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急诊
  • 1篇带教
  • 1篇咬伤
  • 1篇应急
  • 1篇应急能力
  • 1篇愈合
  • 1篇愈合率
  • 1篇突发事件
  • 1篇情感
  • 1篇情感互动
  • 1篇犬咬伤
  • 1篇临床带教
  • 1篇满意度
  • 1篇就诊流程
  • 1篇护理临床
  • 1篇护理临床带教
  • 1篇护理质量
  • 1篇护士
  • 1篇互动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赵以明
  • 2篇王文珍
  • 2篇吴琳
  • 2篇骆敏
  • 1篇王慧英
  • 1篇李雪
  • 1篇段荣荣
  • 1篇秦臻臻
  • 1篇黄叶莉
  • 1篇杜小惠
  • 1篇徐娜娜

传媒

  • 3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模拟抢救配合培训在提高急诊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模拟抢救配合培训在提高急诊护士应急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海军总医院的2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模拟抢救配合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急诊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急诊护士通过培训后,其各项应急能力较培训前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患者对急诊护士的满意度为68.09%;培训后,患者的满意度为89.36%,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模拟抢救配合培训能激发急诊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团队凝聚力,提高医疗质量。
吴琳赵以明
关键词:应急能力教学模式
积极情感互动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积极情感互动在护理临床带教中是否具有推动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护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实验组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互动来激发护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对照组在教学中不运用情感互动。1个月后对护生的临床技能测试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护生的自我管理、热爱学习、自我控制三个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37,3.980,2.858;P〈0.05或P〈0.01);两组护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562,5.496,6.590,4.267;P〈0.01)。结论情感互动能激发护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激发护生的潜能,提高护理临床教育。
赵以明骆敏王文珍
关键词:情感互动临床带教
护理应急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物界自然平衡紊乱。再加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冲突,也导致了战争、恐怖事件等人为灾难的发生。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在2003年5月9日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与义务,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立护理应急系统、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启动与科学运行护理应急系统,广大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将进展综述如下。
王文珍黄叶莉段荣荣赵以明骆敏
关键词:突发事件
优化急诊科就诊流程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优化就诊流程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3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6月~2013年6月3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就诊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就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挂号、收费、候诊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科就诊流程能减少患者就诊时间,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以明杜小惠徐娜娜
关键词:急诊科满意度护理质量
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对于护士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军总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月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后300名输液患者为试验组.2013年11月~12月未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前的300名输液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从接单到输液完成各环节耗时.结果 对两组患者各环节耗时进行统计,试验组接单耗时(24.38±3.11)s、配液核对前耗时(7.11±1.31)s、输液前核对耗时(6.53±1.34)s、呼叫相应耗时(6.40± 1.30)s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能减少患者输液等候时间和呼叫相应时间、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吴琳赵以明秦臻臻李雪
VSD技术治疗犬咬伤创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n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犬咬伤患者创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6年3月海军总医院收治的62例犬咬伤开放性Ⅲ级创口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32人和B组(实验组)32人,经彻底清创消毒后,A组应用传统的填塞优拓引流条每天或隔天换药方式治疗,B组应用VSD技术对创口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应用spss24.0对两组患者创口感染率、创口痊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创口感染率小于A组;愈合时间早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治疗能有效控制创口感染,减少创口愈合时间、对犬咬伤开放性创口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王慧英赵以明
关键词:犬咬伤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