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雷

作品数:19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冠状
  • 6篇动脉
  • 6篇冠状动脉
  • 5篇蛋白
  • 4篇心病
  • 4篇血管
  • 4篇冠心病
  • 4篇反应蛋白
  • 4篇超敏C-反应...
  • 3篇心肌
  • 3篇选择素
  • 3篇抗栓
  • 3篇成形术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支架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2篇大连医科大学...
  • 4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钟雷
  • 6篇黄榕翀
  • 4篇苏德淳
  • 4篇刘晓桥
  • 4篇张萍
  • 4篇黄山
  • 3篇丛涛
  • 3篇武宝林
  • 3篇袁晨
  • 2篇梁滨
  • 2篇王珂
  • 2篇丁怀玉
  • 2篇朱皓
  • 2篇周旭晨
  • 2篇韩玉泽
  • 1篇张树龙
  • 1篇安攀
  • 1篇田峥
  • 1篇贾崇富
  • 1篇刘岩

传媒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新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炎性反应的动态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在接受不同复杂程度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前和术后血清P选择素(P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SAP患者49例,按手术复杂程度的不同分为A、B、C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PCI术前和术后6、12、24、48、72h的PS和hs-CRP。结果术后3组hs-CRP水平都较同组术前增高,C组各时点PS及hs-CRP水平均高于同时点A、B组水平(P<0.05)。结论PCI直接影响冠心病SAP患者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强度。
张萍刘晓桥钟雷黄山
关键词:冠状动脉稳定型心绞痛支架植入术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栓策略选择的荟萃分析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荟萃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中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等在线电子数据库,手工检索国际上重要会议论文集,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语言选择英文和中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三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抗栓治疗组和双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组。根据标准制定检索策略,提取文献资料。运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质量偏倚风险进行评估,比较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j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MACE、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2项,包含患者11353例,其中三联抗栓治疗组3486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7867例。分析发现,两组间MACE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CE:OR=0.93,95%C/0.74~1.18,P〉0.05;缺血性卒中:OR=0.88,95%C/0.70~1.10,P=0.27),但三联抗栓治疗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OR:1.94,95%C/1.33~2.82,P=0.0006)。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三联抗栓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远期疗效相当,但出血风险较高。
袁晨钟雷黄榕翀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心房颤动抗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和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介入术前以及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CD62P和Hs-CRP水平,同时记录每组冠脉内手术操作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前CD62P、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P<0.05),AMI组手术时间(16.18±8.82分)均小于SAP组手术时间(26.82±17.35分)(P<0.05),AMI组术前、术后的CD62P、Hs-CRP水平均分别高于SAP组,但较SAP组持续时间短。结论临床状态和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冠脉内介入手术操作时间影响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的强度。
张萍刘晓桥钟雷黄山韩玉泽王柳堃
关键词:血管形成术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基于NLRP3信号通路探讨活血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在免疫炎症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 42 只随机选 6 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 36 只大鼠 AMI 造模。建模后存活大鼠 30 只随机分成 5 组,阳性药物对照组,AMI 组,活血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 6 只。空白对照组、AMI 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 184 mg/(kg·d)灌胃辛伐他汀,活血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 2.7、5.4、10.8 g/(kg·d)灌胃,每日 1 次,连续 28 d。同时建立人 H9C2 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缺氧处理 21 h,加药处理。HE 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MTS 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变化;ELISA 检测心肌组织和心肌细胞中 IL-1β、TNF-α水平;qRT-PCR 检测心肌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接头蛋白 ASC(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1(caspase-1)mRNA 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 NLRP3、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酶原(pro-caspase-1)、caspase-1 蛋白水平。结果大鼠和人心肌细胞模型中,AMI 组心肌细胞破坏、死亡严重,形态及结构损害严重。随着活血通脉颗粒剂量的增加,心肌细胞坏死现象减弱,逐渐恢复形态。大鼠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I 组心肌组织中 IL-1β、TNF-α、NLRP3、ASC、caspase-1 mRNA 和蛋白、pro-caspase-1 蛋白表达量升高(P < 0.05)。与 AMI 组相比,活血通脉颗粒低剂量组心肌组织中 ASC、pro-caspase-1、caspase-1 蛋白表达量降低;活血通脉颗粒中、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 IL-1β、NLRP3、ASC、caspase-1 mRNA 和蛋白、pro-caspase-1 蛋白表达量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效应(P < 0.05)。人心肌细胞中加药 6 h 时 IL-1β、TNF-α的变化与大鼠模型中类似。结论活血通脉颗粒可能通过减弱 NLRP3 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表达,实现对 AMI 大鼠的保护作用。
韩玉泽田峥钟雷
关键词:心肌梗死免疫炎症
造影剂剂量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造影剂剂量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PCI的患者265例,分为造影剂低剂量组(<150 m L)和高剂量组(>150 m L),比较两组患者注射造影剂前后肾小球滤过率差值(△GFR)及影响△GFR的因素,分析造影剂剂量与△GFR的相关性;根据患者基础GFR的不同分为2组(>90 m L/min组及60 m L/min^90 m L/min组),分析造影剂剂量对不同基础GFR患者△GFR的影响。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对△GFR有影响(P<0.05),造影剂剂量对△GFR作用显著(P<0.01);造影剂用量与△GFR相关系数r=0.32(P<0.05),造影剂剂量与GFR>90 m L/min组、GFR 60 m L/min^90 m L/min组△GFR的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和0.334(P<0.05)。结论:造影剂剂量与△GFR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基础GFR越小,造影剂对GFR影响越大。
梁滨陈雨武宝林丁怀玉钟雷黄榕翀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
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床旁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因急性呼吸困难入院的患者58例,于药物治疗前行床旁经胸肺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比较经胸肺超声检查结果,判断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经胸肺超声彗尾征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敏感度为93.75%(30/32,95%CI 77.78%~98.91%),特异度为88.46%(23/26,95%CI 68.72%~96.97%),阳性预测值为90.90%(30/33,95%CI 74.53%~97.62%),阴性预测值为92.00%(23/25,95%CI 72.50%~98.60%),诊断准确率为91.38%(53/58)。结论根据经胸肺超声彗尾征可以较准确地诊断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
钟雷苏德淳王珂张树龙丛涛
关键词:肺疾病超声检查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案例分析 患者,男,76岁,活动后胸闷,气促5年,近1个月加重。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5年,2年前因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曾于我院住院治疗,当时测LVEF35%。本次入院查体:BP110/70mmHg,颈静脉无充盈,双下肺散在少量湿啰音,心界向左扩大,
钟雷苏德淳
关键词: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慢性心力衰竭前间壁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史
冠心病合并房颤不同抗栓治疗策略的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房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不同抗栓治疗策略1年临床预后结果。
黄榕翀袁晨毋健钟雷朱皓周旭晨
B型利钠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利钠肽家族主要包括A型利钠肽(ANP)、B型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肾利钠肽和树眼蛇利钠肽(DNP)。本研究主要观察冠心病患者BNP水平与心功能不全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梁滨戚真丁怀玉钟雷武宝林黄榕翀
关键词:B型利钠肽冠心病左前降支
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在诊断非缺血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中的价值。方法:因呼吸困难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86例,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即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0),测量超声心动图、B型利钠肽和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指标联合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净重分类指数评估臂踝脉搏波速度能否改善上述指标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诊断效果。结果:经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与侧壁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比值、B型利钠肽和臂踝脉搏波速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臂踝脉搏波速度与前两个指标两两组合或三个指标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臂踝脉搏波速度加入2007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共识后,明显提高该标准的诊断效果(NRI=0.127,P<0.05)。结论: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结合现有的诊断指标或标准,能改善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效果。
姜莎莎丛涛钟雷刘岩王珂苏德淳
关键词:心力衰竭脉搏波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