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闵琴

作品数:29 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激光
  • 4篇脾虚
  • 3篇腰椎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麦粒灸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流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诱发电位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鼠肺
  • 2篇疼痛

机构

  • 26篇成都军区总医...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军区联勤...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七人...
  • 1篇甘孜藏族自治...

作者

  • 26篇郑闵琴
  • 16篇孙燕
  • 11篇何春阳
  • 8篇余华
  • 8篇潘志伟
  • 7篇张安仁
  • 6篇张月娥
  • 5篇周凯
  • 2篇张为
  • 2篇郭东阳
  • 2篇王涛
  • 2篇汪盛贤
  • 2篇张凡
  • 2篇崔建强
  • 2篇王文春
  • 2篇黄迪君
  • 2篇吴宗耀
  • 1篇唐筱璐
  • 1篇武丹
  • 1篇陈昭颉

传媒

  • 4篇成都军区医院...
  • 4篇西南军医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医学会高...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粒灸对脾虚泄泻证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及血清SIgA的影响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观察麦粒灸对脾虚泄泻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及粪便SIgA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麦粒灸灸患者脾俞、胃俞、足三里 ,每穴 3壮 ,隔日 1次 ,连续3天 ;对照组用中药治疗。结果 :麦粒灸能显著改善患者脾虚泄泻症状 ,并显著提高唾液淀粉酶活性及降低血清SIgA ,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 :麦粒灸治疗脾虚泄泻的疗效是肯定的。
余华张安仁张月娥郑闵琴王文莉黄迪君弋代明
关键词:脾虚泄泻唾液淀粉酶血清SIGA麦粒灸
三间透后溪治疗中风后遗症手指痉挛被引量:9
2008年
目前,临床上中风后约有80%的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以手指痉挛为其主要运动功能障碍之一。手指痉挛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肌张力增强,患侧上肢屈曲难伸,手指掌屈、强握、挛急不开、被动活动困难,甚则强握日久出现手掌糜烂或废用性萎缩。近年来,笔者运用三间向后溪透刺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疗效显著,特介绍如下,
柏玲范丽郑闵琴孙燕唐筱璐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后溪肌张力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屈伸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0例被引量:9
2004年
孙燕王文春张安仁何春阳郑闵琴
关键词: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急性面神经炎药物治疗急性期
家兔事件相关电位P3a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40 只家兔P3a 成分进行识别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方法 按国际10~20 系统在家兔颅骨内9 个点安放电极,用听觉Oddball 刺激序列记录这些部位的波形,并对其进行分析,辨认P300 亚成分P3a’和P3b’。结果 29 只家兔P3a’与P3b’同时存在,P3a’潜伏期(275 .7 ±22 .6)ms,其余11 只家兔P3a’单独存在,P3a’潜伏期延迟为(301.3 ±16 .1)ms,P3a’波幅呈额- 顶分布,由Fz 点的(34 .7 ±3.0)μV 逐渐降低至Pz 点的(16.7 ±3 .1)μV,在用概率为15 % ,50% ,85% ,100% 的声音刺激时,其波幅呈概率依赖性,即概率越低,波幅越高,概率越高波幅越小。结论 家兔P3a’在头颅分布及概率依赖性方面与人类P3a 相符,因此,家兔P3a’与人类P3a 相似。
何春阳吴宗耀周凯魏建华郑闵琴孙燕潘志伟
关键词:声刺激听觉诱发电位家兔
麦粒灸对实验性脾虚泄泻证大鼠空肠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8
2000年
本实验采用复合造模法复制出实验性脾虚泄泻大鼠 ,用麦粒灸灸“脾俞”、“胃俞”、“足三里”穴 ,每日 1次 ,每穴 3壮 ,连续 1 5天。观察结果 :灸治组空肠MMC数值比模型组显著减少 (P <0 0 0 1 ) ;与中药对照组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余华张安仁张月娥郑闵琴黄迪君
关键词:脾虚麦粒灸肥大细胞空肠
P3a电位神经学起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研究P3a电位神经起源之所在。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记录额叶、扣带前回和扣带后回损毁前后的P3a电位。结果 P3a极性反转者仅见于扣带前回;损毁扣带后回,P3a波幅及潜伏期无改变;损毁额叶,P3a波幅及潜伏期无显著性改变;同时损毁额叶和扣带前回,P3a消失或波幅降低。结论 扣带前回与P3a发生有关。
何春阳吴宗耀周凯潘志伟孙燕郑闵琴
关键词:P3A诱发电位额叶扣带回
脑梗塞——再灌注损伤血液流变性改变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脑梗塞及其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塞又继发再灌注损伤的病人,检测急性梗塞期和再灌损伤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正常组对照,同时检测病人自由基代谢的有关指标,也与健康组对照。结果 急性梗塞期血流变性显著异常,自由基水平无明显异常;病情加重的再灌注损伤期,血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急性脑梗塞期血流变性严重紊乱,而再灌注损伤期血流变性得到改善,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升高密切相关。
李晓萍唐小丽陈莉郑闵琴佟安娟
关键词:脑梗塞再灌注损伤血流变学
红外偏振光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应用北京柏尔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BPM-Ⅲ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对各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128例进行治疗观察,总有效率95.3%。
孙燕王文春张安仁何春阳郑闵琴
关键词:红外偏振光疼痛性疾病疗效观察
祖师麻片引起过敏1例
2000年
患者女性,24岁。因腰痛半年加重一周于1999年5月来我科治疗。查腰椎无侧弯畸形。腰活动轻度受限,两侧腰大肌压痛(+)。X 光片示腰椎正侧位未见异常,诊断腰肌劳损。我科给予短波、电脑中频治疗的同时,给与口服祖师麻片3片(0.87g),一日三次。第三天患者全身出现散在性淡红色丘疹,0.5~1cm^2 大小,压之退色,搔痒明显。无头痛头昏,无心慌气紧。测体温 36.5℃,呼吸每分钟16次,脉搏每分钟76次,血压14.5/9.0KPa。嘱立即停服祖师麻片,
张月娥郑闵琴
关键词:祖师麻片电脑中频治疗腰椎正侧位福氏痢疾杆菌头痛头昏慢性腰腿痛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面积密度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肺组织面积密度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模拟海拔5km高原连续缺氧 ,制备HPH大鼠动物模型 ,用图像分析、光镜、电镜、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观察缺氧后 10、2 0、30d和平原对照组肺组织面积密度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缺氧后大鼠肺组织面积密度明显增加 ,以 2 0d和 30d为著 ,缺氧 10d时为 2 7.0 8%± 1.2 9%、2 0d时为 31.33%± 0 .72 %、30d时为31.10 %± 1.95 % ,与对照组 ( 2 2 .78%± 1.17%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缺氧 2 0d时与 10d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缺氧 30d与 10d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但其P值 ( 0 .0 5 7)接近显著性水平。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PⅡ )不同程度肿胀、退变 ,板层体减少或空化 ;肺泡腔表面活性物质 (PS)呈泡沫状。各级小动脉管壁增厚 ;毛细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滞留、嵌塞 ,血小板聚集 ;内皮细胞肿胀 ,基底膜增厚。结论 缺氧可引起大鼠肺组织面积密度增加 ,肺泡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其变化与PⅡ和PS系统受损所致的肺萎陷、肺血管结构重塑。
汪盛贤于中和周颖郑闵琴龚俐简燚
关键词: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超微病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