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河

作品数:1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侦查
  • 3篇犯罪
  • 2篇引诱
  • 2篇司法
  • 2篇诉讼
  • 2篇欺骗
  • 1篇对华反倾销
  • 1篇侦查策略
  • 1篇侦查价值
  • 1篇侦查模式
  • 1篇侦查权
  • 1篇侦查权配置
  • 1篇职权
  • 1篇职权主义
  • 1篇职权主义诉讼
  • 1篇司法救济
  • 1篇贪污
  • 1篇贪污贿赂
  • 1篇贪污贿赂犯罪
  • 1篇起诉

机构

  • 12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2篇黄河
  • 8篇李品
  • 1篇李戈

传媒

  • 2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山西省政法管...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铁道警官高等...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辽宁警专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魅力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0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犯罪的标尺——浅议我国犯罪证明标准的相关问题
2010年
我国未来的犯罪证明标准应当是层次式和分解式相结合的体系,即以一个高度盖然的总体证明标准为顶端,在该顶端下分别以侦查、起诉和审判三阶段的完结条件为标志设立阶段性证明标准。对于总体证明标准,在将法条修正为:"证据事实清楚,证据材料确实、充分"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刑事诉讼程序使之更为正当和合理,而且还应增强司法主体的证据意识;而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则根据该阶段的直接任务分别设立相应的阶段性证明标准。
李品黄河
关键词:犯罪事实
论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合理性及完善措施被引量:1
2010年
对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限制大体上分为实体限制模式和程序限制模式两种。我国目前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允许法院变更起诉罪名,但缺乏明确的立法规定。因此,可以结合当事人主义的诉因制度和职权主义的"告知—防御"程序,对我国法院变更起诉罪名进行相应地完善,以确保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
黄河李品
关键词:职权主义诉讼罪名变更
公安机关“由供到证”侦查模式的制约被引量:5
2010年
"由供到证"侦查模式必须加以严格限制,侦查人员可以运用口供,但必须明确口供并不是对犯罪嫌疑人定罪的唯一依据。要坚决摈弃"先抓人、后取证"的传统,逐步实现侦查模式从"由供到证"到"由证到供"的转换。
李品黄河
关键词:侦查模式口供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权配置改革探讨——基于所涉及要素的多维度考察
2010年
如何配置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权一直是法学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结合国外立法实践和本国国情,一般将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权配置所涉及的要素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侦查权的性质、侦查的目的及价值要求、侦查权难以集中的现状,侦查权运行现状以及当前相关的立法现状。我们未来对于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权的配置改革也应根据这五方面要素进行。
黄河李品
关键词: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权
美国对华反倾销司法救济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对美国出口额的逐年上升,美国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企业的两反调查,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每年的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涉案总金额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遭...
黄河
关键词:反倾销程序司法救济
文献传递
测谎结论的诉讼运用探微
2010年
测谎技术是一种现代科技运用与诉讼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测谎结论的诉讼运用会带来一系列涉及证据基本理论的争议。作为一种新型的事实证明手段,其运用应当受到诉讼证据规则的严格限制。在现代刑事诉讼追求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的时代潮流背景下,测谎结论的诉讼运用问题尤其值得进行深入地探讨。
李戈黄河
关键词:测谎技术测谎结论
论中国当前犯罪控制的难点
2010年
犯罪控制是指基于犯罪条件的揭示,由国家与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与方法,致力于减少、消除犯罪发生的致罪因素,对于个体犯罪现象以及社会犯罪现象,予以限控与遏制的一系列活动。它紧密伴随着人类社会犯罪现象的产生而产生。统治阶级中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总结出了一些原则和策略,以期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对犯罪有所遏制,这些原则和策略成了最初的犯罪控制策略。
黄河
关键词:犯罪控制
“灰色”策略问题刍议
2010年
以"威胁、引诱、欺骗"为主的侦查方案常常使侦查人员卷入背叛道德和伦理的指责之中。但是在各国的侦查实践中,"灰色"策略却被广泛包容并得到频繁地施用。"灰色"策略的施用只有在遵循一定的原则基础,才能有效控制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黄河李品
令人不适的法医影像对司法心证的影响探微
2010年
司法人员在审查案卷时,可能由于一些令人不适的法医影像而影响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在现实中法医影像制作的不规范状况扩大了这种负面影响。而对这种负面影响的制约有赖于相应法律规范和证据规则的制定、制作人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制作方式的规范,以及司法人员相应素质的提高。
李品黄河
“灰色”侦查策略的运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灰色"侦查策略即指那些虽然能达到侦查目的,但容易陷入道德伦理指责的侦查方案,主要包括"威胁、引诱、欺骗"三种。世界各国及组织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都并不当然禁止"灰色"侦查策略的使用。只要在施用时遵循最后手段原则、法定限制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就能有效地控制"灰色"侦查策略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实践价值。
黄河李品
关键词:引诱欺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