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肌钙蛋白I、脑钠素、白细胞介素-8与心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典则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应用典则相关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TnI)、脑钠素(BNP)、白介素-8(IL-8)与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性。方法84例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且左室造影证实存在室壁瘤形成的患者,胸痛发作12小时测定TnI、BNPI、L-8。入院后第1周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LVSF)、舒张功能(LVDF)、收缩同步性功能(LVSS)各参数。应用典则相关分析,分析TnI、BNP、IL-8与LVSF、LVDF、LVSS的相关性。结果3对典则变量的典则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253(P=0.0373)、0.662367(P=0.0418)、0.331153(P=0.382),第1对(V1,W1)、第2对(V2,W2)典则变量共代表了94.77%的相关信息。从标准化典则相关系数可知,V1典则变量主要反映了BNP、IL-8,W1主要反映了峰相位标准差(PSD)、峰驻盈时间(TPFR)、峰充盈率(PFR)。TnII、L-8、BNP与PSD、TPFR呈正相关,与PFR呈负相关。V2典则变量主要反映TnI,W2主要反映LVEF、半高宽(FWHM)。TnI与FWHM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血浆TnI、IL-8、BNP升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患者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收缩同步性降低的预测因子。
- 赵运涛刘君傅向华吴伟力马宁李世强谷新顺薛玲
- 关键词:心室功能脑钠素白介素-8
- 应激性心肌病心电图的再认识被引量:7
- 2015年
-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induced cardiomyopathy)指在严重精神或躯体应激(包括疾病)下出现一过性左室功能障碍的疾病。1990年Sato等描述了此综合征,称为Tako-Tsubo心肌病,其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心尖部室壁运动异常,呈气球样变,故也称心尖气球样变综合征。称其为Tako-Tsubo是因为左室形状似窄颈圆底的日本章鱼捕捉篓。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正式将其归为获得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在提示有急性心梗症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0.7%~2.5%[1]。尽管患者存在严重左室功能障碍但冠脉无严重病变。左室功能障碍几乎均为可逆性,几天或几周内恢复正常,预后一般较好。
- 赵运涛
-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TAKO-TSUBO心肌病左室功能障碍心电图室壁运动异常躯体应激
- 龙胆泻肝丸不同剂量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龙胆泻肝丸对大鼠肾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 观察复方龙胆泻肝丸与单味关木通(同等剂量以关木通为准)对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和末端标记等方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进行比较...
- 赵运涛
- 关键词:关木通肾毒性龙胆泻肝丸马兜铃酸
- 文献传递
- 64排螺旋CT与经食道超声对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检测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SCT)扫描对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心脏诊疗中心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房颤病例,行64SCT肺静脉检查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并将64SCT与TEE检测左房或左心耳血栓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计入选资料完整的房颤患者89例,以TEE作为"金标准",其中75例64SCT扫描与TEE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4.27%(75/89)。64SCT检测左房或左心耳血栓的诊断特异度为98.48%(65/66),诊断灵敏度为43.48%(10/23),阳性预测值为90.91%(10/11),阴性预测值为83.33%(65/78),阳性似然比为28.70,阴性似然比为0.57。两者进行配对设计Mc Nemarχ2检验,P=0.014,统计学上尚不能认为两者的检测效果相同。结论 64SCT扫描对房颤患者左房或左心耳血栓检测的特异度高,对左房或左心耳血栓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64SCT检查左房或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不够,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不能完全代替经食道心脏超声预测左房或左心耳血栓。
- 张丽丽石琳祝安慧仲挥王玉凤王斌赵运涛张建强易忠
- 关键词:房颤左房血栓左心耳血栓64排螺旋CT经食道心脏超声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抑制支架内再狭窄及抗炎效应的临床对比研究
- 目的:基础研究表明炎症通过诱导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在支架内再狭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的现有研究已表明其具有强大的...
- 赵运涛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阿托伐他汀白介素反应蛋白抗炎效应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左室室壁瘤形成和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左室室壁瘤形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与左室室壁瘤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首次前壁 AMI 患者64例,经左心室造影后分为左室室壁瘤组31例和无左室室壁瘤组33例。分别于发病后6 h、12 h、18 h 和1 d、2 d、3d、5 d 及24周采血检测 BNP,并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6个月时再行左心室造影,检测有创容积和压力各参数。随访6个月内的主要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左室室壁瘤组发病后6 h、第5 d 和第24周血浆 BNP 浓度均明显高于无左室室壁瘤组(均为 P<0.05)。在相同血流动力学情况下,无论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是否升高(≥18 mm Hg),左室室壁瘤组患者 BNP 的峰值浓度均明显高于无左室室壁瘤患者。PCI 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左室室壁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每一节段室壁运动记分(WMS)和 LVEDP 各参数均高于无左室室壁瘤组。左室室壁瘤组 BNP 峰值水平与 PCI 后即刻 LVESVI、LVEDVI、WMS 和 LVEDP 呈显著正相关(r=0.56、0.60、0.52、0.77,均为 P<0.01),与 LVEF 呈显著负相关(r=0.72 P<0.01)。左室室壁瘤组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左室室壁瘤组患者(均为 P<0.05),且 BNP 峰值水平与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亦有显著相关(r=0.58,P<0.05)。结论血浆 BNP 水平在 AMI 后左室室壁瘤形成患者中明显高于无左室室壁瘤者,且与左室重构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提示 AMI 后 BNP 的过度分泌参与了 AMI 后左室重构和左室室壁瘤的形成,并影响着其后的心室功能。
- 刘君傅向华李世强谷新顺薛玲赵运涛
-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
-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5年
- 张利宣赵运涛
- 关键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Β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与急性室壁瘤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首次前壁AMI患者64例,经左室造影(LVG)后分为LVA组(31例)和无LVA组(33例)。采血检测BNP,并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6个月时检测有创容积和压力各参数。结果LVA组AMI后6 h、第5天和第2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无LVA组(P<0.05)。PCI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时,无LV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积分(WMS)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各参数均高于无LVA组。LVA组BNP峰值水平与PCI后即刻LVESVI、LVEDVI、WMS和LVED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LVA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A组患者(P<0.05),且BNP峰值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后BNP的过度分泌参与了AMI后左室重构和LVA的形成,并影响着其后的心室功能。
- 刘君傅向华李世强谷新顺薛玲赵运涛
-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血浆
- 急性肺栓塞与心电图QRS波改变被引量:1
- 2015年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约90%是根据临床情况怀疑而诊断的,心电图是必查的重要项目。1935年,美国麻省总院McGinn S和White PD在JAMA杂志首先报道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
- 赵运涛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右束支传导阻滞
- 短期间断静脉应用多巴酚丁胺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05年
- 张利宣赵运涛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多巴酚丁胺内皮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