流行的明确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至1999年的50年间也没有发现鼠疫的活动.2000年7月,位于贵州、广西2个省(区)交界处的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村寨突然爆发人间鼠疫疫情[1-2],并在当地的啮齿动物、媒介蚤类和人体内分离到了鼠疫菌,首次确定了当地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2001-2007年,作者通过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等的调查,系统地了解了当地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基本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陈贵春黄红武刘昭兵龚晓俊董黎姚光海王月王昭孝吕太富安冬黄艳萍王仕香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研究啮齿目
贵州省兴义市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检测
2012年
目的调查贵州省鼠疫疫源地兴义市疫源乡镇黄胸鼠对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无选择摄食实验,对试鼠单笼饲养,进行9d攻毒后正常饲养观察,总实验期25d。结果实验共选合格试鼠23只(12♂/11♀),体重67~170g,其中13只鼠死亡,死亡剂量117.65~293.75mg/kg,死亡时间6.62(4~10)d;10只鼠成活,成活剂量284.76~522.73mg/kg;抗药性发生率为43.48%。结论兴义市黄胸鼠对杀鼠灵存在抗药性个体和抗药性种群。
黄红武邹志霆田珍灶胡兴耀赵勇
关键词:黄胸鼠抗药性鼠疫
2000-2003年贵州省鼠疫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贵州省近年来鼠疫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鼠疫疫情资料和疫区鼠蚤监测资料。结果平均发病率(以县计)为4.08/10万;累计2个县、7个乡镇、88个自然村寨;绝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发热和腺鼠疫;自毙鼠中鼠疫FI抗原平均阳性率为33.85%;黄胸鼠和褐家鼠、印鼠客蚤等标本中培养出32株鼠疫杆菌。结论贵州省鼠疫疫情与天生桥水库的修建和蓄水有关。该疫源地类型为滇粤闽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目前仍然处于活动状态。
邹志霆陈贵春黄红武
关键词:鼠疫疫情
贵州省榕江县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2022年贵州省榕江县恙虫病突发疫情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分析感染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例血清,收集病历资料同时开展宿主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依据病例定义共发现恙虫病病例20例,其发病病例职业均为农民,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有14例曾在都柳江边活动。其中确诊病例9例,临床病例3例,疑似病例8例。病例均有发热,有畏寒和头痛症状者分别占65.00%和55.00%,乏力和全身酸痛者分别占45.00%和30.00%,特异性焦痂者仅占25.00%。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例血清8份,IgG抗体滴度≥1∶128的5份,其中恢复期抗体呈4倍增高的有5份。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5.85 d,就诊至诊断时间平均为2.80 d。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和头痛等;暴雨洪水后,在河边活动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恙虫病潜伏期长、早期症状不典型、当地村民及临床医生对该疾病认识不足等因素是本次疫情发现及处置不及时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恙虫病健康教育,“早预警、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该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罗小龙周敬祝黄红武李乾王丹师伟芳梁文琴
关键词:恙虫病流行病学
2011年贵州省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近年我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发病率呈现大幅增高趋势,布病已经成为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部分省(区)仍有爆发和流行。截至2009年,贵州省无人间布病病例报告,2010年贵州省报告了首例布病病例。为进一步查清贵州省布病流行程度和流行特征.2011年作者在贵州省部分县区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龚晓俊陈贵春邹志霆刘昭兵黄红武田珍灶
关键词:布鲁杆菌血清学数据收集
贵州省双桥水库库区鼠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调查贵州省双桥水库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掌握库区鼠疫疫源状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数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抽样调查贵州省双桥水库库区涉淹的水城县2个乡(镇)的2个村寨,询问疑似鼠疫疫情线索,对采集的啮齿动物、蚤类和人血清标本进行鼠疫菌培养及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室内平均鼠密度为4.91%,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9.00%;捕获啮齿动物1目2科3属6种,小家鼠(Musmusculus)和锡金小鼠(Muspahari)为优势种;捕获鼠体蚤1科1属1种,为不等单蚤(Monopsyllus anisus);未发现疑似人间或动物间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结论双桥水库库区未发现鼠疫流行指征,但具备形成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条件。库区的鼠密度较高,应在库区范围内适时开展灭鼠活动,降低鼠传疾病的危害。
刘昭兵黄红武王月田兴国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
贵州省道真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调查贵州省道真县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及媒介伊蚊种类及其密度,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表对2016年7月道真县马尔代夫归国人员中的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ELISA方法对归国人员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采用人诱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对媒介伊蚊密度进行调查。结果26名归国务工人员中,登革热IgM抗体阳性6份,其中临床诊断病例5例,疑似病例2例,隐性感染者1例,罹患率为30.77%。7例患者经治愈出院,其余19人隔离观察14 d未发病。道真县玉溪镇、河口乡和棕坪镇的媒介伊蚊监测人诱停落指数为2.4只/(人·h),超过C级[人诱停落法≤1.5只/(人·h)]水平;BI为7.0,略高于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BI≤5)。结论该起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引起本地流行。
田珍灶胡灿周敬祝邹志霆李法锦郭军黄红武余多姚刚冷远强曾地敏杨国军郭黄吉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
贵州省部分大型水电工程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在水电站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6个在建的大型水电站库区为调查对象,采集人血清,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清标本进行布病抗体检测。结果采集的血清标本中,人、犬血清标本中检测出布病抗体阳性标本。结论水电站库区存在布氏菌感染,有必要开展人、畜布病监测。
王月陈贵春刘昭兵龚晓俊黄红武
关键词:水电站库区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
贵州省啮齿动物分布及名录被引量:1
2013年
为与鼠类相关的疾病和公共卫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记述贵州省啮齿动物名录。根据相关文献记述和近十年来笔者进行的鼠疫疫源调查资料综合汇总,贵州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境内大部分地区属华中区的西部山地高原亚区,西部一隅则属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啮齿动物种类繁多,共有4目12科33属66种。
龚晓俊陈贵春刘昭兵黄红武田珍灶
关键词:啮齿动物医学媒介生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