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已文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下置管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报告
- 2001年
- 伍忠根吴琦明裴已文简昊
- 关键词:食管癌介入疗法术后吻合口狭窄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四肢骨关节骨折中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四肢骨关节骨折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178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DR片检查与MSCT检查,并将所有患者的MSCT扫描检查数据上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实施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与三维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观察DR片、MSCT轴位、二维MPR及三维VRT在诊断骨关节骨折方面的情况,DR片、MSCT轴位、二维MPR及三维VRT在显示关节面损伤方面的情况,DR片、MSCT轴位及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不同骨折分型方面的情况。结果:MSCT轴位、二维MPR及三维VRT在骨关节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DR片(P<0.05);而MSCT轴位、二维MPR及三维VRT三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面断裂显示方面:二维MPR显著高于MSCT轴位与三维VRT(P<0.05)。关节面塌陷显示方面:二维MPR与三维VRT显著高于DR片与MSCT轴位(P<0.05)。关节内碎骨片显示方面:二维MPR与三维VRT显著高于MSCT轴位和DR片(P<0.05)。关节脱位显示方面:二维MPR与三维VRT显著高于DR片与MSCT轴位(P<0.05)。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髋臼骨折分型的符合率显著高于MSCT轴位与DR片(Z=6.152,P<0.05)。MSCT轴位与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符合率显著高于DR片(Z=6.958,P<0.05)。结论: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MSCT后处理技术:二维MPR与三维VRT能对四肢骨关节骨折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值得临床应用。
- 裴已文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 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治疗与药物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行神经内镜治疗,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98.18%)高于对照组(87.27%)(P<0.05);治疗前两组颅内压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颅内压水平及NIHSS评分呈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肖乾胡欣杨建平裴已文彭秋平
- 关键词:神经内镜治疗药物治疗
- 关节镜清理术对不同分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关节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比较关节镜清理术与常规药物治疗对不同分期(Kellgren-LawrecneⅠ~Ⅲ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01—2023-06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关节镜清理手术或塞来昔布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进行药物治疗的120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KL分期为Ⅰ~Ⅲ期),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60例行关节镜清理术,B组60例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两组中K-LⅠ、Ⅱ期治疗后1、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LⅢ期治疗后1、3、6个月上述2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K-LⅠ、Ⅱ期治疗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K-LⅠ期治疗后3、6个月与Ⅱ期治疗后1、3、6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关节液中SOD、MDA含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6个月SOD较术前明显上升,MDA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6个月SOD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6个月SOD较B组上升明显,MDA较B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的早期干预是有必要的。关节镜清理手术对K-LⅠ、Ⅱ期KOA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而对于Ⅲ期KOA两者疗效均不佳。
- 郁少林裴已文刘婷朱令孝郭超王水根胡晟刘胜才
- 关键词:硫酸氨基葡萄糖关节液
- 骨折诊断中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骨折诊断中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采取普通螺旋CT和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效果。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出率明显比普通螺旋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患者技术总体认可度明显比普通螺旋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准确诊断骨折患者骨折类型,可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裴已文
- 关键词:骨折诊断三维重建技术多排螺旋CT
- 关节镜手术和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和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成冲击波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每组45例,其中每组又按Kellgren-Lawrecne分级(K-L分级)分为Ⅰ、Ⅱ、Ⅲ级患者各15例。冲击波组采用对患膝痛点进行冲击波治疗,冲击波频率10 Hz,治疗压力3 bar(1 bar=100 kPa),每个痛点冲击2000次,每周1次,共5次;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患膝Lysholm功能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对2组K-L分级Ⅰ~Ⅲ级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活动及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冲击波组和关节镜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冲击波组K-L分级Ⅰ级患者的上述评分与关节镜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组K-L分级Ⅱ、Ⅲ级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关节镜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干预很有必要;而Ⅱ、Ⅲ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体外冲击波疗法在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方面似乎优于关节镜手术。
- 郁少林李宏宇匡萃琳林健朱令孝刘胜才徐小津肖静蕾裴已文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体外冲击波关节镜手术
-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任意选取56例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X线和CT检查,进行检出率、异物征象检出率和成像质量的对比。结果 CT诊断的检出率为96.4%,与X线检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支气管阻塞的检出率为94.6%,纵膈位置改变检出率为57.1%,肺炎检出率为35.7%,肺气肿检出率为85.7%,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71.4%、30.4%、12.5%和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Ⅰ级成像质量概率为87.5%,Ⅱ级成像质量概率为8.9%,Ⅲ级成像质量概率为3.6%,相比于X线检查的53.6%、25.0%和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诊断方式可明显提高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利于清晰显示异物征象,成像质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 裴已文
- 关键词:CT检查X线气管支气管异物成像质量
- KD-400型400毫安X线机故障检修1例
- 2005年
- 故障现象 按下控制台上开机按钮,机器得电,电压表有指示,按下曝光手闸第一档,无继电器吸合,第二档机器不曝光。
- 裴已文
- 关键词:KDX线机故障现象控制台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