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祥
- 作品数:95 被引量:650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白细胞滤器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6
- 2001年
- 陈方祥林武存曾旭升
-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输血
- 白细胞去除对内毒素血症犬凝血功能及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白细胞去除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内毒素(LPS)2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犬模型。30只雄性杂种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L组)、伪白细胞去除对照组(S组)、白细胞去除治疗组(T组),每组10只。L组只给予LPS输注,不行白细胞去除(leukocytapheresis,LCAP);S组在LPS输注后12~14h间行伪白细胞去除;T组在LPS输注后12—14h间行LCAP。动态观察每组动物外周血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在输注LPS前及输注后2,6,12,14,16,24及36h的变化。结果(1)T组动物在14,16h时血清APC水平[(50.805±4.422)μg/ml、(40,480±2.993)μg/ml]分别高于L组[(45.881±4.024)μg/ml、(35.935±4.057)μg/ml](P〈0.05);(2)T组在14,16h时sTM水平[(9.688±0.914)μg/ml、(10.492±0.865)μg/ml]分别低于L组[(11.005±0.854)μg/ml、(12.04±0.954)μg/ml](P〈0.05);(3)T组在14,16h时PAI-1水平显著低于L组(P〈0.05);(4)T组急性肺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L组(2/10:7/10,P〈0.05)。结论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异常,白细胞去除能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可能是白细胞去除减少急性肺损伤发生率的作用机制之一。
- 周顺刚贺志高黄显凯文爱清何静胡波陈方祥
-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白细胞去除术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
- 多发伤患者血浆白介素—10水平与创伤严重度及并发症的关系
- 目的:研究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白介素-10(IL-10)的变化及其与创伤严重度及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局部感染、脓毒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应用...
- 徐祥梁华平罗艳耿波陈方祥王正国高劲谋都定元李邦春夏爱莲
- 关键词:创伤严重度白介素多发伤患者
- 文献传递
- 1例艾滋病患者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袁玲陈方祥刘建忠
- 关键词:艾滋病漏诊原因
- 临床医师应该熟悉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采血用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利用讲座形式进行继续教育,讲述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让临床医师更新观念,掌握现代输血知识,树立输血风险意识, 记住输血告知义务,签订输血同意书等。本文就各种相关法规要点作简要介绍...
- 陈方祥
- 关键词:相关法律
- 文献传递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临床应用再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法在血清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分别收集临床确诊梅毒患者89例和非梅毒患者135例血清标本,分别用TPPA法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FTA-ABS法为金标准,评价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将非梅毒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65例和非老年组(<60岁)70例,比较不同年龄组TPPA法假阳性率。结果(1)TPPA法检测确诊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1.1%、87.5%、96.1%,与FTA-ABS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PPA法在老年组的假阳性率为15.38%,高于非老年组(2.86%),也高于FTA-ABS法(老年组为4.62%,非老年组为1.43%)。结论TPPA法在临床梅毒血清学确认检测中应结合FTA-ABS法加以确证,以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
- 文爱清孙继德黄衡柳袁玲何静陈方祥
- 关键词:FTA-ABSTPPA梅毒血清学诊断
- 创伤输血的研究进展
- 1900年维也纳大学病理解剖研究助教Landsteiner首先发现了人类红细胞ABO血型,为常规血型鉴定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使输血成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说,早期输血是救治的主要手...
- 何静熊鸿燕陈方祥王爱民
- 文献传递
- 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液输血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复苏效果。方法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羟乙基淀粉(LR+HES),Ⅱ组输注LR+HES+自身全血,Ⅲ组输注LR+HES+自体红细胞。观察休克前、休克1 h、复苏2 h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时间Ⅱ、Ⅲ组显著长于Ⅰ组(P<0.01);HR、LVSP和±dp/dtmax各组休克1 h、复苏2 h与休克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组复苏2 h与休克1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急性失血45%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输注自身红细胞纠正贫血可以有效复苏,没有发生凝血异常表现。
- 陈方祥滕方廖自福刘良明胡波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羟乙基淀粉全血红细胞
- 低能量He-Ne激光内照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被引量:7
- 2001年
- 何静陈方祥王琳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激光治疗ILIB
- 冷沉淀在抢救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中作用的观察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输注冷沉淀对大量输血后凝血异常的作用。方法 对 8例严重损伤大量输血后有凝血异常的病人 ,行输冷沉淀前、输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和输后 3~ 5天凝血象及血浆Fn水平测定。结果8例患者输注冷沉淀后 12~ 2 4小时及输后 3~ 5天与输注前相比 ,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均明显缩短 ,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增加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0 1) ,5例患者D 二聚体转为阴性。结论 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异常的患者及时输注冷沉淀可提高血循环中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物质的含量 ,缩短凝血时间 。
- 何静陈方祥胡波
- 关键词:冷沉淀大量输血凝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