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尘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骨盆肿瘤术后动脉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及从术前栓塞角度分析术后动脉出血的影响因素
- 2020年
- 目的研究骨盆肿瘤术后动脉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并从术前栓塞角度分析骨盆肿瘤术后动脉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16例,术后均经动脉造影明确为动脉出血。分析骨盆肿瘤术后动脉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并从术前栓塞角度分析骨盆肿瘤术后动脉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栓塞,成功止血,肇事动脉包括骶正中动脉3支、骶外侧动脉4支、髂内动脉主干2支、髂腰动脉5支、臀上动脉4支、腰动脉1支。行术前栓塞者5例,未行术前栓塞者11例;肇事动脉行术前栓塞者2例,未行术前栓塞者14例。9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式均为后入路,肇事动脉包括骶外侧动脉4支、骶正中动脉2支、髂内动脉主干2支、髂腰动脉1支。5例行术前栓塞患者,共栓塞17支动脉,其中15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微弹簧栓子栓塞,术后出血0支,2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出血2支。使用不同栓塞材料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15,P <0.001)。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对骨盆肿瘤术后动脉出血有良好的栓塞效果。为了减少术后动脉出血的发生,在术前栓塞中,应该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微弹簧栓子的方式对手术区域的所有供血动脉进行栓塞。
- 陈尘高健胡立宝郅新
- 关键词:骨盆肿瘤骶骨肿瘤栓塞
- 明胶海绵超选择血管栓塞治疗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五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使用明胶海绵经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治疗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5例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其中4例有明确外伤史,1例为直肠癌阴茎转移。所有患者均行海绵体血气分析、海绵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以及髂内动脉造影检查,确认血管异常后以明胶海绵行超选择性阴部内动脉栓塞。术后随访30~109个月。结果5例患者彩超均提示海绵体动脉高速低阻血流,3例患者海绵体球部可见明确异常血池。1例血管造影可见右侧阴部内动脉-海绵体瘘,2例可见左侧阴部内动脉-海绵体瘘,1例右侧阴茎背动脉及阴茎海绵体动脉增粗,1例患者双侧阴部内动脉异常增粗。栓塞后所有患者异常勃起症状即刻消失,术后随访除阴茎转移癌患者于栓塞后7个月死亡外,所有患者性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采用明胶海绵超选择性栓塞阴部内动脉是治疗高流量性阴茎异常勃起的有效方法,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可以很好地保护勃起功能。
- 郝传玺金龙高健陈雷陈尘张万蕾洪楠
- 关键词:明胶海绵
- 肺实质深部小结节经微弹簧圈定位引导下电视胸腔镜局限性切除的结果分析
- 赵辉隋锡朝杨锋胡立宝陈尘高健王俊
- 脊柱肿瘤术前栓塞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外科术前介入栓塞技术的安全性和对脊柱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11年5月90例行术前栓塞的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病理类型、栓塞颗粒直径、栓塞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否为初次手术及肿瘤侵犯范围等因素对栓塞疗效的影响。结果对于所有肿瘤和颈胸腰椎肿瘤,接受二次或多次手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首次接受栓塞及手术治疗的患者(P=0.023、0.044);骨巨细胞瘤(GCT)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其他原发肿瘤(P=0.013、0.006)。患者性别、栓塞颗粒直径、栓塞与手术的时间间隔及肿瘤侵犯范围等因素对栓塞后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无影响。结论术前栓塞对减少脊柱富血供肿瘤的术中出血量、提高肿瘤的可切除性是安全、有效的。
- 陈尘金龙高健陈雷
- 关键词:术前栓塞脊柱肿瘤影响因素
- 肺内小结节电视胸腔镜切除术前CT定位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指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7例肺内小结节患者(共53个结节,直径〈30mm)行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将微弹簧圈植入紧邻肺小结节边缘的肺组织内,使22个结节内的微弹簧圈的尾部位于脏层胸膜之外。于定位当日或次日行VATS切除肺内小结节,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VATS下完整切除全部肺内小结节(直径3~26mm)。51个(51/53,96.23%)肺内小结节应用微弹簧圈定位成功,2个(2/53,3.77%)微弹簧圈植入后发生移位;定位术中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气胸6例、轻微肺泡出血9例。结论术前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肺内小结节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VATS切除的准确率。
- 胡立宝金龙陈尘赵辉李韬
- 关键词:肺内小结节术前定位微弹簧圈
- 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对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CTA)的可行性。方法以20例窦性心律患者CCTA图像为对照,回顾性分析20例房颤患者CCTA图像。由2名放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对40例图像进行评分(3分制),记录两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20例房颤患者CCTA图像均符合诊断标准,达到临床要求。房颤组得分1.12±0.32,窦性心律组得分1.10±0.28,两组间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为保证房颤患者检查成功率,房颤组检查间隔一个心动周期连续扫描两次,获得两套数据,辐射剂量相应翻倍。房颤组ED(3.41±1.23)mSv,窦性心律组ED(1.91±0.85)mSv。结论高时间分辨率宽体探测器CT可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CCTA,且成功率高。
- 刘卓张诚陈尘綦维维安备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状血管造影术
-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伴皮肤破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栓塞(TAE)用于改善经常规化学治疗(化疗)无效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伴皮肤破溃的效果。方法10例晚期乳腺癌经常规化疗及系统靶向治疗均无效,肿瘤增大伴皮肤破溃,伴恶臭、渗液、出血及感染等;于DSA引导下对其行TAE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例均成功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均未出现栓塞相关皮肤坏死及神经损伤。术后7天皮肤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30天9例皮肤破损面积减小、1例皮肤破溃加重;术后2个月内6例、术后3个月内10例皮肤破损面积增大并症状复发。结论TAE用于治疗伴皮肤破溃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症状,但中长期效果有限。
- 陈尘高健胡立宝郅新
- 关键词:乳腺肿瘤皮肤破溃出血
- 案例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6年
- 介入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介入放射学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知识掌握好,这是介入放射学教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发现前者能明显提高介入放射学理论培训效果。
- 陈尘高健胡立宝
-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案例教学法
- 子宫动脉栓塞及氨甲蝶呤化疗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并对比应用单纯子宫动脉栓塞(UAE)和UAE+氨甲蝶呤(MTX)化疗技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UAE或UAE+MTX治疗的34例宫颈妊娠及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UAE及UAE+MTX的技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并于栓塞后1.0~4.5个月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两组间在血β-hCG水平及正常月经周期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E组相比,UAE+MTX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结论 UAE+刮宫术是治疗宫颈妊娠及瘢痕妊娠的安全而有效方法。
- 金龙范岳锋高健陈雷陈尘曹沙沙
- 关键词:子宫动脉刮宫术
- 术前栓塞联合锁骨下动脉球囊阻断在肩胛带富血供肿瘤外科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术前栓塞联合锁骨下动脉球囊阻断在肩胛带富血供肿瘤外科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肩胛带富血供肿瘤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均接受术前栓塞联合术中锁骨下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380 min,球囊阻断时间40~100 min,除1例胸腔巨大肿物侵及肩胛带区出血量大(5 000 ml),其余5例出血量均不大(100~800 ml)。除1例行肩胛带离断术外,其余5例术后远端肢体血运正常,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肩胛带富血供肿瘤外科切除患者联合应用术前栓塞及术中锁骨下动脉球囊阻断是安全、有效的。
- 陈尘高健胡立宝郅新
- 关键词:术前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