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厚志

作品数:16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清
  • 4篇蛋白
  • 4篇慢性
  • 3篇蛋白酶
  • 3篇组织抑制因子
  • 3篇纤维化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金属蛋白酶组...
  • 3篇基质
  • 3篇基质金属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肝炎
  • 3篇肝炎患者
  • 2篇血清HA
  • 2篇血清MMP-...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13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3篇陈厚志
  • 6篇易俊卿
  • 4篇肖艳华
  • 4篇张春兰
  • 4篇杨湛
  • 4篇罗红彬
  • 4篇肖冠英
  • 4篇张健珍
  • 3篇郭家伟
  • 3篇胡中伟
  • 3篇石亚玲
  • 2篇姚细安
  • 2篇张霞意
  • 2篇邓西龙
  • 2篇林俐红
  • 2篇李穗芬
  • 2篇龙英姿
  • 2篇吴丹丹
  • 1篇蔡卫平
  • 1篇周素琼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自身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水平,探讨MMP-1及TIMP1基因表达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分别检测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PBMC中MMP-1及TIMP1mRNA的表达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MMP1及TIMP—1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肝组织穿刺活检,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PBMC中MMP-1mRNA及TIMP-1mRNA呈低水平表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MMP1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IMP-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48±0.80)lg拷贝/μL,血清TIMP-1也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8.29±58.58)μg/L。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各期之间MMP-1mRNA的表达水平及血清M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960,P=0.111;x^2=7.898,P=0.211);从S1~S4,TIMP-1 mRNA表达水平依次为(1.67±0.84)、(3.48±2.08)、(5.86±3.47)及(8.14±6.48)lg拷贝/μL,血清TIMP-1水平依次为(233.73±64.84)、(262.10±71.12)、(301.15±62.74)及(381.15±152.75)μg/L,各期之间TIMP-1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TIMP-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290,P=0.002;x^2=12.209,P=0.007)。PBMC中TIMP-1mRNA、血清TIMP1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0.752,P〈0.01;r=0.530,P=0.008)。结论PBMC中TIMP-1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TIMP-1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PBMC中TIMP-1mRNA及血清TIMP-1可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新指标,尤其PBMC中TIMP-1mRNA诊断价值最大。
张健珍易俊卿陈厚志胡斌张春兰杨湛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艾滋病患者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了解引起肠道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方法选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0至2014年临床确诊艾滋病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的感染科住院患者310例。所有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获取活检样本,通过HE染色、特殊染色,包括六胺银( GMS)、高碘酸雪夫( PAS)、抗酸染色及巨细胞病毒( CMV)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分析结肠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确定艾滋病患者肠道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结果艾滋病患者肠道内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改变(93.9%),部分严重者黏膜上皮变性坏死,局部糜烂及溃疡形成。310例艾滋病患者中,139例(44.8%)检出病原体,其中CMV感染47例(15.2%),分枝杆菌感染36例(11.6%)、马尔尼菲青霉感染21例(6.8%),隐球菌感染10例(3.2%),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3例(1.0%),隐孢子虫感染2例(0.6%),其他未能确定类型的真菌及细菌感染共20例(6.5%)。结论艾滋病患者的肠道病变以肠道慢性炎症多见,肠镜黏膜活检病理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肠道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
肖艳华罗红彬肖冠英易俊卿陈厚志吴丹丹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病理学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的关系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与患者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体重指数(BMI)及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96例经肝穿活检诊断为NAFLD的患者(NAFLD组)分为轻、中、重三度,同时选择20例肝穿活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空腹血糖、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瘦素水平、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BMI及血脂紊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NAFLD患者随病变程度加重,血清瘦素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逐步下降,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BMI增高及血脂紊乱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NAFLD病变程度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
张霞意郭家伟罗红彬陈厚志胡中伟
关键词:脂肪肝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体重指数血脂紊乱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198例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分析病理特征。结果 198例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134例(占67.68%),HBeAg阴性64例(占32.32%),除21例(占10.61%)无肝脏病理改变外,其余肝脏组织学显示不同程度炎症(G)及纤维化(S)改变者占89.39%(177/198),其中G1占65.66%(130/198),G2占19.19%(38/198),G3占4.55%(9/198),≥G2共占23.74%(47/198);S1占39.90%(79/198),S2占36.87%(73/198),S3占5.05%(10/198),S4占0.51%(1/198),≥S2共占42.42%(84/198)。男性组与女性组G、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30岁组G及S重于<30岁组(P<0.05)。病程<10年组与≥10年组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0年组S重于<10年组(P<0.05)。按HBeAg分阳性组与阴性组,HBeAg阳性组以G1(占70.89%)、S1(占47.01%)为多,而HBeAg阴性组以≥G2(占34.38%)、≥S2(占56.25%)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肝组织G各级之间及S各期之间血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3.117,df=3,P=0.366;χ2=5.579,df=3,P=0.134);HBeAg阴性组肝组织G各级之间及S各期之间血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921,df=3,P=0.823;χ2=3.408,df=3,P=0.492)。结论无论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绝大部分有一定的肝组织学改变,应引起足够重视;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损害程度要重于HBeAg阳性者。肝组织学炎症、纤维化程度改变与乙肝病毒复制水平、性别无关。年龄≥30岁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重于<30岁组,病程≥10年组纤维化程度重于<10年组。年龄在30岁以上,病程超过10年的慢性HBV携带者应密切随访,及时进行肝活检,明确病情,并给予恰当的治疗。
张健珍张春兰易俊卿陈厚志姚细安林俐红谭奕洲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HBEAG阴性肝组织病理HBVDNA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分级与瘦素及其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与患者血清瘦素、肝脏瘦素受体表达及其基因Lys109Arg多态性、体重指数(BMI)、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将96例经肝穿活检诊断为NAFLD的患者分为轻、中、重三度,同时选择50例肝穿活检非脂肪肝者为正常对照,检测其血清瘦素、肝组织内瘦素受体mRNA表达情况、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空腹血糖、血脂,计算BMI。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瘦素水平、肝脏瘦素受体表达、BMI及血脂紊乱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NAFLD患者随病变程度加重,血清瘦素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呈正相关关系(P〈0.05)。对照组与NAFLD组及病变不同程度脂肪肝组之间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多态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瘦素、BMI增高及血脂紊乱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NAFLD病变程度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体内高瘦素对瘦素受体表达有下调作用,这可能是引起瘦素抵抗的机制之一。无证据提示瘦素受体基因LYS109Arg的多态性参与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
郭家伟张霞意罗红彬陈厚志姚细安胡中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瘦素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MP-1及TIMP-1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寻找新的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指标。方法慢性乙肝患者64例,均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MMP-1及TIMP-1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的水平。结果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MMP-1水平逐渐降低,而TIMP-1水平逐渐升高,除G1与G2、S1与S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TIMP-1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496,P=0.003),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正相关(r=0.460,P=0.005);血清MMP-1与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443,P=0.004),与炎症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r=-0.419,P=0.007),且血清MMP-1及TIMP-1与HA、PⅢNP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血清TIMP-1和MMP-1水平可作为评估肝纤维化发展或减轻的指标。
张健珍龙英姿李穗芬易俊卿陈厚志张春兰杨湛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ⅣC及PⅢNP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39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LN、ⅣC及PⅢNP的含量,同时结合临床特点、病理切片等,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ⅣC及PⅢNP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肝硬化患者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加(A级到C级),血清HA、LN、ⅣC及PⅢNP含量均逐渐增加,且不同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上述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情况,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石亚玲何浩岚吴雪辉陈厚志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MMP-1和TIMP-1与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均行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检查并进行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MP-1及TIMP-1,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结果随着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血清MMP-1逐渐降低,而TIMP-1逐渐升高,除G1期与G2期患者比较,S1期与S2期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级别患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血清TIMP-1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呈正相关(P=0.003),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正相关(P=0.005);血清MMP-1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呈负相关(P=0.004),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P=0.007),且血清MMP-1和TIMP-1与HA、PⅢNP具有良好相关性。结论血清TIMP-1和MMP-1对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健珍龙英姿李穗芬易俊卿陈厚志张春兰杨湛
关键词:肝纤维化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C-Met、CD44v6、MMP-9与E-cadher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C-Met、CD44v6、MMP-9及E-cadherin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了解C-Met、CD44v6、MMP-9、E-cadherin与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50例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Met、CD44v6、MMP-9及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Met、CD44v6及MMP-9在50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45/50),60%(30/50)及44%(22/50),与癌旁肝组织相比前者阳性率均显著增高(P<0.01);E-cadherin在50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20/50),与癌旁组织76%(30/50)相比其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此外,C-Met、CD44及MMP-9在肝细胞癌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而在血管侵犯、转移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cadherin在HCC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同样在血管侵犯、转移方面显示无差异。结论:C-Met、CD44v6、MMP-9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在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组,而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在高/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提示四者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的上调、下调或缺失是肝癌重要的恶性生物学指标。
肖冠英肖艳华马灿业陈厚志苏锦清
关键词:肝细胞癌C-METMMP-9CD44V6E-CADHERIN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了解引起肺部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艾滋病并有肺部感染患者1 386例,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获取活检标本,采用HE染色、特殊染色(六胺银、PAS、抗酸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确诊肺部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结果支气管镜病变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1 386例艾滋病患者中,693例(50%)查出特异性病原体(部分病例为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重复感染),其中肺孢子菌感染246例(17.7%),分枝杆菌感染147例(10.6%),巨细胞病毒感染136例(9.8%),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83例(6%),隐球菌感染72例(5.2%),白色假丝酵母菌、曲霉菌及毛霉菌感染合计18例(1.3%),及未能确定类型的真菌感染80例(5.8%)。结论艾滋病患者的支气管镜病变以慢性炎症多见,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明确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
肖艳华肖冠英陈谐捷邓西龙陈厚志易俊卿吴丹丹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部感染支气管镜检查机会致病菌感染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