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志刚
- 作品数:131 被引量:40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一种用于鉴定水稻粒长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水稻粒长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该分子标记引物包含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的两条正向引物,和如SEQ ID NO.3所示的一条通用反向引物。通过借助该KASP分子标记引物在水稻分...
- 胡彬华王平蒲志刚何志渊白玉路王兰英
- 应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水稻早衰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研究
- 2012年
- 通过Co60辐射诱变获得了水稻早衰突变体材料H04002-9,以突变体为测试方,野生型为驱动方在早衰性状出现时构建了水稻早衰差异表达基因文库,差异片段克隆、测序后通过GeneBank数据库分析表明,突变体编码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Os02g0611200基因中有4个碱基发生了变异,引起了翻译出的蛋白质序列中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使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发生了变化,因此初步推测Os02g0611200基因的表达量与水稻早衰具有相关性。
- 蒲志刚王平张志勇蔡平钟阎文昭向跃武张志雄
- 关键词:水稻早衰文库
-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揭示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22份甘薯及其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的PCR扩增结果、遗传多样性、进化关系、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条SCoT引物共检测到278条稳定条带,每条引物可检测4~12个条带;SCoT-8、SCoT-20、SCoT-26、SCoT-36、SCoT-355条引物多态性丰富,可用于甘薯及其野生种研究的分子标记。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三浅裂野牵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甘薯次之,三裂叶薯最小。遗传聚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将参试22份种质材料分为三大类群,各材料归类基本和其所属物种一致,不同物种间的血缘交流少,遗传组成相对单一,比较而言,甘薯与三浅裂野牵牛之间的血缘交流比三裂叶薯之间的血缘交流多,其与三浅裂野牵牛之间的遗传关系较三裂叶薯更近。综上,研究结果初步证明SCoT分子标记在甘薯进化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揭示了甘薯与其近缘野生种之间的不同遗传关系,为今后甘薯育种中引入三浅裂野牵牛等野生种血缘,提高甘薯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 冯俊彦冯俊彦郎涛张聪张聪李明赵珊
- 关键词:甘薯
- 一种二倍体野生甘薯Ipomoea.trifida植株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倍体野生甘薯Ipomoea.trifida var.Y22植株再生体系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甘薯二倍体无菌苗的培养,(2)甘薯二倍体愈伤的诱导: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经步骤(1)处理后的I.trifi...
- 张聪李明蒲志刚冯俊彦屈会娟胡彬华朗涛邓自圆杨丹王建春
- 文献传递
- 航天诱变创制带标记水稻新材料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 通过航天诱变获得一个壳色带标记的香型水稻新材料,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将该材料直接转化为不育系“花香A”,该不育系在可恢性、不育性、异交习性等方面均达到三系不育系的标准,11项指标达国家3级米以上标准。将“花香A”与恢复系“川...
- 蒲志刚张志勇向跃武蔡平钟周贤明张志雄
- 关键词:航天诱变不育系品种选育水稻
- 一种基于不育系花香A的三系杂交水稻轻简易制种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不育系花香A的三系杂交水稻轻简易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花香A作母本,颖壳为杆黄色的恢复系作父本;不育系与恢复系播抽期相差25?35天,恢复系株高较不育系花香A高10?20厘米;...
- 王平蒲志刚白玉路王闵霞张志雄张志勇向跃武蔡平钟
- 文献传递
- 南瑞苕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与聚类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以甘薯生产中主要应用的亲本材料南瑞苕及其子代品种为材料,用建立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进行研究,筛选得到5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EATT、MCCA等,通过这5对引物构建出了南瑞苕的指纹图谱。用16对引物对47个与南瑞苕相关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统计DNA多态性条带后用UPGMA方法获得了聚类分析图,根据结果将47个品种分为5大类型,该实验结果为甘薯育种工作者了解各个品种的相互关系和进一步应用某一材料的优良性状选育品种奠定了基础。
- 蒲志刚王大一谭文芳梁勤吴洁钟婷婷阎文昭
- 关键词:甘薯AFLP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 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KNOX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块根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甘薯近缘种三浅裂野牵牛KNOX(ItrKNOX)基因家族在块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基因组水平对ItrKNOX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ItrKNOX基因在三浅裂野牵牛Y22块根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到分布于10条染色体的12个ItrKNOX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这些ItrKNOX基因可分为ClassⅠ、ClassⅡ和Class M三类,KNOX家族基因的类型和数目在三浅裂野牵牛、三裂叶薯、牵牛和圆叶牵牛这4个甘薯属二倍体物种基因组中都较为稳定,其中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的亲缘关系较近。对ItrKNOX基因启动子区进行分析,发现多个与生长发育、植物激素、光和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分析显示,在Y22块根发育过程中,不同ItrKNOX基因表达模式不同。其中,Class M基因ItrKNOX12几乎不表达,而ItrKNOX02、ItrKNOX03、ItrKNOX09和ItrKNOX10在整个根部发育过程中持续高表达。从不定根时期到块根发育期,ItrKNOX01~ItrKNOX03、ItrKNOX05、ItrKNOX09和ItrKNOX11的表达量明显上调,ItrKNOX08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值得注意的是,ItrKNOX06在块根膨大到直径大于2 mm后表达量才明显上调,ItrKNOX07在不定根和成熟块根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发育中的块根。本研究为探索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KNOX家族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 郎涛彭梅芳李明蒲志刚张聪屈会娟杨飞洋冯俊彦
- 关键词:进化
-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 2024年
- 南瑞苕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甘薯品种,也是我国甘薯育种上的骨干种质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收集、整理有关南瑞苕的研究报道和数据,综述南瑞苕的种质研究与引种表现、其后代及衍生品种选育、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转化等育种利用,组织培养与脱毒技术、块根的发育、代谢及产量、抗氧化特性等栽培生理,茎蔓顶部越冬做种技术、压蔓平栽、施肥与栽插等栽培技术,线虫、黑斑病、病毒病、干旱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南瑞苕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南瑞苕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理和调控因素等方面展望其研究方向。
- 屈会娟李明谭文芳冯俊彦沈学善蒲志刚朱玲杨松涛
- 关键词:甘薯骨干亲本引种育种种质资源
- 四川省高淀粉甘薯品种资源亲缘关系SRAP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本实验用30对SRAP引物研究了39份用于甘薯高淀粉育种的品种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各引物组合产生10-40个扩增带,30对引物共产生87个多态性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9个多态性带。在遗传距离(GD)为0.585处,可将39个甘薯品种分为A、B、两类。A类21个占整个实验材料的59%,其中A类有高淀粉型材料12个(57%),B类18个占整个实验材料的41%。A类中的高淀粉材料明显B类,A、B两大类中的低淀粉材料大致相等,B类中的一般型材料明显,从聚类图来看四川省用于甘薯高淀粉育种的品种资源材料的遗传多样较丰富。
- 王大一吴洁谭文芳蒲志刚阎文昭
- 关键词:甘薯SRAP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