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鹏

作品数:34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动脉
  • 9篇心脏
  • 9篇外科
  • 8篇新生儿
  • 8篇婴儿
  • 7篇心动图
  • 7篇外科治疗
  • 6篇胎儿
  • 6篇先天性
  • 6篇先天性心脏
  • 6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静脉
  • 6篇肺动脉
  • 5篇动脉瓣
  • 5篇心脏病
  • 5篇异位连接
  • 5篇先天
  • 5篇肺静脉
  • 5篇肺静脉异位
  • 5篇肺静脉异位连...

机构

  • 30篇广东省妇幼保...

作者

  • 30篇邹鹏
  • 28篇孙善权
  • 22篇李虹
  • 22篇黄景思
  • 18篇刘琴
  • 17篇孔娟娟
  • 15篇杨伟健
  • 12篇许伟滨
  • 8篇尚宝朋
  • 4篇李博
  • 3篇尚宝鹏
  • 3篇张翠翠
  • 1篇梁耀佳
  • 1篇马小燕
  • 1篇黄苑铭
  • 1篇陈丹
  • 1篇黄冬平
  • 1篇洪庆山
  • 1篇杨伟建

传媒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中国循证儿科...
  • 3篇第16届中国...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第15届中国...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解剖多样性及外科治疗
2021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解剖多样性及外科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7年7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9例新生儿TAPVC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4例、女15例,年龄1~29 d(中位数10 d),体质量2.0~4.5 kg(中位数3.23 kg)。TAPVC根据Darling分型:心上型26例,心内型12例,心下型17例,混合型4例。53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静脉回流受限:垂直静脉梗阻35例,限制型房间隔交通51例。35例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予呼吸机辅助治疗,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24例患儿行择期手术。59例患儿中,心上型、心下型及混合型共45例采用改良肺静脉共同腔与左心房切口、内膜对内膜的外翻缝合技术,12例心内型采用切除卵圆瓣及冠状静脉窦-左房间壁、心包片重建房间隔的方法,2例肺静脉共同腔细小(心上型、心下型各1例)采用Sutureless技术吻合。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术后肺静脉梗阻、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情况;并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吻合口血流速度及心功能情况。结果59例患儿中,15例延迟关胸,其余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59例患儿体外循环44~454 min(中位数97 min),主动脉阻断20~167 min(中位数35 min),辅助循环14~182 min(中位数38 min)。术中出血量40~90 mL(平均60 mL)。59例患儿住院11~75 d(中位数24 d),机械通气时间2~35 d(中位数5 min)。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1例,腹膜透析15例。术后死亡3例:1例心下型TAPVC合并左房三房心及左肺静脉发育不良患儿,术后死于心包填塞;1例心下型TAPVC患儿和1例心上型TAPVC患儿,因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叶、段支气管狭窄软化,反复呼吸道感染死亡。56例患儿术后心肺功能稳定后顺利撤除呼吸机,伤口愈合良好,出院后随访31~112个月,平均57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儿术后3个月~2年出现肺静脉梗阻,均暂未再次手术干预;其余53例
黄景思刘琴邹鹏许伟滨饶姣孙善权
关键词:血管畸形心脏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
2个月龄以下小婴儿和新生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15年
危重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多伴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和/或复杂心内畸形,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如未及时治疗,常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突然死亡。缩窄段切除加扩大的端端吻合术目前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2个月龄以下小婴儿和新生儿CoA外科手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孙善权李虹邹鹏杨伟健尚宝朋孔娟娟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外科治疗新生儿月龄主动脉弓发育不良
6月龄以下小婴儿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的外科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20年3月广东省儿童医院心脏中心运用手术治疗的15例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15 d,年龄范围为4~111 d,15例患儿中包括12例新生儿;中位体重为3.2 kg,体重范围为1.7~5.0 kg,5例患儿的体重<3.0 kg。其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right pulmonary artery from the ascending aorta,AORPA)右后方1例(开口闭锁)、正后方5例、左后方6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右无名动脉并开口闭锁2例、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左无名动脉1例。根据不同类型及其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术式,直接吻合法4例,双瓣吻合法8例,双瓣吻合法+新鲜自体心包加宽1例,管道连接法2例,所有患儿均行解剖矫治。结果所有患儿均为一期矫治,无死亡病例;中位机械通气时间为102 h,范围为22~503 h;中位住院时间为22 d,范围为13~82 d;中位体外循环时间为97 min,范围为34~202 min;中位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8 min,范围为21~59 min;中位辅助循环时间为78.5 min,范围为26~129 min。1例患儿的右肺动脉在主动脉后方吻合受压狭窄,于术后第11天再次行手术治疗将右肺动脉在主动脉前方吻合,术后狭窄解除;2例患儿于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均治愈。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7.5个月,范围为1~100个月,部分患儿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增快,复查可见血流速度逐渐减慢,暂未行手术干预,心功能Ⅰ级或Ⅱ级。结论单侧肺动脉异常起源患儿的早中期手术效果是满意的,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得出。
黄景思饶姣刘琴许伟滨邹鹏李虹孙善权
关键词:婴儿肺动脉高压心脏外科手术
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和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胎儿的分型、评估及其出生后随访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A/IVS)和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CPS)是一类较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对PA/IVS和CPS胎儿进行详细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并预测出生后的心脏情况,对于生育咨询非常重要。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对PA/IVS和CPS胎儿、新生儿、手术后病例进行分型与评估。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对超声心动图诊断PA/IVS和CPS的胎儿、新生儿、手术后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胎儿期、新生儿期及治疗随访后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主要结局指标胎儿期、新生儿期及治疗随访后右心室的发育及肺动脉瓣开放的进展及相关性。结果100例PA/IVS和CPS胎儿中,Ⅰ、Ⅱ和Ⅲ型分别为69、19和12例。Ⅰ和Ⅱ型伴有中度至重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TR),Ⅲ型未发现TR。Ⅲ型均为PA/IVS,其中有7例出现心室冠状动脉交通。在PA/IVS中,11例胎儿出现肺动脉的明显发育不良。生后接受治疗的23例新生儿中,15例为PA/IVS,8例为CPS,Ⅰ和Ⅱ型分别为21和2例。2例分别由胎儿期的中度和重度肺动脉狭窄(PS),至出生时进展为PA/IVS。新生儿期的右室长径与左室长径的比值(RV/LV长径比值)较胎儿期变小。胎儿与新生儿期的中至重度TR均有22例。在镶嵌治疗后,1例PA/IVS患儿在术后7 d死亡,22例门诊随访,三尖瓣Z值、TV/MV比值和RV/LV长径比值与术前相比显著性增加,手术前与随访后的中至重度TR由22例减少至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对PA/IVS和CPS胎儿进行分型与评估,TR的程度轻而右室发育不良较重,胎儿期部分中至重度PS可至出生时进展为PA/IVS,胎儿右室发育不良程度呈加重变化。
邹鹏孙善权刘琴饶姣黄景思许伟滨李虹
关键词:右心室发育不良三尖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
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收住我院心脏中心20例新生儿TAPVC的临床及手术资料。男15例,女5例,平均手术年龄10.2±4.8...
孙善权李虹邹鹏彭勃杨伟健尚宝鹏孔娟娟许伟滨黄景思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肺静脉狭窄
双胎危重肺动脉瓣狭窄围生期管理及新生儿期镶嵌手术治疗
2018年
临床资料双胎,因其母亲Ⅲ级产科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心脏发育异常"来我院心脏中心门诊咨询,于胎龄27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提示:双胎均为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CPS),建议围生期随访观察,于胎龄32周复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同前。于孕35+2周在我院顺产娩出,出生后由产房直接转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
刘琴李虹饶姣黄景思杨伟健邹鹏许伟滨孔娟娟孙善权
关键词: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围生期管理双胎新生儿期胎儿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检查
危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与围生期的管理与治疗
目的探讨危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及围生期的管理与治疗。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诊断为胎儿危重先心病共计14例,经系统产前超声诊断后,排除心脏以外畸形后,由小儿心脏科医生,产科医...
邹鹏孙善权李虹李博杨伟健彭勃邓春凤孔娟娟尚宝朋
关键词: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
超声心动图对完全型肺静脉异位连接中肺静脉的评价及与CT造影的对照分析
邹鹏孙善权
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估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11至2014-01,我院确诊为TAPVC的新生儿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平均手术年龄(10.2±4.8)d,体重(3.2±0.4)kg。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患儿行心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定为临床随访时间,复查以超声心动图为主,必要时复查心电图及X线胸片,怀疑肺静脉梗阻者加做心脏CT检查。结果:全组无手术早期死亡,晚期死亡1例。平均体外转流时间(83.7±25.5)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41.0±19.4)min。术后中位机械通气时间4 d(范围2-128 d),中位正性肌力药物支持时间3 d(范围2-128 d),中位住院时间21 d(范围13-128 d)。19例存活者中平均随访(19.5±11.8)个月,其中2例术前有双侧肺静脉发育不良仍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功能Ⅲ级,其余17例恢复良好,心脏功能Ⅰ-Ⅱ级。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TAPVC近中期疗效满意,伴双侧肺静脉发育不良者预后不佳。
孙善权李虹邹鹏杨伟建尚宝朋孔娟娟黄景思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新生儿
婴儿及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婴儿及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9天-8月(平均2.7±2.4月,中位年...
李虹孙善权杨伟健彭勃邹鹏孔娟娟尚宝朋许伟滨黄景思
关键词:快速型心律失常矫治术心动过速主动脉缩窄心脏畸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