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运利

作品数:40 被引量:45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7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孢粉
  • 14篇植被
  • 12篇气候
  • 10篇孢粉记录
  • 9篇深海
  • 9篇深海沉积
  • 8篇南海北部
  • 6篇植被演化
  • 5篇深海沉积物
  • 5篇花粉
  • 5篇古环境
  • 4篇末次冰盛期
  • 4篇冰期
  • 3篇大洋
  • 3篇大洋钻探
  • 3篇旋回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全新世
  • 3篇南海南部
  • 3篇花粉记录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植...
  • 14篇同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36篇罗运利
  • 24篇孙湘君
  • 5篇陈怀成
  • 4篇李琴
  • 4篇吕厚远
  • 4篇许清海
  • 4篇吴海斌
  • 3篇罗传秀
  • 3篇魏金辉
  • 3篇郑艳伟
  • 3篇黄康有
  • 3篇郑卓
  • 3篇于严严
  • 2篇袁金红
  • 2篇李春海
  • 2篇李逊
  • 2篇田军
  • 2篇吴国瑄
  • 2篇徐兆良
  • 1篇刘东生

传媒

  • 8篇科学通报
  • 7篇第四纪研究
  • 4篇Acta B...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中国科学(D...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Marine...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遥感数据对中国表土花粉进行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的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本文主要探讨利用现代类比法将表土花粉数据定量转换为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中国复杂地貌和气候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信度。陆地植被覆盖使用了卫星遥感MODIS500×50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覆盖度分类为乔木、草地和裸地三种。使用的表土花粉数据共1127个样点,其地理分布基本能够覆盖中国的各种植被类型。用于现代类比法定量计算的花粉变量类型共64个。研究结果表明,计算获得的每个样点的植被覆盖度与MODIS实际观测值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基于花粉的覆盖度估算值与遥感实际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其中裸地达到0.99,乔木达到0.97,草地为0.95。从空间分布看,利用花粉定量转换的植被覆盖样点可以清楚地识别从裸地向草地和乔木的变化区间,并且与植被分布的实际情况吻合。本研究证明,基于中国表土花粉数据对植被覆盖度的定量恢复是可行的。此外,研究发现乔木覆盖度较高的对应特征花粉较多,主要是松属、栲属、栎属(含青冈栎)、桦属、桤木属、杨梅属、冷杉属、云杉属等,而草地的对应特征花粉类型有莎草科、禾本科、蒿属、蔷薇科、豆科等,裸地主要为麻黄属和藜科等。
郑卓郑艳伟黄康有魏金辉许清海吕厚远罗运利罗传秀Celia Beaudouin
关键词:表土花粉MODIS数据植被覆盖度
南海北部地区百万年以来的天然火与气候-ODP1144孔深海沉积中的炭屑记录
本文通过南海北部陆坡ODP1144孔(20°3′N,117°25′E,水深2037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讨论了南海北部大陆及大陆架上1Ma以来中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1144孔深...
罗运利孙湘君陈怀成
关键词:ODP1144南海北部深海沉积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演变的孢粉记录
本文依据南海北部MD05-2904钻孔(19°27.32′N,116°15.15′E,水深2066 m)剖面上部749cm所取的122个沉积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共鉴定出134个孢粉类型,按照AMS14C测年结果,取4处深度...
常琳罗运利孙湘君
关键词:孢粉记录南海北部末次冰期古环境演变
昔格达组沉积环境演化与旋回地层学研究被引量:60
1998年
罗运利刘东生
关键词:昔格达组沉积环境演化地层学旋回地层
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我国气候要素定量重建
古气候要素的定量化一直是古气候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对认识气候系统变化规律和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我国区域古气候要素定量重建,主要基于孢粉-气候的转换函数、最佳类比、趋势面分析和共存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吴海斌郭正堂罗运利李琴孙爱芝于严严
12~1.6Ma南海南部深海沉积物孢粉记录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本文通过南海南部 ODP1143孔512-76m 层段深海沉积物的孢粉数量统计,讨论了南海南部周边岛屿及大陆架上12~1.6Ma 时段孢粉组合和植被演替序列。研究表明,8.15Ma 前,各类型孢粉沉积率很低;8.15Ma...
罗运利孙湘君
关键词:孢粉植被演化
文献传递
20万年来南海沉积中火灾的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孙湘君罗运利陈怀成
天然火灾是植物动态演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如空气的温度、湿度及含氧量等。通过南海深海沉积物中火灾替代性指标(炭屑)的研究,重建20万年来火灾历史及与植被,气候的关系。从而揭示东亚低纬度海区气候干湿程度变化...
关键词:
关键词:火灾
Pollen Record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Vertical Forest Zones of Changbai Mounta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Modern Vegetation被引量:3
2003年
Twenty-nine surface samples (mosses) from five vertical distribution vegetation zones in Changbai Mountain, Northeast China have been palynologically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were tested by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pt a few samples, arboreal pollen is predominant in almost all pollen assemblages; Pinus and Betula are the main pollen types in quantities and they are found in all vegetation zones of Changbai Mountain. The highest pollen proportion of Pinus occurs in the mixed conifer and broadleaved forest where Pinus koraiensis is the main component; Betula pollen is found in high percentage in both subalpine B. ermanii forest and broadleaved deciduous forest predominated by Betula and Quercus; in the former Betula pollen is accompanied by cold-tolerant shrub such as Rhododendron; whereas in the latter it appears a large amount of fern spores. Pollen assemblage of broadleaved deciduous forests is marked by high diversity and proportions of deciduous tre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fern spores. Subalpine conifer forest is distinguished by high percentage of Picea pollen. Although tree pollen is slightly dominated, very few or absent of fern spores and increasing of herb and small shrub pollen proportions, particularly predominance of Rhododendron in herbaceous pollen and occurrence of tundra indicator type-Dryas pollen distinguish pollen assemblages of alpine tundra.
孙湘君罗运利田军吴玉书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被引量:79
2003年
用深海记录中的地球化学、徽体古生物和孢子花粉等多项指标,获得了东亚季风演变历史,揭示出近8,3.2,2.2和0.4 Ma等事件,证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演变有十分相似的阶段性,主要区别在于冬季风信号的强盛;而南海南部季风变化的频谱,显示出低纬海区的特色.大洋钻探184航次还取得了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发现深海相渐新统,证明海盆扩张初期已经有深海存在;渐新世晚期地层有4次间断,并经历明显的成岩作用,说明是该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通过沉积类型和速率的对比,发现今天南海南北沉积环境的强烈差异,要到300多万年前方才出现.
汪品先翦知湣赵泉鸿李前裕王汝建刘志飞吴国瑄邵磊王吉良黄宝琦房殿勇田军李建如李献华韦刚健孙湘君罗运利苏新茅绍智陈木宏
关键词:深海沉积东亚季风
中国及其邻区现代孢粉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和定量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3年
现代孢粉数据及其关联的古环境信息是第四纪孢粉定量气候重建的基础,本研究对中国及其邻近区域现代孢粉进行了补充采样与分析鉴定和数据收集,初步建立了较大尺度的东亚地区孢粉数据库。该数据库现拥有2858个现代样点和孢粉谱数据,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蒙古、日本、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以及东海和南中国海海域。数据库的孢粉种类数为729个,本文对48个代表性的孢粉类型进行了等值线作图,其结果清晰显示出绝大部分孢粉的地理分布范围明确,与相关植被和气候具有紧密的关系。本研究对该数据集进行了最佳类比法重建气候可行性的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年降雨和年平均温度,重建结果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该研究首次展示覆盖东亚区域的大陆尺度孢粉空间分布特征,并检验了数据资料用于气候重建的可行性,本研究提供的现代孢粉数据将有利于提高第四纪孢粉定量气候解释的研究水平。
郑卓黄康有魏金辉乐远福万秋池许清海吕厚远罗运利罗传秀郑艳伟李春海杨士雄李杰潘安定邓韫魏海成C. BeaudouinP. TarasovT. NakagawaR. Cheddadi
关键词:数据库气候重建植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