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彩霞

作品数:43 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磺胺
  • 13篇土壤
  • 8篇污染
  • 7篇磺胺间甲氧嘧...
  • 7篇磺胺嘧啶
  • 7篇复合污染
  • 5篇抑制率
  • 5篇伸长
  • 5篇磺胺类
  • 5篇磺胺类药
  • 5篇磺胺类药物
  • 5篇降解
  • 5篇根际
  • 5篇根伸长
  • 4篇豆磺隆
  • 4篇毒性效应
  • 4篇生态毒性
  • 4篇兽药
  • 4篇小麦
  • 4篇胁迫

机构

  • 35篇河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聊城大学
  • 3篇河南省环境污...
  • 2篇南开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油国际管道...

作者

  • 40篇金彩霞
  • 9篇陈秋颖
  • 8篇朱雯斐
  • 8篇刘军军
  • 6篇周启星
  • 5篇樊静
  • 5篇鲍林林
  • 5篇周庆祥
  • 5篇赵保真
  • 5篇李明亮
  • 4篇吴春艳
  • 4篇毛蕾
  • 3篇樊颖伦
  • 3篇吕山花
  • 3篇薛万新
  • 3篇王子英
  • 2篇任丽萍
  • 2篇郭桦
  • 2篇宋雪英
  • 2篇刘国光

传媒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内江科技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河南教育(高...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镉与豆磺隆复合胁迫下小麦根-土界面镉形态的变化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根际箱试验,研究了Cd与豆磺隆复合胁迫下小麦根-土界面Cd形态变化的空间和时间效应.在空间上将根-土界面(0-5mm)细化到1mm,在时间上将取样时间分为14、21、28、35和42d,并将小麦体吸收的Cd与根-土界面各形态Cd作相关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小麦体生长的Cd形态.结果表明,在小麦不同的生长时间内,可交换态Cd表现出的空间效应明显不同.在小麦生长的第14天,根-土界面可交换态Cd大体上由根中心区(6.186mg·kg^-1)向根外区(6.482mg·kg^-1)逐渐增加;从小麦生长第21天到42天,根-土界面可交换态Cd呈现出由根中心区到某一层升高,之后又由该层到土体下降的趋势.根-土界面各层碳酸盐和铁锰结合态Cd向可交换态Cd转化的趋势由根中心区向根外区逐渐减弱,而向残留态Cd转化的趋势逐渐加强,有机结合态Cd浓度变化在近根区较大.碳酸盐结合态Cd、铁锰结合态Cd、有机结合态Cd浓度随时间而逐渐下降;残留态Cd浓度则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近根层的可交换态Cd和有机结合态Cd是小麦能直接利用的两种Cd形态.豆磺隆对可交换态Cd含量变化以及碳酸盐和铁锰结合态Cd的转化有明显影响.
金彩霞周启星樊静王建玲
关键词:豆磺隆根-土界面CD形态小麦
联氨对HABR全程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考察联氨作为自养脱氮系统菌群调节剂的可行性,以实验室内运行的HABRCANON反应器为试验装置,研究不同浓度联氨对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效能和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4 mg/L)联氨可以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促进厌氧氨氧化菌(AnAOB)的活性,从而提高脱氮效能;高浓度(10 mg/L)联氨对好氧氨氧化菌(AOB)和NOB的抑制作用明显;停止投加联氨后,CANON系统的脱氮效能可迅速恢复;高浓度(10 mg/L)联氨对HABR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是可逆的,但对NOB的抑制不可逆。对生物膜样品中的优势菌种进行分析发现,AOB和AnAOB为主要的功能微生物。采用低-高-低的联氨投加方式,可以有效抑制自养脱氮反应器内NOB的生长,保证自养脱氮系统的稳定运行。
鲍林林鲍林林李孙林蔡俊年金彩霞
关键词:全程自养脱氮联氨亚硝酸盐氧化菌厌氧氨氧化菌
马铃薯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马铃薯是重要的茄科作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六倍体,同时是块茎形成、淀粉合成、对病原物应答研究的模式植物。由于茄科植物基因组存在高度的共线性,为此,开展番茄基因组计划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可以为其他蔬菜、水果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直接借鉴。从马铃薯的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序列图谱和转录图谱,以及已从马铃薯中克隆的重要基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马铃薯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
吕山花樊颖伦金彩霞刘立科
关键词:马铃薯基因组物理图谱
不同pH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宜pH值。[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用人工控制pH值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pH值为6.5时,拟南芥种子萌发速度最快,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最高,分别为53.04spad和24.5 cm;当pH值为5.5时,拟南芥主根相对伸长量最大,为6.2 cm。[结论]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宜pH值为6.5,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拟南芥的生长。
吕山花樊颖伦张文会金彩霞刘立科
关键词:拟南芥种子萌发PH值生长发育
磺胺嘧啶在作物根际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根际袋盆栽实验,研究了在小麦和玉米根际效应作用下,土壤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吸附/解吸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对SD的吸附/解吸均较快,描述2种作物根际与非根际对SD吸附过程最优动力学方程皆为Elovich方程,其次是双常数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在实验所采用的SD浓度范围内,不同处理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对SD的吸附量均随着S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根际对SD的吸附能明显高于非根际.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对SD等温吸附行为最为适宜.SD在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的解吸过程都是非线性的,且在根际的解吸能力明显低于非根际.此外,将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的平均吸附常数(Kf-ads)及平均解吸常数(Kf-des)与土壤有机质、pH、黏粒3种理化性质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有机质是影响根际SD吸附/解吸行为的关键因素.
金彩霞朱雯斐李明亮赵保真薛万新
关键词:根际解吸
不同形态磺胺类药物在根-土界面的空间分布及毒性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化学分析和发光细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在作物根-土界面的形态分布及生态毒性.结果表明,磺胺类药物在根际土壤中主要以水溶态的形式存在,远根区则以有机溶剂可提取态为主要形态.3种形态磺胺类药物对明亮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抑制率均小于30%,表现为低毒性.不同形态磺胺类药物对明亮发光菌表现的生态毒性不同,有机溶剂可提取态对明亮发光细菌的毒性最大,水溶态次之,结合态毒性最小.根际区水溶态的含量及其对明亮发光细菌的相对毒性抑制率大于远根区,而有机溶剂可提取态和结合态的含量及其对明亮发光细菌的相对毒性抑制率则小于远根区.
金彩霞司晓薇王万峰王春峰王子英张琴文王婉
关键词:化学分析磺胺类药物毒性
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学教育
2010年
本文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我国环境生态学教育中应遵循的"三好"原则,并对教师未来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展望。
金彩霞樊静鲍林林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育可持续发展
磺胺间甲氧嘧啶-镉复合污染对作物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测定了黄潮土中常用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重金属镉(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和西红柿种子发芽(根伸长、芽伸长和发芽率)的影响,分析了土壤中药物浓度与作物生长抑制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复合污染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物作用下,根伸长抑制率和芽伸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显著相关(P<0.05),发芽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不相关(P>0.05);药物对根伸长及芽伸长的抑制高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SMM对2种作物的毒性效应明显强于Cd,SMM对小麦和西红柿根伸长的IC50(抑制率为50%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33.7,49.3mg/kg,而Cd为507.3,599.8mg/kg.SMM和Cd复合污染时,在低Cd(200mg/kg)的胁迫下,联合作用主要体现为协同作用,但随着SMM浓度的增加,协同效应不显著(P>0.05);在高Cd(500mg/kg)作用下,二者的联合效应中Cd起主要作用.
金彩霞刘军军鲍林林周庆祥周启星
关键词:磺胺间甲氧嘧啶复合污染生态毒性抑制率
磺胺间甲氧嘧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环境物质的影响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由于此类药物抗菌谱广,价格低廉,是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业中最常用的药物添加剂之一。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金彩霞陈秋颖刘军
关键词:土壤磺胺间甲氧嘧啶环境物质
文献传递
两种常用兽药对作物发芽的生态毒性效应被引量:42
2009年
采用室内生长箱培养的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常用兽药磺胺嘧啶钠、环丙沙星对小麦、白菜和番茄种子发芽、根伸长、芽伸长的影响,分析了兽药和作物生长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比较分析了小麦,白菜和番茄对2种兽药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根长抑制率和芽长抑制率与兽药浓度显著相关(p<0.05);种子发芽抑制率与2种兽药浓度不相关(p>0.05).2种兽药对根伸长和芽伸长的抑制明显强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3种作物对磺胺嘧啶钠胁迫的敏感性依次为小麦>白菜>番茄;对环丙沙星胁迫的敏感性依次为白菜>番茄>小麦;磺胺嘧啶钠对3种作物的毒性效应明显强于环丙沙星.
金彩霞陈秋颖刘军军周庆祥
关键词:土壤污染兽药抗生素生态毒性根伸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