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云

作品数:22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急性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儿童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4篇小儿
  • 4篇疗效
  • 4篇儿童急性
  • 3篇蛋白
  • 3篇胶原
  • 3篇儿童急性淋巴...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少年

机构

  • 21篇兰州军区兰州...
  • 8篇兰州军区总医...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机关...
  • 1篇白银市妇幼保...

作者

  • 22篇赵晓云
  • 14篇王君霞
  • 9篇周少宏
  • 9篇宋维旭
  • 9篇郭林梅
  • 7篇戴永利
  • 6篇罗德春
  • 4篇颉玉胜
  • 2篇伍津津
  • 2篇朱堂友
  • 2篇闫妍
  • 2篇马莉
  • 2篇刘卉
  • 1篇葛艳丽
  • 1篇杨桂红
  • 1篇马永德
  • 1篇吴斌
  • 1篇赵晓霞
  • 1篇李慧
  • 1篇魏翠萍

传媒

  • 8篇西北国防医学...
  • 4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全军第十一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临床特点、救治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1例就诊时已死亡;余15例均救治成功。15例入院确诊后均及时予盐酸纳洛酮静脉用药,同时予温开水反复洗胃、静脉补液,维生素C、呋塞咪等促进药物排泄,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脱水减轻脑水肿及营养脑细胞药物,其中呼吸衰竭1例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随访1年,仅1例出现癫痫症状,余14例均痊愈。结论早期、足量、静脉应用纳洛酮是成功抢救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的关键。
郭林梅王君霞周少宏赵晓云
关键词:婴儿地芬诺酯中毒纳洛酮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及细胞因子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68例,均予NB-UVB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其中40例及健康体检者10例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本文银屑病患者病情改善率为(74.3±10.5)%,总有效率88.2%。照射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对症治疗后均改善。银屑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分别为(335.21±55.02)ng/L、(107.54±19.25)n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别为(87.34±24.30)ng/L、(57.24±24.50)ng/L;健康者IL-8、VEGF分别为(59.54±17.25)ng/L、(21.40±3.50)ng/L。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VEGF与健康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通过观察血清IL-8和VEGF水平的变化可监测治疗效果。
宋维旭赵晓云颉玉胜马莉
关键词:银屑病紫外线细胞因子
辅助应用干扰素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α-1b型干扰素(IFNα-1b)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n=30),对照组予以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实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IFNα-1b;实验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比较3组各项观察指标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喘息时间和住院时间3项指标均长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FNα-1b可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赵晓云齐戈尧王君霞戴永利罗德春周少宏郭林梅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干扰素呼吸道合胞病毒
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痤疮瘢痕48例进行点阵激光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评定。结果本组治疗后色斑及瘢痕面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皮肤状况总改善率为85.42%(41/48),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为81.25%(39/48)。本组治疗后发生轻微水肿2例,红斑及紫斑各1例,未予特殊处理消退。结论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程度较高。
宋维旭赵晓云颉玉胜刘卉张会宁闫妍
关键词:痤疮瘢痕激光疗法
干扰素α-1b滴鼻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但90%以上为病毒感染[1]。我院2008-10~2010-05采用干扰素滴鼻与利巴韦林口服治疗对照,干扰素α‐1b滴鼻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郭林梅王君霞戴永利罗德春周少宏赵晓云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干扰素
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儿童及成人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急性肿瘤之一,以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柔红霉素(DNR)为主的强化疗方案的应用,儿童ALL的诱导缓解(CR)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已有明显提高。但成人及青少年ALL缓解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ALL研究较少,本研究系统观察43例青少年ALL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治疗青少年ALL安全、有效的措施。
王君霞周少宏郭林梅戴永利赵晓云
关键词:白血病青少年化疗
新生儿先天性巨大血管瘤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例
2010年
赵晓云罗德春葛艳丽王君霞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巨大血管瘤先天性新生儿死亡率
西北五省区儿科学术会议纪要
2014年
由甘肃省医学科学委员会儿科分会主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承办的“西北五省区儿科专业学术会议暨2014年甘肃省儿科年会”于2014-07—25-27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来自西北五省区187名会议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全国全军的20位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大会发言等广泛交流。
赵晓云王君霞
关键词:儿科专业学术难治性疾病
儿童大面积脑梗死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提高对儿童脑梗死的认识,以降低致死、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因右侧肢体无力9个月余,抽搐1次收入院。曾于外院行颅脑磁共振动脉造影(MRA)检查示右侧额叶后部、颞顶叶、岛叶及左侧基底核区脑梗死。入我院4 h后患儿意识进行性恶化至深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急诊行颅脑MR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左侧基底核区陈旧性脑梗死;脑疝形成。家属放弃治疗,患儿出院。于离院后4 h死亡。结论儿童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有感染、外伤、血管畸形、全身性疾病及动脉发育不良等,治疗原则同成人,对明确病因的患儿应同时加强病因治疗。
赵晓云宋维旭马永德王君霞
关键词:脑梗死儿童
改良XH-99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最常见恶性肿瘤,应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柔红霉素(DNR)为主的强化疗方案后,ALL的诱导缓解率及5年无事件生存率已有明显提高。我们应用改良的XH-99方案系统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65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1-06~2011-12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龄1岁9个月~12岁,中位年龄4岁7个月;其中高危29例,标危36例;
王君霞周少宏郭林梅赵晓云
关键词:白血病小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