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雪丹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图
  • 4篇脑电
  • 4篇脑电图
  • 2篇CT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性
  • 1篇牙再生
  • 1篇预后
  • 1篇髓鞘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机构

  • 3篇大庆油田总医...
  • 2篇大庆市第一医...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5篇闫雪丹
  • 2篇张鸿雁
  • 2篇张鸿雁
  • 2篇朱万余
  • 2篇王彬
  • 2篇伏冬梅
  • 1篇王天祥
  • 1篇侯景秋
  • 1篇郑国贤
  • 1篇闫征斌
  • 1篇刘屹松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蚕蛹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脑电图1例
2004年
张鸿雁闫雪丹王彬
关键词:脑电图检查预后
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在牙颌面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第一鳃弓作为过渡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离培养小鼠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方法:显微解剖E9.5胎鼠第一鳃弓,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对其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描记、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和特异性标记物检测对其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细胞的时间7~10d,上皮细胞成分较多,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细胞时间两三天,上皮细胞成分较少,两组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特异性标记物CD57/HNK1、波形丝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均一表达。提示采用酶消化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充足、纯度较高、满足实验要求的细胞。
闫征斌侯景秋闫雪丹王天祥刘屹松
关键词:分化发育外胚间充质细胞牙再生
脱髓鞘性脑炎的脑电图1例报道
2002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失语、跌倒在地,急送当地医院,给予脱水、补液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部份问话能回答,送入我院.经CT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为广泛高度异常脑电地形图,各脑区以15~20uV,5~6cpsθ活动为主,脑后部α波消失,间以散在低幅δ活动,有时基线接近于平坦活动,门诊以意识不清待查收入院.
张鸿雁闫雪丹王彬郑国贤
关键词:脱髓鞘性脑炎脑电图CT病例报告
11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张鸿雁闫雪丹伏冬梅朱万余
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儿童脑电图
6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电图与CT对比分析
2001年
张鸿雁闫雪丹伏冬梅朱万余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