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堂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EGFR和E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研究
-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头颈肿瘤中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存在较高、较早的淋巴转移,故而颈淋巴结清除术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临床TNM分期中N<,0>期病例,在颈淋巴结清除术选择问题上,尚缺乏有效的指标.该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
- 黄宗堂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化S-P法表皮生长因子淋巴转移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肺癌患者CI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
- 李慧黄宗堂曹水任秀宝魏枫刘虹于津浦张澎安秀梅
- 本研究着重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CIK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以及树突状细胞对CD4+CD25 +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影响。首先,证实了CD4+CD25 +细胞确实可以抑制CIK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同时,通过抗体封...
- 关键词: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CIK细胞肺癌
- 新型肺癌DC疫苗的制备和抗肿瘤免疫活性研究
- 李慧苏延军黄宗堂曹水任秀宝魏枫于津浦张澎安秀梅
- DC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探讨更为有效、实用的抗原负载形式、细胞诱导方法、与其他免疫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等,进一步提高DC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活性,有助于最终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对于D...
- 关键词:
- 关键词:DC疫苗抗肿瘤免疫活性肺癌
- 可溶性TGF-βⅡ型受体与RANTES融合腺病毒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 黄宗堂刘虹李慧于津浦朴颖哲徐冬曹水张澎
- 重叠PCR法构建了鼠源性的RANTES信号肽-TGFβRⅡ胞外区-Linker-RANTES重组腺病毒载体(Ad-mTβRⅡ-RANTES)。ELISA法测定Ad-mTβRⅡ胞外区及Ad-mTβRⅡ-RANTES转染前后...
- 关键词:
- 关键词:RANTES基因
- 重组人FLT-3配体基因工程酵母菌株的发酵培养与纯化
- 任秀宝黄宗堂杨莉莉庞青松李慧于津浦张澎曹水徐冬
- 目的: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高效表达人FLT-3配体,利用3.7L的发酵罐优化发酵条件,探索并建立其纯化工艺。方法:KM71pPIC9K-FL工程菌接种于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发酵上清经疏水层析和阳离...
- 关键词:
- 关键词:发酵纯化
- 桥本氏甲状腺肿的诊断治疗
- 目的:本文结合我院的资料,对桥本氏甲状腺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通过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动向,探讨其病理过程。方法:我院自1954—1999年共收治桥本氏甲状腺肿405例。其中男性41人,女性...
- 金锐刘经祖陶英杰李亦工黄宗堂
- 关键词:甲状腺肿甲状腺癌
- 文献传递
- 27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分析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1975~1999年间收治的甲状腺淋巴瘤27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 ,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复发及死亡率,综合治疗者(5/24)低于单纯手术者(3/3) ;低度恶性(3/17)低于中高度恶性者(5/10) ;Ⅰ期 (1/16)低于Ⅱ期 (7/11) ;腺内者(3/19)低于侵出腺外者(5/8,P<0.05)。结论 :甲状腺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密切相关 ;
- 金锐刘经组李亦工黄宗堂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肿瘤
- EGFR及其配体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研究
- 2001年
- 目的 研究EGFR及其配体EGF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了 2 5 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分析了受体表达情况与淋巴转移间的关系。并检测了 5 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及尿液中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水平。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 ,EGFR出现高水平表达 ,阳性率为 6 6 9% ,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病理分型间 ,阳性率有所不同。包膜内型、腺内型和腺外型阳性率分别为 2 9 4%、73 9%和 71 3%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当出现淋巴结转移时 ,EGFR阳性率升高。N0 转移组及N1组EGFR阳性率为 88 7% ,91 0 %明显高于N0 无转移组 (19 5 % ) ,有显著性差异。经相对危险度计算和线性趋势分析表明 ,随EGFR染色强度升高 ,转移风险升高 ,二者间呈线性关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及尿液中存在着高水平的EGF。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EGF水平为 1 6 8± 5 6 μg/L ,尿液中为 37 2± 10 8μg/L ,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提示EGF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 在N0 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 ,EGFR阳性应高度考虑颈淋巴结转移 ,从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陶英杰黄宗堂刘经组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 mRNA疫苗冲击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以消化道肿瘤组织mRNA冲击自体DC ,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 :2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分离PBMC(外周血单核细胞 ) ,在IL -4、GM -CSF联合作用下诱导DC ,从消化道肿瘤组织中提取mRNA并分别在有脂质体或无脂质体介导下冲击DC ,与未经纯化的T细胞混合培养 ,诱导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以CTL作为效应细胞 ,以胃癌细胞系803为靶细胞 ,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 :细胞表面标记检测显示诱导前后CD3、CD4、CD14显著下降 ,CD40、CD86、CD1a、CD83、HLA -DR显著升高 ,表明IL -4、GM -CSF联合作用下有效诱导出DC ,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表明该DC具有抗原递呈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经脂质体介导的mRNA冲击DC诱导的特异性杀伤反应与未经脂质体介导的mRNA冲击DC诱导的特异性杀伤反应比较 ,其杀伤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而二者与单纯经IL -2诱导的未经纯化的T细胞产生的非特异性杀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肿瘤细胞mRNA冲击DC诱导CTL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
- 黄宗堂尹志伟刘虹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免疫
- 野生型P53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对有P53基因突变的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 ,研究P53调控细胞生长分化的作用。方法 :以PCR、免疫组化、SSCP方法筛选P53突变型细胞系 ,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野生型P53质粒pC53 -SN3 ,并以空质粒pCMV -neo做对照。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 ,以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所转染的野生型P53质粒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 :经筛选发现Calu -6细胞系为P53第六外显子突变株 ,204处密码由谷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 ,经野生型P53质粒 pC53-SN3转染后 ,发现细胞生长明显减慢 ,而转染空质粒的Calu -6细胞与未转染的细胞生长无差异 ,同时发现 pC53-SN3转染后集落形成抑制率达90.6 %。结论 :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可对肿瘤细胞细胞周期进行负调控 。
- 黄宗堂尹志伟刘虹
- 关键词:P53肺癌基因转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