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芳
-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副胰管异常汇合于主乳头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66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前来就治。患者近2年来反复出现上腹痛,呈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无发热及其它不适。外院B超检查示:胰头18mm,胰体10mm,包膜光滑,实质回声稍增粗,欠均匀,胰管扩张,
- 苏鲁郑秀芳云小余
- 关键词:胰管扩张反复上腹痛乳头B超检查阵发性放射痛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结扎治疗远期疗效
-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我院自1997年2月到2006年3月共对7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进行内镜下结扎治疗,其中男60例,女12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9岁...
- 郑秀芳林平云小余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再次出血内镜结扎
- 文献传递
- 内镜下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郑秀芳林平云小余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结扎术
- 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105例经小探头超声内镜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患者,结合内镜下治疗及病理结果,比较小探头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结果小探头超声能够清晰的分辨食管壁各层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有基层及浆膜层,超声内镜下依次表现高、低、高、低、高回声。常见的食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为息肉、平滑肌瘤、静脉瘤、脂肪瘤、囊肿。超声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85.7%、100%、100%、100%,因而能够指导食道黏膜下病变的治疗及判断预后。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是诊断及鉴别诊断食管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变的有效手段。
- 江雪梅黄晓曦郑秀芳陈正义吕静云小余文丹刘英
- 关键词:超声内镜小探头超声
- 电子结肠镜诊治鞭虫病16例
- 2000年
- 郑秀芳
- 关键词:鞭虫病电子结肠镜
- 内镜下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使用绝缘头电切刀行直肠肿瘤黏膜下层剥离术,以求切除一次性大于1.5cm的肿瘤。方法使用绝缘头电切刀(Insulation-tipped,IT)对12例直肠肿瘤(平均病变范围为3.4cm)行黏膜下层注射美蓝肾上腺素液,再用IT刀进行黏膜下层剥离术。结果12例直肠肿瘤均被完整切除,病理结果为绒毛腺管状腺瘤并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其中4例癌变,基底无残留癌灶。术中1例发生小动脉破裂出血,给予钛夹止血,达到止血目的,该组无穿孔者。结论IT刀可顺利进行直肠肿瘤完整黏膜下层剥离术。
- 郑秀芳苏鲁潘洪珍赖雪珍云小余
- 关键词: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 内镜下胃间叶源性肿瘤切除术与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胃间叶源性肿瘤的方法,并依据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确定其诊断。
方法:自2004年~2009年我们使用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对28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了内镜下切除,并对切下的整个标本进...
- 苏鲁潘洪珍赖雪珍云小余郑秀芳
- 关键词:肿瘤切除术内镜下切除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结扎部位与食管曲张静脉再出血的关系被引量:3
- 2001年
- 郑秀芳王伟苏鲁潘洪珍洪梅燕方立林平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结扎部位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小儿大肠息肉32例报告
-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对小儿检查的可行性及小儿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不配合的患者肠镜检查和电切术均在麻醉下进行。对亚蒂或基底部显示不清的息肉,先用内镜注射针在息肉基底部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2~4处,每...
- 郑秀芳
- 关键词:小儿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标志物的评价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标志物的评价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腹水分为肝癌组53例,肝癌腹水组9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静脉血和尿标本中的肾功能标志物。结果肝癌腹水组和肝癌组血清Cys C、IgG、mAlb、α1-M、β2-MG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腹水组血清Cys C、IgG、mAlb、α1-M及SCr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癌组(P<0.05);肝癌组和肝癌腹水组Child-Pugh等级为B、C级的血清Cys C、IgG、mAlb、α1-M及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A级(P<0.05);肝癌腹水组Child-Pugh等级为C级的血清Cys C、IgG、mAlb、α1-M、β2-MG、SCr及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B级(P<0.05)。结论血清Cys C、IgG、mAlb、α1-M及β2-MG水平随着肝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肾功能损害而升高,比传统的血清SCr、Urea更敏感地反映肝癌腹水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
- 钟文洲郑秀芳李春芸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肾功能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