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国恒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电解质
  • 2篇晶粒
  • 2篇晶粒尺寸
  • 2篇共沉淀
  • 2篇共沉淀法
  • 2篇固体电解质
  • 2篇SOFC
  • 2篇LAALO3
  • 2篇沉淀法
  • 2篇尺寸
  • 1篇电池
  • 1篇电解质材料
  • 1篇电阻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阳极
  • 1篇阳极材料
  • 1篇氧化物
  • 1篇氧化物燃料电...
  • 1篇液相烧结
  • 1篇陶瓷

机构

  • 5篇福州大学

作者

  • 5篇覃国恒
  • 4篇黄晓巍
  • 2篇胡智
  • 2篇陈静
  • 1篇何志平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陶瓷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EDTA-甘氨酸联合法制备LaAlO_3基电解质材料及其电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EDTA-甘氨酸联合法(EGCP)合成具有钙钛矿结构的La0.90Sr0.10Al0.97Mg0.03O3-δ(LSAM)粉体。采用TG-DSC,XRD,ICP-OES和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750℃下,无定形结构的粉末直接转化为钙钛矿结构的LSAM粉体。经1000℃煅烧3 h后的粉体,团聚程度低,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77 nm,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通过SEM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对电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四电极法在空气中测定材料的总电导率,在800℃时,EGCP合成的LSAM电解质的总电导率为1.50×10-2S.cm-1,比固相法的高47.1%。
覃国恒黄晓巍胡智何志平
关键词:固体电解质SOFC
LaAlO3基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钙钛矿结构的LaAl03体系,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相对低廉的成本,在低氧分压下为纯氧离子导体,是一种具有良好效益的候选电解质材料。本文将探索LaAl03基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工艺以优化材料的显微结构,并探讨...
覃国恒
关键词:液相烧结SOFC
文献传递
纳米3Y-TZP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曲线研究
2011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3Y-TZP粉体,并利用DSC-TG,XRD和TEM等测试方法对3Y-TZP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研究纳米3Y-TZP粉体的烧结曲线,分析3Y-TZP素坯在烧结过程的致密化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600℃下煅烧2h后,可获得晶粒尺寸为13nm,晶形发育良好、团聚较少的纳米3Y-TZP粉体。在烧结过程中,不同烧结阶段中的扩散机制不同,在烧结后期晶粒尺寸发生显著长大。
陈静黄晓巍覃国恒
关键词:3Y-TZP共沉淀法晶粒尺寸
两步烧结法制备纳米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陶瓷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钇稳定的四方氧化锆(yttria 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3Y-TZP)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等温线,透射电子显微镜对3Y-TZP粉体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3Y-TZP粉体的烧结曲线,分析了3Y-TZP素坯在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行为和显微结构,探讨了两步烧结工艺对3Y-TZP纳米陶瓷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法,在600℃煅烧2h后,可获得晶粒尺寸为13nm、晶型发育良好、团聚较少的纳米3Y-TZP粉体;采用两步烧结法,将素坯升温至1200℃保温1min后,再降温到1050℃保温35h,可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8%,晶粒尺寸约为100 nm的3Y-TZP陶瓷。两步烧结法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利用晶界扩散及其迁移动力学之间的差异,使晶粒生长受到抑制,样品烧结致密化得以维持,实现在晶粒无显著生长前提下完成致密化。
陈静黄晓巍覃国恒
关键词:共沉淀法晶粒尺寸
LaAlO_3基电解质与阳极材料的化学相容性及电化学性能
2013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La_(0.90)Sr_(0.10)Al_(0.97)Mg_(0.03)O_(3-δ)(LSAM)粉体,成型后经1500℃、5h烧结的样品,900℃时其电导率为1.11×10^(-2)S·cm^(-1).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SEM/EDX)和交流阻抗技术等表征手段研究NiO-Ce_(0.9)Gd_(0.1)O_(1.95)(Ni-GDC)、Sr_(0.88)Y_(0.08)TiO_3(SYT)和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LSCM)三种阳极材料与LSAM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结果表明,SYT和LSCM与LSAM的化学相容性欠佳,SYT中的Sr^(2+)和Ti^(4+)向LSAM晶格的扩散明显,LSCM中的Mn^(3+)和Cr^(3+)向LSAM晶格的扩散显著;而Ni-GDC与LSAM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在1300℃下两材料间阳离子的相互扩散作用极小.800℃时Ni-GDC的比表面极化电阻(R_(ASP))值为5.12Ω·cm^2.LSAM电解质(厚度为550μm)支撑的Ni-GDC/GDC/LSAM/GDC/LSF(La_(0.75)Sr_(0.25)FeO_3)单电池,在800℃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925V,最大功率密度为19.5 mW·cm^(-2).
覃国恒黄晓巍胡智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