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渊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像
  • 3篇细胞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影像学
  • 2篇栓塞
  • 2篇随访
  • 2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畸形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肝癌
  • 2篇肝动脉
  • 2篇肝动脉栓塞
  • 2篇SCT
  • 2篇TACE
  • 2篇X线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18...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陈渊辉
  • 5篇何明颖
  • 5篇黄莹
  • 4篇梁礼平
  • 3篇杨毅
  • 2篇黄艺峰
  • 2篇朱露林
  • 2篇齐树青
  • 2篇杨毅
  • 2篇黄莹
  • 2篇郑玉凤
  • 1篇王海
  • 1篇黄艺峰
  • 1篇宦怡
  • 1篇刘西华
  • 1篇李嘉家
  • 1篇陈金勇
  • 1篇陈明源
  • 1篇郑剑峰
  • 1篇陈超

传媒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与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随访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与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3个月行MRI及SCT检查,MRI检查包括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S...
何明颖黄莹梁礼平陈渊辉宦怡
关键词:SCTHCCTACE随访
间质瘤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特点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及EGIST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①部位GIS...
何明颖杨毅陈渊辉梁礼平黄莹
下颌骨多发骨韧带纤维瘤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骨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骨肿瘤,发生于颌骨的骨韧带样纤维瘤更罕见。笔者搜集1例,现报道如下。
郑玉凤陈渊辉
关键词:骨韧带样纤维瘤下颌骨多发良性骨肿瘤
原发颈部成人神经母细胞瘤一例
2014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右锁骨上窝肿块术后1年半、再发8个月入院。患者1年半前于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一核桃大小包块,无发热、触痛等其它不适,于外院手术切除,具体不详。8个月前右锁骨上再次出现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且患者出现右上肢内侧麻木、乏力。
郑玉凤陈渊辉李嘉家朱露林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颈部
少见外生性骨软骨瘤致假性马德隆畸形一例被引量:4
2013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6岁。半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腕部肿块。约如蚕甄大小.无明显疼痛,活动尚可。无畏寒、发热、夜间盗汗、肢端冰冷、感觉麻木等不适,未引起重视,未行特殊处理,肿物逐渐增大.现约如樱桃大小,活动后稍感疼痛,为进一步诊疗求诊入院。
齐树青陈超王海郑剑峰刘西华陈渊辉
关键词:骨软骨瘤外生骨疣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点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及EGIST的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结果:①部位。GIST:食管3例,胃16例,回肠3例,十二指肠、结肠及直肠各1例,共25例;EGIST:腹膜后3例,前腹壁1例,肠系膜4例,腹股沟2例,共10例。②大小。GIST直径4.8~18.0cm,平均10.8cm;EGIST直径7.7~31.0cm,平均20.5cm。③影像学表现为肿瘤轮廓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部分可见液化坏死,较小病灶常呈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④免疫组化表现为35例CD117或CD34均呈高表达,性质分属于低度、中度或高度恶性。结论:GIST及EGIST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相似,为来源相同的肿瘤,但病理学特点不能完全评价间质瘤性质或危险度,而影像学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在间质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危险度预测中有重要的价值。
何明颖杨毅陈渊辉梁礼平黄莹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后纵隔腹膜后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2007年
患者男,42岁。左侧腰背部疼痛3个月,疼痛呈烧灼样,近1周疼痛加剧并左侧腹部疼痛、明显消瘦。体检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CA125:245.2U/ml(参考值0~35U/m1),红细胞沉降率60mm/1h,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正常,血常规:血小板计数408×10^9/L(参考值100×10^9~300×10^9/L),淋巴细胞为0.18。
陈金勇朱露林陈渊辉
关键词: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腹膜后后纵隔腰背部疼痛红细胞沉降率CA125
罕见先天性第1掌骨缺如并重复拇指畸形1例
2011年
病例:患者,女,19岁,因先天性左手多指畸形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及家族史,其他姊妹身体健康,无遗传性疾病,发育及智力正常。专科查体:左手第1掌骨缺如并重复拇指畸形,重复拇指发育不良,左手掌桡骨侧大鱼际肌未触及,重复拇指柔软,末梢血运、感觉正常,重复拇指屈伸、对指受限,肌力弱,被动活动良好,
齐树青陈渊辉陈明源
关键词:复拇指畸形第1掌骨先天性缺如遗传性疾病左手掌
MRI与SCT在原发性肝癌经TACE治疗后随访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对比分析MRI与螺旋CT(SCT)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分别于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3个月行MRI及SCT检查,MRI包括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S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后三期扫描。并于MRI与SCT检查后1周内行DSA。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和SCT对于TACE后肿瘤的残留与复发显示情况。结果DSA检查发现30例39个瘤灶残留,7例新发病灶,其中2例单发,5例多发,共13个新发病灶。残留灶与新发灶均表现为局部异常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MRI共显示29例36个残留灶,6例共12个新发病灶;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100%。SCT显示共有23例28个残留病灶,显示6例共12个新发病灶;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100%。MRI对于肿瘤残留灶的检出率、敏感性高于SCT(P<0.05),对于新发病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CT比较,MRI能排除碘油沉积的影响,更加敏感地检测出肿瘤的残留、复发及新发病灶,而且更能反映肿瘤TACE治疗后的病理改变。
何明颖黄莹梁礼平陈渊辉宦怡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随访
螺旋CT薄层三期增强扫描及CTHA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分析小肝癌 (SHCC)螺旋 CT薄层三期增强扫描 (Triple- phase helical CT THCT)及肝动脉 CT造影 (CTHA)表现特征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分析 16例经肝穿细胞学检查或临床证实 SHCC患者 CT图像 ,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 ,扫描参数为 :层厚 5 m m,螺距 5 mm,增强三期扫描分别为注射对比剂 2 0 s~ 2 5 s动脉期 ,4 5 s~6 0 s门脉期扫描 ,2 min~ 3min延迟期扫描 ,130 k V,2 70 m A~ 30 0 m A,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 ,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速率 2 .5 ml/ s~ 3ml/ s,剂量为 1.2 ml/ kg~ 1.5 m l/ kg,CTHA采用 Seldinger法插管 ,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 ,然后将患者搬入 CT室进行造影 CT,造影剂为 2 0 %非离子对比剂 10 ml~ 15 ml,以双盲法分析其各期及 CTHA表现。结果 :16例 SHCC中检查出 19个病灶 ,其中 12例在三期扫描上为典型表现 ,即动脉期为高密度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低密度或等低密度 ,4例为非典型表现 ,CTHA 14例呈高密度 ,2例为低密度 ;后经碘油 CT证实。结论 :大多数 SHCC在三期扫描呈典型表现 ,动脉期是 SHCC定性诊断的关键 ,THCT应用可显著增强 SHCC检出率 ,CTHA可进一步提供血动力学特征 ,两者相结合可大大提高 SHCC诊断率和鉴别诊断能力。
黄莹陈渊辉吴维信何明颖黄艺峰杨毅
关键词:螺旋CTCTHA小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